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6393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54302.6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中电梧桐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电磁暂态实时仿真的智能变电站测试平台及方法,包括智能变电站实时仿真器,以及智能信号转换装置;所述智能变电站实时仿真器,用于通过电磁暂态仿真方式模拟智能变电站实际二次系统的运行场景,为被测的智能变电站实际二次系统提供虚拟运行环境,并预设常见的电网故障;所述智能信号转换装置,用于实时接收所述智能变电站实时仿真器产生的数据信息,并进行格式转换后发送给所述被测的智能变电站实际二次系统,以及接收被测的智能变电站实际二次系统针对预设的电网故障的响应信息,并发送给智能变电站实时仿真器,实现闭环测试。本申请测试方案提高了可仿真的置信度,提升调试深度与质量,并能够验证很多以往无法验证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1297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62524.8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神经网络的OTDR故障特征判断方法,先采集充分多的OTDR故障特征诊断数据,对诊断数据进行去噪并剪断操作处理后,输入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即可以应用到对OTDR的故障点判断。本申请的方法将OTDR的故障点判断问题转换为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利用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优势,高精度地判断故障点的位置和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302736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1196076.8
申请日:2020-10-31
Applicant: 河南九域恩湃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河南工业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F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监视段参数的汽轮机主蒸汽压力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机组运行范围内选取多个典型负荷,每个负荷点下选取多个主蒸汽压力点进行汽轮机进行热耗率对比试验,计算不同负荷点下每个主蒸汽压力点下的修正后热耗率,绘制出每个负荷点对应的滑压试验曲线;获取最优滑压点,记录最优滑压点对应的主蒸汽流量和监视段参数,拟合出基于监视段参数的主蒸汽流量计算模型和基于主蒸汽流量的主蒸汽压力模型;将所述主蒸汽流量计算模型和最优主蒸汽压力计算模型做入机组DCS的滑压控制逻辑,实现基于监视段参数的汽轮机主蒸汽压力优化控制,本发明解决了汽轮机滑压运行过程中,工况和参数变化对机组滑压运行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1488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40667.6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宇 , 孔圣立 , 王阳 , 李琼林 , 韩伟 , 刘磊 , 吴春红 , 马伟东 , 宋闯 , 刘尧 , 张锋 , 刘超 , 王默 , 郭培 , 时晨 , 肖超 , 党一奇 , 段文岩 , 蔡得雨 , 乔利红
IPC: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蓄电池模型的改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的并联模型代替原电池模型的开路电压源获得蓄电池的第一次改进模型;步骤2:对蓄电池的第一次改进模型进行Y‑△数学变换获得蓄电池的第二次改进模型;步骤3:根据实际变电站的蓄电池,选取电池模型的参数,获得蓄电池的最终改进模型。本发明对Thevenin蓄电池模型进行改进,相比于原模型能更适用于现场工程应用。改进蓄电池模型能更好的反应蓄电池内部性能,模型结构简单、可靠、准确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212975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910362524.8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郑州创展科技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B10/07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微分进化神经网络的OTDR故障特征判断方法,先采集充分多的OTDR故障特征诊断数据,对诊断数据进行去噪并剪断操作处理后,输入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即可以应用到对OTDR的故障点判断。本申请的方法将OTDR的故障点判断问题转换为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利用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优势,高精度地判断故障点的位置和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09413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0997877.0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定值数据接入方法、装置及系统,在云服务器中建立采集表,用输出方发送的定值数据更新采集表,将采集表转化为接入方可读取的采集文件,用解析密钥加密,并将加密后的采集文件、解析密钥分开存储;再根据二者的存储位置生成索引信息,并将索引信息另外存储;在接收到接入方发送的定值数据接入请求时,将索引信息发送到接入方,由接入方获取定值数据,实现定值数据的接入。本发明将输出方的定值数据转化为接入方能够读取的数据结构,保证了定值数据接入的顺利和准确;用解析密钥进行加密,还将解析密钥和加密后的采集文件分开存储,提高了采集文件被截获和篡改的难度,提高了定值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721527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371070.2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数字化接口IO板,包括有箱体,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IO采集板,多个IO采集板排列设置;IO采集板还搭载有用于对信息进行预处理的小型处理器和用于提供电源的纽扣电池,IO采集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主板进行数据传输和供电的信息交互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个箱体结构上采用活动板卡的设计来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灵活配置IO采集板卡,而且采用千兆级别光网卡,可以实现外部数据与系统之间信息的快速交互处理。在IO板卡上设置小型处理器和用于提供电源的纽扣电池,从而使IO板能够对信息进行简单处理,减轻了CPU的负担。同时装置的IO板支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配置,节省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5644160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379702.X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5B19/0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2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双主板结构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调测装置,它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设置有两个CPU主板、一个硬盘和两个DC电源,每个CPU主板上分别设置有显卡、PCI插槽和排线接口,所述PCI插槽内设置各种PCI板卡,两个CPU主板的排线接口通过排线相连,两个CPU主板上下设置在机箱内,所述硬盘与两个CPU主板中的一个CPU主板相连,两个DC电源设置在机箱底部,为机箱内电气设备提供工作电压。本实用新型采用双主板设计,不仅优化了设备的数量,使仿真设备和系统调测设备集中布置,而且可以实现仿真与调测系统之间信息的无缝交互,大数据快速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07166128U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20923254.X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H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全景调测平台的掉电保护电路,包括电容C1、电阻R4、三极管VT2和芯片TOP209,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阻R2、电阻R4、电容C6、电源U1的正极和变压器T的绕组N1,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4、变压器T的绕组N3、复合管VT1的发射极,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和电阻R5,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引入具有掉电保护的电路设计使智能站二次系统高可视化全景调测平台在不稳定电源下工作的稳定性更高,减少了突然断电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563134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370120.5
申请日:2016-04-28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总线结构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调测平台,它包括背板、系统板、仿真系统板、仿真接口板、记录分析板和对时板,所述背板上设置有HB硬件总线,所述的系统板、仿真系统板、仿真接口板、记录分析板和对时板分别接入HB硬件总线且通过HB硬件总线相连接;所述的仿真接口板和记录分析板分别与电力监测装置IED相连。本实用新型不仅优化了平台采用的设备数量,减少了平台占用的空间,而且实现了仿真设备与系统调测设备之间信息的无缝交互,便于大数据的快速处理,使各个设备之间的异步数据交换更加迅速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