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902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610222441.5
申请日:2016-04-11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换流站电接触连接处的电力复合脂老化的预测方法,通过建立电力复合脂老化加速预测模型;进行电力复合脂老化的联合因子预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电力复合脂老化加速模型进行多元回归计算,得到换流站电接触连接处的电力复合脂老化的预测结果。本发明提出的方法考虑了热电‑盐雾三个因素,更加复合换流就站的实际环境条件,从而预测电力复合脂在换流站热电‑盐雾了条件下的老化寿命奠定了基础,保证了及时更换换流站电接触连接处老化的电力复合脂,以避免此处因温升过高而发生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0595418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610393333.4
申请日:2016-06-06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建立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利用试验电路在多种工况下进行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待测试品进行热电联合试验,获得所述待测试品在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以确定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线性区间和拐点值;确定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的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在预定范围之内,如果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或温升值的拐点值之间的差值在预定范围之内并且电力复合脂的老化原理相同,则基于威布尔分布建立初始模型;根据多种工况中每种工况下电阻值和温升值的数据对初始模型中的初始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确定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电力复合脂加速老化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5655956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610106514.4
申请日:2016-02-26
IPC: H02G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振装置。该装置包括:连接体、平面连杆机构和具有预设重量的悬挂组件。其中,连接体用于与输电线路相连接;平面连杆机构由至少三根依次转动连接的连杆组成,所述平面连杆机构中置于两端的两根连杆均与所述连接体转动连接;悬挂组件与所述平面连杆机构相连接。使用时,将连接体与输电线路相连接即可,当输电线路舞动时,输电线路带动平面连杆机构和悬挂组件一同运动,由于悬挂组件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悬挂组件对输电线路的舞动具有抑制作用,解决了由于输电线路舞动而导致的线路故障的问题;此外,与现有的输电线路除冰的防舞动方式相比,由于本发明主要由平面连杆机构组成,所以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实施,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784468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711121497.2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灰度叠加的水电机组综合振动区获取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水电机组上各个测点的测值;步骤2:依据步骤1中的测值绘制步骤1中各个测点的等值线云图;等值线云图划分为非振动区和振动区;步骤3:获取步骤2中各个等值线云图的灰度矩阵Ei;步骤4:依据综合振动区划分目标设置各个灰度矩阵Ei的权重系数wi以及阈值b;步骤5:对灰度矩阵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综合矩阵,并对综合矩阵中的元素进行色阶调整形成综合灰度矩阵E;步骤6:将步骤5中的综合灰度矩阵输出成图像得到目标综合振动区的云图。本发明采用上述方法,可以自动生成综合振动区的云图,直观地反应综合振动区,且可以满足不同目标的综合振动区的获取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878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10393330.0
申请日:2016-06-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为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导线建立握力预测模型的方法,包括:获取导线的直径;利用电力复合脂摩擦系数测试夹具测量电力复合脂在导线上的摩擦系数;利用握力测试机对涂有电力复合脂的导线进行至少两次握力测试,以获得至少两个拉力值;将至少两个拉力值中的每个拉力值与导线直径和摩擦系数组成一组样本数据,从而获得至少两组样本数据;建立具有输入层、隐含层及输出层的基于神经网络的初始模型;利用所述至少两组样本数据中的一部分样本数据组对初始模型进行学习和训练;利用所述至少两组样本数据中的另一部分样本数据组对经过学习和训练的初始模型进行检验,以得到神经网络电力复合脂导线握力预测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7014486B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710417909.0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卢冰 , 张军 , 雷民 , 王斯琪 , 陈习文 , 汪泉 , 周玮 , 付济良 , 王旭 , 刘方明 , 齐聪 , 郭子娟 , 匡义 , 朱赤丹 , 余雪芹 , 刘俊 , 梁星 , 米思蓓 , 冯运 , 宁鑫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的核查单元及方法,通过将核查单元接入至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的测量电路中,控制核查单元中的切换开关,以针对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的不同部分切换不同的核查方式,对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进行整体的功能核查,以保证当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出现测试数据不可靠时,工作人员可及时进行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的调整和维修。所属核查单元包括:核查传感器,用于进行输电线路微风振动数据的采集;核查电阻单元,包含4枚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于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的测量电路中;切换开关,用于控制核查传感器或所述核查电阻接入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监测装置的测量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7979086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711119905.0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M算法和梯度提升树的电压暂降原因识别方法,旨在解决同类和异类暂降特征下的电压暂降无法精准分类、数据特征提取提取困难等问题。本发明以电压暂降波形数据为基础,以电网故障、雷电、气象数据为辅,通过EM算法准确提取了电网二次电压的标幺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取了波形数据统计学意义上的特征,在单相和三相数据波形中通过一定的训练样本数据训练了梯度提升树模型,实现了电压暂降原因识别,清晰地区分了系统侧故障导致的电压暂降和用户侧大用户负荷启动导致的电压暂降。
-
公开(公告)号:CN106156390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510186090.2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双馈风电机组机电暂态模型的建模方法,包括:根据双馈风电机组中的物理结构和设计参数,构建初始模型;对所述初始模型中辨析度高的模型参数进行实测辨识,对所述初始模型中辨析度低的模型参数进行拟合辨识;根据所述实测辨识和拟合辨识的结果,构建最终模型。本发明解决了双馈风电机组缺乏与实际相符的计算模型参数问题,通过实测辨识和拟合辨识,可以得到当前系统的精确度高的模型参数,利用得到的模型参数再构建系统模型,系统模型可靠性高,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70330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410697023.2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连接型多分裂导线风阻尼防舞器,其包括线夹、外框架、阻尼连接装置、内框架和风阻尼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外框架、阻尼连接装置、内框架和风阻尼片依次连接。适用于防止多分裂输电线路舞动,通过对普通多分裂间隔棒进行设计与改造,有效地改变多分裂导线之间流场特性并吸收导线舞动能量,降低输电线路舞动发生的几率,提高线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81358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611125781.2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B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隔棒距离测量及安装方法,所述的方法在需要安装间隔棒的两根相邻杆塔之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通过公式计算出两杆塔之间每个次档距对应的弦长,利用距离测量装置,通过杆塔一上导线悬挂点和该点与第一个间隔棒之间的弦长确定导线上第一个间隔棒的位置,并安装第一个间隔棒,通过导线上第一间隔棒的位置和第一个与第二个间隔棒之间的弦长,确定第二间隔棒的位置,并安装第二个间隔棒,同理,依次确定第n个间隔棒的位置并安装第n个间隔棒。本发明可线上单人完成间隔棒距离测量及安装,减小了间隔棒距离测量和安装过程中的人力投入和时间投入,减小在山区等特殊地势的测量及安装难度,提升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