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的SIFT算法的多时相遥感图像自动配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9437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3203.0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改进的SIFT算法的多时相遥感图像自动配准方法,该方法将Shi_Tomasi角检测算法与SIFT相结合,从利用地理坐标约束的图像分割策略得到的图像块中检测匹配点;之后利用具有尺度和旋转不变性的SIFT描述子描述被检测特征点的特征;采用双向匹配策略和整体松弛法进行全局匹配优化,之后利用RANSAC和最小二乘法来计算图像的变换关系,进行重采样;最后利用最佳匹配特征点构建三角网模型,用小面元对每个Delaunay三角网进行构建区域的模型纠正。本方法在影像配准的精度、速度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传统的配准方法,适用于地物变化大以及具有较大地形起伏的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可以满足多时相高分辨率图像在电力电缆地物变化检测等方面对时效性和高精度的需求。

    一种非开箱带电核对交叉互联系统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1737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10825.2

    申请日:2021-10-18

    Abstract: 一种非开箱带电核对交叉互联系统的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交叉互联箱标准测试特征表,包括:交叉互联形式及其标准测试特征;步骤2,在不开箱带电的情况下,向设定交叉互联箱施加设定频率的信号,在对应接地箱检测耦合信号幅值最小相并记录;步骤3,将步骤2实际测试特征代入步骤1中的交叉互联箱测试特征表,判断实际测试特征是否与交叉互联箱测试特征表是否匹配,若匹配,得出交叉互联形式,执行步骤4,若不匹配,执行开箱消缺操作;步骤4,判断是否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交叉互联段,若是,则核对通过;若否,将任意交叉互联箱打开,调整换位顺序即可。本发明简化了运维程序,降低了耗时,并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一种中压冷缩式电缆接头界面压力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4192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1811459202.7

    申请日:2018-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压冷缩式电缆接头界面压力检测方法,其包括:步骤1,准备和安装测试平台及传感器:根据电缆接头的规格,选取若干标准截面的电缆线芯样段,每各电缆线芯样段安装有薄膜型压力传感器;步骤2,安装电缆接头:将电缆接头在标准截面最小的电缆线芯样段上进行安装,待其回缩稳定;步骤3,测量界面压力:由薄膜型压力传感器对电缆接头界面压力进行测量;步骤4,步骤3的测量完成后,将电缆接头推移至下一个标准截面的电缆线芯样段,进行电缆接头内部界面压力分布情况测试;步骤5,回收电缆接头:完成全部测试后,将最大截面的电缆线芯样段与支撑套筒连接,利用液压机推移至支撑套筒上,使电缆接头还原成未使用状态。

    大截面、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连续敷设工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7184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888906.X

    申请日:2018-08-07

    Abstract: 一种高压大截面高落差电缆线路高点无接头敷设工法,在“几”字型落差较小侧放置电缆盘,电缆盘的放线侧放置多功能导向滑动架和第一输送机,在“几”字型落差较大侧放置牵引机,在电缆涵沟、非开挖拉管、狭小工井、电缆桥架、高落差沉井、隧道布置低摩擦滑轮和若干输送机;电缆的敷设方向为从涵沟→拉管→工作井→斜坡涵沟→桥架→斜坡涵沟→沉井→隧道进行敷设。本发明通过电缆涵沟、非开挖拉管、狭小工井、电缆桥架、高落差沉井、隧道组成的“几”字形高落差模型中非开挖拉管、高落差沉井牵引力工程模型计算及减小牵引力的低摩擦滑轮等工器具研制应用,实现了高压电缆线路高落差高点无接头的安全经济敷设。

    一种电动飞车行走装置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3870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75706.8

    申请日:2018-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飞车行走装置,用于驱动电动飞车沿高压输电线路运行,包括: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支撑架;行走组件,每两组所述行走组件安装于一个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且所述行走组件均可在导线上运行;越障组件,套装在所述行走组件内,遇到障碍物时带动所述行走组件越过障碍;为所述越障组件提供动力的换向驱动组件,本发明通过换向驱动组件的设置,切换与相应越障组件的配合,实现单组行走组件的越障动作,以实现支撑架两端的行走组件都能单独的越过障碍物,使电动飞车能够在正向运行或者反向运行时都能方便的越过障碍物,进而方便检修人员对导线进行检修工作,提高了本装置的便捷性。

    目标电缆精准识别方法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6364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872299.8

    申请日:2018-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005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目标电缆精准识别方法,采用的改进算法步骤如下:步骤A1,对电流信号采样,得到数字信号x0(i);步骤A2,对于采样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一阶惯性滤波处理;步骤A3,一阶惯性滤波后,得到滤波后数字信号y0(i);对y0(i)中前m个数据进行积分,得到结果为A;取得结果A的符号:当sign(A)为1时判断电流信号初始极性为正,当sign(A)为‑1时判断电流信号初始极性为负;电流信号初始极性为正所对应的电缆为目标电缆。本发明的改进算法大大提高了目标电缆识别的准确性,降低误判可能性。

    高压大截面电缆线路可适位高度调节敷设工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8821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88941.1

    申请日:2018-08-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大截面电缆线路可适位高度调节敷设工法,包括以下步骤:(1)布置电缆支架;(2)搭设脚手架,在脚手架上布置低摩擦滑轮,且低摩擦滑轮的位置略高于电缆支架;(3)布置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并将电缆输送机架设于其上;(4)调节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的高度,使其略高于电缆支架的位置;(5)将电缆预敷设在低摩擦滑轮上;(6)电缆预敷设完成后将电缆推入电缆支架上。通过本发明工法的实施,解决了传统电缆敷设过程中存在大量二次搬运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避免了重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引发电缆上支架时被磕伤的质量隐患,提升效率的同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