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杆运送牵引装置
    2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775704U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21275037.5

    申请日:2018-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杆运送牵引装置,包括牵引绳、本体和钢丝绳,本体包括爬行段和倾斜段,电杆通过钢丝绳绑紧在爬行段上,倾斜段上设有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与倾斜段之间形成间隙,牵引绳的一端穿过间隙后与钢丝绳相连,牵引绳的另一端连接有收卷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钢丝绳将需运送的电杆绑紧在本体的爬行段上,然后将钢丝绳与牵引绳相连,通过收卷机构实现牵引绳的自动收卷,通过牵引绳的收卷来拉动本体在地面上爬行,从而能实现电杆能快速的运送至安装现场,运行时无需操作人员,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通过倾斜段使本体能轻松通过地面障碍,确保本体在地面在的爬行质量,减少了对地面的损坏,从而提高电杆运送的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角向调节连杆
    2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62120U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20140257.0

    申请日:2018-01-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G11/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角向调节连杆,包括调节杆和角向连杆,所述调节杆包括调节部、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通过正向螺纹连接在调节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动杆通过反向螺纹连接在调节部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来实现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在调节部上,并利用调节部的转动来控制正向螺纹和反向螺纹的连接长度,从而来控制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在调节部内的上升和下降,从而实现了整个调节杆的上升和下降,通过角向连杆调节调节杆的安装角度,从而使调节连杆能根据不同的环境实现快速调整安装,从而降低了安装时的工作效率。

    一种电缆抱箍以及电缆安装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11981382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20891374.8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抱箍以及电缆安装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抱箍包括第一箍体、第二箍体以及锁定组件,第一箍体的一端与第二箍体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箍体的另一端与第二箍体的另一端通过锁定组件相锁定,第一箍体和第二箍体形成安装空间,安装空间的孔径可调,以匹配不同型号的电缆,从而提高电缆抱箍的适用范围,以实现电缆抱箍的批量生产,提高电缆的安装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安装机构通过应用如上所述的电缆抱箍,能提高电缆安装机构的适用范围,以实现电缆安装机构的批量生产,能提高电缆的安装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电线的绝缘包覆装置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23594U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21255492.6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线的绝缘包覆装置,包括压紧管,所述压紧管包括两个沿其纵向截面一分为二的第一压紧部,所述压紧管的内壁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贯穿至压紧管外部的气管接头,本实用新型的电线的绝缘包覆装置,在电线接头上涂覆包覆自固化绝缘材料,通过气囊对自固化绝缘材料进行挤压,对将自固化绝缘材料进行整形和压实,减少涂抹过程中产生的空腔,使其均匀的贴合在电线的接头处,相比人工缠绕多圈绝缘胶带的方式,操作简单高效,不依赖工人的工作经验,提高了施工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可调式电缆固定支架
    2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28788U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1921954870.7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电缆固定支架,包括连接架及可调式抱箍,可调式抱箍包括后箍圈、前左箍圈、前右箍圈,后抱箍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调节长槽和第二调节长槽,前左箍圈后端设有第三调节长槽,前右箍圈后端设有第四调节长槽,所述前左箍圈与后箍圈通过第一锁紧件连接,所述前右箍圈与后箍圈通过第二锁紧件连接,所述前左箍圈和前右箍圈前端通过第三锁紧件连接;所述可调式抱箍还通过第一或第二锁紧件安装在连接架上,连接架上设有与外部固件匹配设计的连接部,所述后箍圈包括后左箍圈和后右箍圈,后左箍圈和后右箍圈后端通过合页式结构铰接。该方案通过调节长槽与第一锁紧件的配合可调节口径大小。同时配合锁紧件设计实现抱箍的朝向调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