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59896B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0980136555.6
申请日:2009-08-05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07 , F24F1/0022 , F24F1/0057 , F24F2003/16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机,该空气调节机包括清扫装置(10),该清扫装置(10)吸引并除去被吸入室内机(1)内、且堆积在构件上的室内空气中的灰尘,所述清扫装置(10)包括:能转动的风扇(22),具有多个叶片(23);外壳(21),用于收纳风扇(22),并且具有吸气口(21a)和排气口(21c);以及吸气通路(25),具有与所述构件相对的吸入口,并且该吸气通路(25)与吸气口(21a)连接,使气流从吸气口(21a)沿着叶片(23)的转动面流入外壳(21)内,并且叶片(23)的位于从吸气口(21a)流入的气流上游的端部边缘(23b)沿径向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2483071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9084.X
申请日:2010-09-07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29/281 , F04D2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发挥良好送风能力的离心式风扇、用于制造该离心式风扇的成型用模具和具备该离心式风扇的流体输送装置。该离心式风扇具有沿周向相互间隔设置的多个风扇叶片(21)。风扇叶片(21)具有供空气流入的前边缘部(26)以及供空气流出的后边缘部(27)。风扇叶片(21)上形成有在前边缘部(26)和后边缘部(27)之间延伸的翼面(23)。翼面(23)由配置在离心式风扇(10)的转动方向侧的正压面(25),以及配置在正压面(25)背面侧的负压面(24)构成。当利用垂直于离心式风扇转动轴的平面切断风扇叶片(21)时,风扇叶片(21)的叶片断面形状为,在正压面(25)和负压面(24)上分别形成有凹部(56)和凹部(57)。
-
公开(公告)号:CN101765453A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780100101.4
申请日:2007-11-02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3/1603 , F24F2001/00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机,通过提高气流的循环效率,不增加风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效果。空气净化机(1)设置在地面(F)上,并配置在房间墙面(W1)的附近使用,具有吸入口(122)、空气过滤器(150)、吹出口(131)和鼓风机(170)。设从吹出口(131)的中央位置到房间墙面(W1)的距离为L毫米,从吹出口(131)的中央位置到房间屋顶(S)的距离为H毫米,当空气净化机(1)配置在距离L为从100<L<600的范围内选择出的位置上使用时,设定从吹出口(131)送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对于垂直上方所形成的角度θ在tan-1(L/H)<θ≤35的范围内,以使从吹出口(131)送出的空气首先到达室内的墙面(W1)。
-
公开(公告)号:CN100412483C
公开(公告)日:2008-08-20
申请号:CN200480025833.8
申请日:2004-07-13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F25D23/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幅延长微小粒子扩散装置放出的微小粒子的到达距离,并且可向大范围输送微小粒子,实现微小粒子的效果提高和噪音降低的微小粒子扩散装置。因此,微小粒子扩散装置,具有从微小粒子产生部位产生微小粒子的微小粒子产生装置、输送由该微小粒子产生装置产生的微小粒子的送风通道、形成在该送风通道的末端而以射流的形式放出微小粒子的吹出口,前述送风通道,从起点朝向终点、截面的纵横比逐渐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303375C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03822741.X
申请日:2003-09-22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F24F13/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1 , F24F1/0025 , F24F11/56 , F24F2001/0048 , F24F222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机。在吹出口(5)处并列设置三片横向百叶板(11a、11b、11c),在将调节空气向上方送出时,将中央以及下方的横向百叶板(11c、11b)配置在与在送风路径(6)的中央部以及下部流动的空气大致平行的标准位置,将主流如箭头(A1)所示地向下方送出。上方的横向百叶板(11a)相对于在送风路径(6)的上部流动的空气的空气流向上方倾斜地配置,通过送风路径(6)的上部的空气被横向百叶板(11a)引导,沿着送风路径(6)的上壁(6a)送出。向上方送出的空气通过附壁效应被主流(A1)吸引,如箭头(A4)所示地被引导到主流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849491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480025833.8
申请日:2004-07-13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F25D23/1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幅延长微小粒子扩散装置放出的微小粒子的到达距离,并且可向大范围输送微小粒子,实现微小粒子的效果提高和噪音降低的微小粒子扩散装置。因此,微小粒子扩散装置,具有从微小粒子产生部位产生微小粒子的微小粒子产生装置、输送由该微小粒子产生装置产生的微小粒子的送风通道、形成在该送风通道的末端而以射流的形式放出微小粒子的吹出口,前述送风通道,从起点朝向终点、截面的纵横比逐渐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675504A
公开(公告)日:2005-09-28
申请号:CN03818866.X
申请日:2003-07-31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0011 , F24F2001/0048 , F24F2003/1635 , F24F2003/1682 , F24F2110/80 , Y02A50/21
Abstract: 室内空气从设在室内机(1)的顶面和正面的吸入口(4a,4c)吸入,在与室内热交换器(9)进行热交换之后,空气从吹出口(5)的第一开口部(5a)送入室内。当到预定时间时,侧叶片(11a,11b)摆动以关闭第一开口部(5a),导风板(14)摆动以开启第二开口部(5b)。其结果为,在通过分支通道(13)循环之后,在气流通道(6)内循环的调节空气从第二开口部(5b)送出,然后被向上导引。当第一开口部(5a)开启时,通过预定的摆动操作,根据空气调节机的运转条件比如侧叶片(11a,11b)的方向而改变导风板(14)的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063054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442022.6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送风机,其与以前相比能够提高送风性能及送风效率且能够进一步抑制噪声的产生。电动送风机(20)包括具备第一风扇叶片、及位于虚拟线(VL)间的第二风扇叶片的叶轮(40),第一风扇叶片的后端部(51R)位于比叶轮的最外周靠半径方向内侧,第二风扇叶片的后端部(52R)位于叶轮的最外周,第二风扇叶片的前端部(52F)位于与第一风扇叶片的后端部相同的半径上或比第一风扇叶片的后端部靠半径方向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1091460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80040691.4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F24F1/0057 , F24F1/0063 , F24F1/0068 , F24F13/22 , F24F13/30
Abstract: 一种设置在房间的侧壁上部或天花板的空气调节机,具备:壳体以及承接自热交换器(38)滴下的排水的排水盘单元(50)。若将壳体的高度设为h(mm),将壳体的宽度设为W(mm),则W≧4×h的关系成立。排水盘单元(50)包含:凹槽部(54)以及排水配管部(55)。凹槽部(54)的表面部分在壳体的左右方向上的两端的位置的上下方向的高度成为最高、并且在靠近中央的位置上下方向的高度成为最低的呈大致V字状的形状。排水配管部(55)的第一端部(55A)在壳体的左右方向中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与凹槽部(54)连接,排水配管部(55)在壳体的左右方向中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从第一端部(55A)朝向背面侧延伸。能够确保设置误差的容许范围,有效地妥善处理配管。
-
公开(公告)号:CN110914599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80045656.1
申请日:2018-01-26
Applicant: 夏普株式会社
IPC: F24F1/0033 , F24F1/0073 , F24F1/0063 , F04D25/16 , F24F13/20 , F24F13/28 , F24F13/32
Abstract: 一种空气调节机,设置于房间的侧壁上部或天花板,其具备壳体与送风机(33)。若将壳体的高度设为h(mm),将壳体的宽度设为W(mm),则W≧4×h的关系成立。送风机(33)包含于水平方向相互排列而配置的第一送风部(33A)与第二送风部(33B)。第一送风部(33A)具有驱动马达(34A)及第一送风风扇单元,第二送风部(33B)具有驱动马达(34B)及第二送风风扇单元。藉由使风扇稳定地旋转,可有效抑制振动及噪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