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21157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511001470.0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环网控制器的交流侧单相接地故障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实时检测交流系统的三相电压;步骤2:判断交流系统是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步骤3:获取非故障相的电压峰值的最大值;步骤4:重新确定交流系统的直流电压指令值;步骤5:启动负序电流控制和零序电流控制;步骤6:判断单相接地故障是否清除,若清除则将述直流电压指令值恢复至交流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直流电压指令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环网控制器的交流侧单相接地故障控制方法,在交流侧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期间,短时降低直流电压,利用混合子模块结构的负电压输出能力,使交流电流仍然保持三相对称的正弦波形,提高了柔性环网控制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921172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511001333.7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环网控制器的拓扑结构,包括换流变压器、第一换流器和第二换流器;第一换流器通过换流变压器接入交流系统,第二换流器直接接入交流系统;所述换流变压器的网侧绕组采用星型连接,阀侧绕组采用三角型连接;第一换流器的每相桥臂均由半桥子模块串联组成;第二换流器的每相桥臂由半桥子模块和全桥子模块串联组成,该半桥子模块和全桥子模块的数量比为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环网控制器的拓扑结构,省去了一组换流变压器和一端接地系统,节省了柔性环网控制器的占地面积,实现了紧凑化设计;利用单一侧的换流变压器,阻断了零序电流和正常运行时直流偏磁电流的通路,提高了柔性环网控制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03336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10999677.5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站内单相接地故障控制保护方法。发生站内单相接地故障的电压源换流器闭锁之后,将非单相接地故障相下桥臂子模块再次触发为切除状态,可以快速减小交流电流直流偏置,并且避免由非故障相交流电压引起的子模块过压问题,从而降低故障切除时间和暂态子模块过电压应力;闭合非单相接地故障相下桥臂子模块的高速旁路开关可以有效地解决交流电流直流偏置问题和子模块过压问题,从而确保交流断路器正常断开,最大限度的保护换流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998074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151770.X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其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采样获得的三相交流信息分别经虚拟同步电机控制器和环流控制器后,得到感应电动势和调压电压;根据感应电动势和调压电压,获得三相电压参考值;通过PWM调制三相电压参考值,输出开关信号,实现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站的控制。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交流系统的频率和电压变化量,自动调整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从而有效降低了交流系统的频率和电压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06921172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1001333.7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环网控制器的拓扑结构,包括换流变压器、第一换流器和第二换流器;第一换流器通过换流变压器接入交流系统,第二换流器直接接入交流系统;所述换流变压器的网侧绕组采用星型连接,阀侧绕组采用三角型连接;第一换流器的每相桥臂均由半桥子模块串联组成;第二换流器的每相桥臂由半桥子模块和全桥子模块串联组成,该半桥子模块和全桥子模块的数量比为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柔性环网控制器的拓扑结构,省去了一组换流变压器和一端接地系统,节省了柔性环网控制器的占地面积,实现了紧凑化设计;利用单一侧的换流变压器,阻断了零序电流和正常运行时直流偏磁电流的通路,提高了柔性环网控制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0333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10999677.5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H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H7/2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站内单相接地故障控制保护方法。发生站内单相接地故障的电压源换流器闭锁之后,将非单相接地故障相下桥臂子模块再次触发为切除状态,可以快速减小交流电流直流偏置,并且避免由非故障相交流电压引起的子模块过压问题,从而降低故障切除时间和暂态子模块过电压应力;闭合非单相接地故障相下桥臂子模块的高速旁路开关可以有效地解决交流电流直流偏置问题和子模块过压问题,从而确保交流断路器正常断开,最大限度的保护换流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998074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1710151770.X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换流站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其控制方法包括步骤:采样获得的三相交流信息分别经虚拟同步电机控制器和环流控制器后,得到感应电动势和调压电压;根据感应电动势和调压电压,获得三相电压参考值;通过PWM调制三相电压参考值,输出开关信号,实现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站的控制。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交流系统的频率和电压变化量,自动调整输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从而有效降低了交流系统的频率和电压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0555294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1511024959.X
申请日:2015-12-30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环网控制器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系统,包括:定直流电压控制侧生成直流电压参考值Udcref;直流电压参考值Udcref经过直流电压控制器PI环节后,生成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_opp;将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_opp由通讯光纤传输到定有功功率侧换流站;定有功功率控制侧换流站生成有功功率的参考信号Pref;定有功功率侧换流站接收有功电流参考值idref_opp,将其传送到有功功率控制器中,作为附加控制信号;定有功功率侧换流站生成正序d轴电流参考值id*。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站间通讯,将定直流电压侧换流站的直流电压信号生成定功率控制侧换流站的有功功率控制器的附加信号,通过两端换流站的协调控制,实现对柔性环网控制器传输有功功率的快速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04638930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836079.1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70/1433 , H02M3/338 , H02H7/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直流电网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DC/DC变换器包括低压侧和与所述低压侧连接的高压侧,低压侧和高压侧用谐振电容模块连接,高压侧与低压侧均连接有多个MMC子模块。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直流电网的高压大容量DC/DC变换器,易于实现高升压比,可避免大容量高频变压器的使用;且承受电压高,传输容量大,可实现功率双向流动,一侧发生故障时通过锁闭避免影响另一侧正常运行,从而起到故障隔离作用。使得该DC/DC变换器实现了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功率交换,还满足了DC/DC变换器大功率、能量双向流动、变比灵活、传输效率并且高可拓展性强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576688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511007821.9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方法,通过交流电压检测和交流频率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判断交流系统的运行状态,确定柔性直流系统配合交流系统动作的运行方式。本发明将控制保护方法分为高压输电系统控制保护方法和中低压输电系统控制保护方法,该方法可以适用于目前所有的交流系统;大幅降低了控制保护系统配合时间,提高了系统供电可靠性;最大限度了确保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