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705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99160.X
申请日:2018-12-0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电消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规模电储热单元智能化分层控制方法,具体涉及在电-热耦合系统中,通过大规模储热装置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实现系统风电消纳能力的提升。本发明包括:电储热单元分层控制策略、优化问题建模以及算例分析。本发明通过对储热单元的控制,实现了包含储热单元的就地控制与远方控制策略,并在电网调度侧将储热负荷纳入日前调度计划,通过自动发电控制实现电网直接控制,建立含大规模储热单元的电力系统电热综合调度模型。通过利用电网的实际数据,仿真分析本发明所构建模型对风电消纳能力的提升效果,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运行差异,并对该模型下的电量效益进行了分析,从而验证其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760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73427.X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比例新能源风电并网电力系统阻尼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广域量测的高比例风电并网低频振荡阻尼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滑动面;步骤2.设计扩展状态观测器,用来对所构建的滑动面进行估算;步骤3.利用扩展状态观测器设计H∞方程;步骤4.根据H∞方程设计控制率。本发明能够在现有系统中使用DFIG为电网功率振荡提供阻尼,有效抑制电网低频振荡,使电网安全性得到显著的提高。本发明能够立即抑制振荡,恢复过程平稳迅速,调节时间短,降低对风机转子系统机械结构的影响,延长机械系统的使用寿命,具有良好动态性能和强大的鲁棒性,易于工程实现,有效的维护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05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811499160.X
申请日:2018-12-0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电消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规模电储热单元智能化分层控制方法,具体涉及在电‑热耦合系统中,通过大规模储热装置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实现系统风电消纳能力的提升。本发明包括:电储热单元分层控制策略、优化问题建模以及算例分析。本发明通过对储热单元的控制,实现了包含储热单元的就地控制与远方控制策略,并在电网调度侧将储热负荷纳入日前调度计划,通过自动发电控制实现电网直接控制,建立含大规模储热单元的电力系统电热综合调度模型。通过利用电网的实际数据,仿真分析本发明所构建模型对风电消纳能力的提升效果,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下的运行差异,并对该模型下的电量效益进行了分析,从而验证其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47402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1811499151.0
申请日:2018-12-0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消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规模化固态储热的多源协调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大容量储热装置解决风电消纳的方法。包括:储热装置参与风电消纳的实现方法;储热装置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储热装置调度方案效用收益指标;储热装置调度方案算例分析。本发明针对寒冷地区冬季供暖期弃风限电问题,与风电互补性良好的大功率固态储热技术相结合,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增加风电消纳空间的角度出发,分析冬季供暖期风电日出力特性,考虑风电接入临界点,合理化提高用能负荷,解耦传统供热模式下能源耦合关系,对固态储热装置进行优化调度,有效解决供暖期弃风消纳问题,为寒冷地区电热调度提供可靠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337788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27155.8
申请日:2021-06-04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6/28 , G06F16/2457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一种配电网负荷的纵横混合聚类多维度分析方法,两次利用K‑means算法对负荷分别进行日负荷聚类、年小时负荷聚类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确定负荷聚类中心数,对负荷进行精细化分类,有利于对于负荷特性进行精细化研究,进而提升负荷预测准度;其中,尤其是对负荷峰谷期持续时间的准确计算,解决以往由经验判定峰谷期的缺点,进而提升负荷预测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639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496760.6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计及轧机负荷的配电网电压动态治理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对含有轧机负荷的配电网接入TCR+FC型SVC补偿系统;步骤2、通过触发角调节TCR+FC型SVC补偿系统的电纳值,调节配电网的无功补偿;步骤3、采集该配电网母线电压,并采用含SOGI的锁相策略确定触发角,实现配电网各支路电压精确配置。克服了部分配电网中由于含有轧机类冲击负荷引起配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降低电网电能质量问题,还具有经济效益高、适应性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09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15127.4
申请日:2021-06-02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C02F1/461 , G06F111/04 , G06F113/06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光储氢海水淡化系统的建模方法,包括:建立风光储氢海水淡化系统光伏模块、风力涡轮机、储氢系统、储水罐的运行能耗模型;建立风光储氢海水淡化系统中光伏系统、风电系统、燃料电池、电解槽、储氢罐及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模型;以风光储氢海水淡化系统总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结合氢气罐、海水淡化系统运行约束条件,建立运行优化模型。该模型组合多种可再生能源,弥补了单个可再生能源出力间歇性的缺陷,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海水淡化系统生产淡水成本,提高风光储氢海水淡化系统工作效率及经济效益,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488378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42516.6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7/11 , C02F1/4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再生能源驱动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成本建模方法,包括:根据每日用水量预测海水淡化过程所需的功率Pl;计算光伏发电功率Ppv、风力发电功率Pwt及电池组的总容量Sbat;根据海水淡化过程所需的功率Pl、光伏发电功率Ppv、风力发电功率Pwt及电池组的总容量Sbat,计算电池荷电状态值SOC;计算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供电损失概率LPSP;将LPSP≤LPSPmax作为约束条件,计算可再生能源系统的总建设成本LCC。使用光伏、风力能源为海水淡化过程供电,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进而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海水淡化技术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以解决偏远地区无法从电网获取可靠、低成本电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970933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160214.4
申请日:2019-11-23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虚拟惯量补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主动支撑控制的光储联合发电系统虚拟惯量补偿方法。本发明包括:光伏发电系统建模;光储联合发电系统虚拟惯量分析;含光伏-储能系统的惯量分析。本发明对光伏发电单元采用了基于同步机标准三阶模型的主动支撑控制策略,更好的模拟同步发电机端口特性,为系统提供必要的惯量和阻尼,提高光伏并网后系统的电压稳定支撑能力和频率稳定支撑能力,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本发明还可以增强光储联合系统抑制低频振荡的能力,提高系统稳定性,进一步促进电网对新能源光伏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472423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499152.5
申请日:2018-12-0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电消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风电并网条件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机组组合方法,具体是一种考虑风电并网条件下,提高火电机组调峰能力的方法。包括:机组组合的算法;机组组合的目标函数;机组组合的约束条件;机组组合的求解方法;机组组合的运算流程。本发明为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考虑为风电场留出一定备用以平衡风电出力的变化。在负荷较低时,常规电厂机组已经调到较低出力,如果此时风电场出力大幅增加,风电的接纳能力就会受到限制,造成弃风限电。采用遗传算法寻找全局最优解,并分析大规模风电并网条件下,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方案的经济性。解决不弃风消纳的问题,节约火电机组发电成本,使“深调消纳”具有可行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