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5111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4503.2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马为民 , 梁晨光 , 申笑林 , 李明 , 吴方劼 , 马玉龙 , 季一鸣 , 杜商安 , 王奥 , 王宇 , 晁阳 , 黄睿 , 孙修羽 , 孟肖戈 , 薛英林 , 王玲 , 尹健 , 王晓斌 , 廖孟柯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CC‑SLCC型直流输电拓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直流输电系统包括LCC‑SLCC型直流输电拓扑,拓扑包括至少一个LCC换流站、至少一个SLCC换流站、换流变压器以及架空线路,LCC换流站的直流侧通过架空线路与SLCC换流站的直流侧相连;LCC换流站至少包括一组六脉动LCC换流阀;SLCC换流站至少包括一组六脉动SLCC换流阀,六脉动SLCC换流阀包括串联连接的两个六脉动SLCC换流单元;每一六脉动SLCC换流单元包括一个六脉动LCC换流单元及与其对应配置的SVF换流链,SVF换流链连接在六脉动LCC换流单元和换流变压器之间。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0016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42691.7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模态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及其运行方法,包括:整流换流站、双极直流线路和逆变换流站;整流换流站采用双极结构,包括整流侧第一极换流器和整流侧第二极换流器,且整流侧第一极换流器和整流侧第二极换流器的一侧接入同一个整流侧交流系统,另一侧通过整流站开关与双极直流线路相连;逆变换流站也采用双极结构,包括逆变侧第一极换流器和逆变侧第二极换流器,且逆变侧第一极换流器和逆变侧第二极换流器的一侧分别接入第一逆变侧交流系统和第二逆变侧交流系统,另一侧通过逆变站开关与双极直流线路相连;通过对整流站开关和逆变站开关进行控制,实现直流输电系统的多模态运行。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199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263572.2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晶闸管换流器的不对称触发降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整流侧降压过程中,控制三相晶闸管换流器的第一半桥的晶闸管触发角和第二半桥的晶闸管触发角不相等,以抑制三相晶闸管换流器在降压时产生的无功功率。本发明通过控制三相晶闸管换流器的第一半桥和第二半桥的晶闸管触发角不同,减少基波电流,从而解决了传统晶闸管换流器对称触发方法在降压时产生的无功功率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077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755795.2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贤珊 , 李明 , 申笑林 , 晁阳 , 吴方劼 , 张民 , 王尧玄 , 季一鸣 , 杜商安 , 梁晨光 , 王奥 , 黄睿 , 王宇 , 孟肖戈 , 孙修羽 , 王明胜 , 严子红
IPC: G01R31/12 , G01R1/28 , G06F30/2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纸绝缘热老化试验装置及油纸绝缘热寿命模型构建方法,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样品罐、电流发生回路和温度控制回路,其中,试验样品罐为金属密封罐体;试验样品罐的底部放置有一定数量的绝缘纸板,试验样品罐的顶盖上设置有绝缘套筒;试验样品罐内装有一定体积的绝缘油;试验样品罐内还设置有采用铜导线弯曲形成一定的形状的绕组;绕组上均匀绕制满待测绝缘纸;绕组的两端经过绝缘套筒伸出试验样品罐连接电流发生回路;绕组上设置有用于监测对应位置处的绕组温度或油温温度的若干温度传感器,每一温度传感器的连线均伸出试验样品罐连接温度控制回路,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0810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09272.2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彭忠 , 李泰 , 申笑林 , 梁晨光 , 郝俊芳 , 王晓斌 , 廖孟柯 , 赵静 , 苏进国 , 张艳浩 , 程晓磊 , 荆雪记 , 李艳梅 , 胡永昌 , 肖龙 , 申帅华 , 鲁庆华 , 孙攀磊 , 李玉龙 , 曹清易 , 毛丽娜 , 付艳 , 芦开平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换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系统及其熄弧角控制方法、设备和装置。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采集换流阀相电流和换流变压器阀侧绕组电流计算得到换相开始时刻、换相结束时刻和换相电流变化量,取换相电流变化量的最大值和设定倍数的直流电流二者中的最大值进行计算,最后经过计算得到所需熄弧角控制的输出触发角的余弦值,并用输出触发角的余弦值作为触发角控制器的最小限制值,对熄弧角进行控制,相对于传统的预测型熄弧角控制方法,本发明方法考虑了SVG的影响,避免了计算时换相重叠面积分量偏大,输出触发角比实际触发角小很多的问题,具有实现熄弧角高精度控制、熄弧角响应速度快、直流电压稳态误差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722558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566581.4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抵御换相失败的多源换相换流器及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流变压器、六脉动换流器、SVG换流链、连接电抗器和控制单元;换流变压器的一端连接交流系统,换流变压器的另一端连接六脉动换流器,六脉动换流器还连接直流系统;换流变压器和六脉动换流器的每一连接线上均依次串联连接一SVG换流链和连接电抗器,各连接电抗器的末端采用星形连接;控制单元分别电连接六脉动换流器、SVG换流链和直流系统,用于控制六脉动换流器、SVG换流链和直流系统的工作以及进行状态监视,本发明能够解决常规直流输电系统基于晶闸管器件换流阀存在的换相失败问题,降低换相失败发生的概率,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42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315312.0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滤波器接地方法及系统,其包括:根据预设直流滤波器运行条件,确定直流滤波器的接地方式;当直流滤波器需满足预设直流滤波器运行条件时,则将直流系统两端各配置一对接地型直流滤波器,或将直流系统一端配置一对接地型直流滤波器,另一端配置一组跨接型直流滤波器;当直流滤波器无需满足预设直流滤波器运行条件时,仅需在直流系统任意一端配置一对接地型直流滤波器。本发明能应对采用对称单极接线形式的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6次电压谐波难以抑制的问题,提高直流侧电能质量和系统运行可靠性。本发明能在基于换相换流阀的直流输电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902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205868.4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LCC换流技术的主回路参数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SLCC的拓扑结构,建立对应的电路等效模型以及电路简化等效模型;根据所述电路等效模型和所述电路简化等效模型,建立对应的相量图;基于所述相量图,结合预设的控制目标,进行并网点电压及变压器前后偏移角度的计算;根据所述并网点电压以及所述变压器前后偏移角度,进行主回路参数的稳态参数计算。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建立相量图,将网侧电流和阀侧电流进行分离,将主回路参数计算从传统复杂的牛顿迭代简化成正向计算,并能根据控制目标灵活调整。能为直流系统关键设备选型提供可靠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5640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0597438.8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行波主频率的直流系统自适应重合闸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直流系统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对线路的正、负极电压及正极电流进行采样,利用MUSIC算法计算出线路的线模电压行波的主频率,判断电压行波的主频率是否等于线路的固有特征频率的主频率,如果是,确定线路瞬时性故障,混合断路器重合闸;否则,利用STFT算法分别提取电压行波主频率和固有特征主频率对应的电压幅值,计算出特征信号幅值比值。根据特征信号幅值比值变化标定故障消失时刻,基于故障消失时刻确定混合断路器重合闸的具体时刻。本发明通过主动判断故障性质,避免了直流断路器盲目重合于故障,实现了直流断路器自适应重合闸。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