-
公开(公告)号:CN11201438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909041.8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六氟化硫酸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器皿架、多个吸收单元与多个滴定单元;器皿架包括固定台与升降旋转台;固定台设有多个吸收工位与滴定工位;升降旋转台安装于固定台正下方,设置有多个器皿工位;器皿工位与吸收工位和/或滴定工位对应设置;吸收单元包括气体吸收管与碱液管;气体吸收管通过流量计与电磁阀连通六氟化硫样品储存装置;碱液管通过蠕动泵可拆卸连接碱液储存设备;滴定单元包括搅拌器、指示剂管与酸液管;指示剂管通过定量加液器连接指示剂储存设备;酸液管通过定量加液器连接酸液储存设备。本申请通过设置将器皿设置于升降旋转台上,实现吸收与滴定功能可切换,自动化程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512915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233176.X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跨应用远程访问电力二次系统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应用虚拟化技术对应用虚拟化服务端的电力二次系统应用程序进行虚拟化;应用交付单元对在应用虚拟化服务端的电力二次系统应用程序进行注册发布和对远程用户进行权限管理;应用虚拟化客户端获取远程访问用户的人机交互逻辑并在对其封装后传输至应用虚拟化服务端;应用虚拟化服务端启动并执行电力二次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将所述执行结果通过应用交付单元传输至应用虚拟化客户端。所述方法和系统采用基于应用虚拟化的远程调控技术,通过构建应用交付单元、应用虚拟化服务端和应用虚拟化客户端,实现了涵盖电力二次系统各级子系统的一体化远程监视、控制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523080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279208.7
申请日:2020-04-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的PAS系统综合评估方法及相关装置,方法包括:根据预置PAS指标建立多层指标体系,多层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基础指标层,多层指标体系中每一层至少包括一类预置PAS指标;构建基础指标层相对于准则层的第一判决矩阵,同时建立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的第二判决矩阵;根据第一判决矩阵和第二判决矩阵计算基础指标层中的每个预置PAS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组合权重;根据预置隶属度算法计算每个预置PAS指标的最大隶属度;根据组合权重和最大隶属度对PAS系统进行综合评估。本申请解决了现有PAS系统评估技术缺乏有效性和科学性,导致适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6917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73200.X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K9/62 , G06F16/215 , G06F16/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闭环检测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三遥数据,待检测三遥数据包括遥信数据、遥测数据和遥控数据;对待检测三遥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将相关性分析后的待检测三遥数据输入到预置SVM模型,输出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分类结果;基于分类结果生成测试报告,将测试报告发送给测试仪,解决了现有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检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存在的效率低和准确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4486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33168.5
申请日:2018-03-2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主学习群搜索算法的联合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建立联合供电系统;确定所述联合供电系统的多个评估参数,以及所述多个评估参数的多个目标;根据所述评估参数的目标函数以及所述联合供电系统联合调度的约束条件,建立所述联合供电系统的联合调度模型;对所述联合调度模型进行求解,获取所述联合调度模型的解集;利用自主学习搜索算法,引用协方差矩阵优化搜索能力,对所述联合调度模型的解集进行优化,获取所述联合调度模型所述多个目标的优化解集。
-
公开(公告)号:CN10748038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729941.2
申请日:2017-08-23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调度主站的智能告警测试仿真系统及方法,解决了对调度主站的智能告警功能的正确性、可靠性缺乏有效可靠的检测工具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仿真系统包括数据导入导出、告警信号生成、告警智能推理、告警评价分析、主子站数据通信五个模块,数据导入导出模块负责故障案例数据、推理规则以及智能告警结果的导入导出;告警信号生成模块通过调用故障案例库按照预定义的信号序列及类型模拟生成各种告警信号;告警智能推理模块根据推理知识库中预定义的推理规则进行推理分析并生成标准的智能告警结果;告警评价分析模块负责将调度主站生成的智能告警结果与测试仿真系统生成的标准智能告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评价报告。
-
公开(公告)号:CN1196242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04981.8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N5/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建立配电网自愈能力的关键指标,关键指标包括自愈可靠性、自愈恢复速度、自愈率和自愈效益;定义每一关键指标对应的模糊集,并构建每一模糊集对应的隶属函数;设定模糊推理规则,根据模糊推理规则、模糊集和隶属函数对配电网自愈能力进行评估,得到多个模糊区间的隶属度;对多个模糊区间的隶属度进行去模糊化处理,得到配电网的自愈能力评估结果。本发明全面考虑影响自愈能力评估的多种不确定因素,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自愈能力评估准确性,以有效应对配电网故障恢复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升配电网的整体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238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66203.1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 , G06Q10/0631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1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故障修复的元件重要度评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得出电源元件的电源供电系数时,不仅考虑其对负荷元件直接的供电能力,还考虑了重要程度值高的负荷元件对电源元件的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基于电源供电系数、性能参数以及理想解集合,得出电源元件的重要度评估结果,进而得到电源元件的故障修复优先级。则本发明通过考虑电源元件在电网中的实际供电作用以及对重要负荷元件的供电可靠性,使得那些对重要的负荷元件供电可靠性最大的电源元件,其对应的故障修复优先级更高,确保在电网故障或负荷波动时,与重要度高的电源元件相关的重要负荷元件,能够持续获得优先的电力供应,保障了电网的整体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62228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694792.7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自愈能力评估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通过根据配电网在若干故障场景中的潮流运行数据,评估配电网的期望自愈水平,继而将自愈方案中的若干方案数据项,作为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将自愈方案进行聚类,并根据若干全因素方案与各第一缺因素方案的第一相似度,计算第二缺因素方案的第二相似度,根据第二相似度,计算每一影响因素的因素权重,最后,根据因素权重以及期望自愈水平,计算自愈能力评估分数。因此,本发明通过计算自愈方案中每一影响因素的因素权重,与配电网的整体性能水平结合,来对配电网的自愈能力进行准确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95443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25312.9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网络的攻击诱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接收到探针发送的终端异常告警信息时,判定所述探针对应的终端设备中存在异常攻击行为;根据终端异常告警信息,分析得到异常攻击行为的攻击特征,继而根据终端设备的设备类型和所述攻击特征,在当前空闲的蜜罐节点上生成具有与所述终端设备相同功能特性的蜜罐实例;将所生成的蜜罐实例与探针进行绑定,继而将终端设备中的异常攻击行为的攻击流量重定向至所绑定的蜜罐实例中;当确认所述蜜罐实例中的异常攻击行为结束后,将所述蜜罐实例与所述探针进行解绑,并将所述探针重新绑定至对应的终端设备。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高效灵活的网络攻击诱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