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眩膜、偏振片、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05104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1410379744.9

    申请日:2014-08-04

    Inventor: 古井玄 本田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眩膜、偏振片、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得到映入不使人介意程度的防眩性、同时能够得到良好的防晃眼性和良好的黑彩感的防眩膜、偏振片、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防眩膜(10),其具备透光性基材(11)与设置在透光性基材(11)上的防眩层(12),其中,防眩层(12)的表面为凹凸面(12A);防眩层(12)包含粘合剂树脂(16)以及2个以上第一无机微粒凝聚体(13),该第一无机微粒凝聚体(13)存在于粘合剂树脂(16)中,并且是3个以上无机微粒凝聚而成的;第一无机微粒凝聚体(13)包含屈曲部(13A),该屈曲部(13A)通过上述无机微粒连接形成,且具有被粘合剂树脂(16)填埋的内侧区域(13B)。

    光学膜和带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7530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811381130.9

    申请日:2015-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抑制映照、牛顿环的同时抑制眩光且总雾度和内部雾度低的光学膜、以及能够充分抑制水印和眩光产生的带触控面板的显示装置。一种光学膜,其具有在透光性基材上层叠有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光学层的构成,其特征在于,总雾度值为0%以上且5%以下,内部雾度值为0%以上且5%以下,在将使用0.125mm宽的光梳测定的透射图像清晰度设为C(0.125)、将使用0.25mm宽的光梳测定的透射图像清晰度设为C(0.25)时,满足下述式(1)和式(2)。C(0.25)‑C(0.125)≥2% (1)C(0.125)≤64% (2)。

    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0355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580066168.5

    申请日:2015-12-09

    Inventor: 古井玄 本田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元件的背面的耐擦伤性、可以将干涉条纹不可视化并且可以抑制亮度不均的液晶显示元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30),其特征在于,其是具备第1偏振板(40)、第2偏振板(50)和配置在第1偏振板(40)与第2偏振板(50)之间的液晶单元(60)的液晶显示元件(30),第1偏振板(40)具备具有成为液晶显示元件(30)的表面(30A)的第1凹凸面(41A)的第1光学膜(41)、和配置在第1光学膜(41)的液晶单元(60)侧的第1偏振片(42),第2偏振板(50)具备具有成为液晶显示元件(30)的背面(30B)的第2凹凸面(51A)的第2光学膜(51)、和配置在第2光学膜(51)的液晶单元(60)侧的第2偏振片(52),第1凹凸面(41A)和第2凹凸面(51A)为同一形状,构成第1凹凸面(41A)的凹凸和构成第2凹凸面(51A)的凹凸具有同样的折射率,在将第2凹凸面(51A)的平均倾斜角设为θa[°]、将第2凹凸面(51A)的局部峰顶的平均间隔设为S[μm]、将构成第2凹凸面(51A)的凹凸的折射率设为N并且将第1凹凸面(41A)与第2凹凸面(51A)的平均间隔距离设为D[μm]时,满足下述式(1)。D≤S/(2×tan(θa‑sin‑1((sinθa)/N)))(1)。

    触摸面板、显示装置和光学片以及光学片的选择方法和光学片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0963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11477.7

    申请日:2016-02-25

    Abstract: 提供能够赋予防眩性等各特性、并且能够防止像素密度300ppi以上的超高精细的显示元件的图像光的眩光的触摸面板。本发明的触摸面板用于像素密度300ppi以上的显示元件的前表面,所述触摸面板具有光学片作为结构构件,所述光学片的表面具有凹凸形状,并且所述光学片满足下述条件A‑1和A‑2、或满足特定的透射图像清晰度的条件。条件A‑1:将所述凹凸形状的表面分割为64μm见方的测定区域,求出各测定区域中的三维算术平均粗糙度SRa,算出整个测定区域的三维算术平均粗糙度的标准偏差σSRa时,σSRa为0.050μm以下。条件A‑2:将所述凹凸形状的表面分割为64μm见方的测定区域,求出各测定区域中的三维算术平均粗糙度SRa,算出整个测定区域的三维算术平均粗糙度的平均SRaAVE时,SRaAVE为0.100μm以上。

    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718067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280036710.9

    申请日:2012-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眩性膜,其防眩层薄,可维持硬涂性与防眩性、同时能够极高水平地抑制表面眩光的发生与褪色的发生,能够得到高对比度的优异的显示图像。本发明的防眩性膜为在透光性基材的一面上设有防眩层的防眩性膜,该防眩层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该防眩性膜的特征在于,上述防眩层在与上述透光性基材相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表面形成有2个以上的纵横比为2以上的棒状凸部;在上述防眩层的与上述透光性基材相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表面上,凸部所占的比例在单位面积中为20%~40%;进而设上述防眩层的表面单位面积的全部凸部个数为NT、设上述全部凸部所包含的棒状凸部的个数为NS时,上述NT和NS满足下式(1)。NS/NT>0.2 (1)。

    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76479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10474309.5

    申请日:2012-1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该防眩性膜具有硬涂性,能够高度抑制显示图像产生虹斑和干涉条纹、防止显示画面泛白和晃眼,但也能够在明室和暗室得到高对比度。该防眩性膜的特征在于,其在面内具有双折射率的透明基材的一个面上具有表面存在凹凸形状的防眩层,上述面内具有双折射率的透明基材具有3000nm以上的延迟,上述防眩层含有二氧化硅微粒、有机微粒和粘合剂树脂,上述二氧化硅微粒形成凝聚体而在上述防眩层中疏密地含有凝聚体,上述凝聚体在上述有机微粒的周围密集地分布,在该有机微粒的周围密集分布的二氧化硅微粒的凝聚体的一部分附着于上述有机微粒的表面和/或构成上述凝聚体的部分二氧化硅微粒浸渗于内部。

    防眩膜、偏振片、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05104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410379744.9

    申请日:2014-08-04

    Inventor: 古井玄 本田诚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眩膜、偏振片、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得到映入不使人介意程度的防眩性、同时能够得到良好的防晃眼性和良好的黑彩感的防眩膜、偏振片、液晶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防眩膜(10),其具备透光性基材(11)与设置在透光性基材(11)上的防眩层(12),其中,防眩层(12)的表面为凹凸面(12A);防眩层(12)包含粘合剂树脂(16)以及2个以上第一无机微粒凝聚体(13),该第一无机微粒凝聚体(13)存在于粘合剂树脂(16)中,并且是3个以上无机微粒凝聚而成的;第一无机微粒凝聚体(13)包含屈曲部(13A),该屈曲部(13A)通过上述无机微粒连接形成,且具有被粘合剂树脂(16)填埋的内侧区域(13B)。

    液晶显示装置用防眩片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34743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80018702.7

    申请日:2011-0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纯黑感和图像清晰度较好,适于动态图像与静止图像混用的液晶显示装置用防眩片。液晶显示装置用防眩片在透明基体材料的至少一个面设置有功能层,该功能层在内部具有漫射单元并且在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相反侧的面具有凹凸面,而且在所述功能层的与所述透明基体材料相反侧的面设置有、或者未设置具有1.0μm以上的膜厚的透明树脂层,在设正透射的强度为Q、连接将向液晶显示装置用防眩片照射可见光线时的正透射±2度和正透射±1度下的透射强度的直线外推至正透射而得的透射强度为U、在内部具有漫射单元的层与透明树脂层的厚度之和为T(μm)、液晶显示装置用防眩片的雾度为Ha(%)、由于内部的漫射单元而产生的雾度为Hi(%)时,满足下列式(1)、(2)、(3)和(4):(1)2.15<Q/U<24.18,(2)0.2%<Ha-Hi<13.7%,(3)1.3%≤Hi<35.0%,(4)2.3μm<T<12.4μm。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