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4498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040699.X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池储能的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的协调运行方法。首先采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火电机组的发电功率、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用电负荷及电池储能装置中每个电池的输出功率;然后计算电池储能装置的运行数据及相关参数;接着引入风电机组与电池储能装置的协调运行参数,计算风电并网要求火电机组的最大协调运行能力,并构建火电机组出力约束、电网运行功率平衡约束,再计算电池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状态判别参数;最后在上述基础上,计算基于电池储能的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的协调运行功率。本发明能够提高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协调运行的效率与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519515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136772.2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能量流惯性量化的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评价方法,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分别建立电、气、热传输惯性影响因子,分两种情况讨论多能源系统的能量传输特性,最终得出电力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通过该指标评价送端电网的动态稳定性,方便电网运行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准确评估电力系统内多种能源情况下的运行稳定性,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从而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4498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40699.X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电池储能的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的协调运行方法。首先采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火电机组的发电功率、风电机组的发电功率、用电负荷及电池储能装置中每个电池的输出功率;然后计算电池储能装置的运行数据及相关参数;接着引入风电机组与电池储能装置的协调运行参数,计算风电并网要求火电机组的最大协调运行能力,并构建火电机组出力约束、电网运行功率平衡约束,再计算电池储能装置的充放电状态判别参数;最后在上述基础上,计算基于电池储能的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的协调运行功率。本发明能够提高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协调运行的效率与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55817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0405803.4
申请日:2016-06-08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磁暂态分析的双馈异步发电机空载、并网双工况模型建模方法,采用隐式梯形法对转子运动方程、电压和磁链方程的连续模型进行离散化并基于Simulink建立双馈异步发电机机械部分仿真模型、空载和并网发电两种工况下电气部分的仿真模型;基于SimPowerSystem建立了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双工况接口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双馈异步发电机空载和并网发电两种工况下电气部分仿真模型的切换机制进行设计,建立了能够用于双馈异步发电机空载并网过程电磁暂态特性分析的双工况仿真模型。本方法建立的双馈异步发电机的双工况仿真模型,能够作为基础模块用于双馈风电机组空载并网控制策略及双馈风电机组空载并网对微网稳定运行影响等领域的研究,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9597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78044.4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 G06F18/25 , G06F18/2131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局部放电信号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GIS局部放电信号的多模态数据;采用小波变换对多模态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降噪后的多模态数据,小波变换采用连续域小波阈值降噪函数;将降噪后的多模态数据输入至结关联时域卷积自编码器网络,得到多模态数据的重构序列,所述结关联时域卷积自编码器网络包括依次连接的结处理模块、编码器和译码器,结处理模块用于构建降噪后的多模态数据在时间上相邻的联结信号,编码器用于将联结信号转换为压缩表示,译码器用于将压缩表示重建为多模态数据的重构序列;基于重构序列进行GIS局部放电信号的故障诊断;本发明提高了GIS局部放电信号监测与预警概率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002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030172.9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东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风电预测误差估计的储能电源容量优化方法。首先,获取一段时间内的风电实际出力与日前风电预测出力数据,计算第k日之前近r日内风电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风电预测出力的波动程度及幅值和精度、风电实际出力的波动程度;然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构建风电预测平均相对误差估计模型;接着,确定风电预测平均相对误差的允许范围,构建风电预测平均绝对误差的约束,并构建储能电源的容量约束;最后,基于风电预测误差估计进行储能电源容量的优化。本发明能够提高风电预测误差估计的精度,实现在平抑风电波动的基础上实际值和预测值间差异性的去除,并提高储能电源容量优化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1343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717016.9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西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网技术领域,公开了含高比例风光接入输电网的氢‑电混合储能系统配置方法,包括:S1、针对氢‑电混合储能系统的特性进行建模,建立氢‑电HESS模型和风光出力模型;S2、根据所述氢‑电混合储能系统的充、放电功率设计所述氢‑电HESS模型的配合策略;S3、基于所述风光出力模型和氢‑电HESS模型建立氢‑电HESS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所述上层模型的目标为输电网年综合成本最小,所述下层模型的目标为弃风弃光率最小;S4、求出上层模型的目标具有最优解的前提下对应的下层模型的最优解。本发明提高对风电光伏出力进行时序上转移的能力,减少高碳化石能源的消耗量,降低弃风弃光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9875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41478.0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沈阳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外送电网多能量稳定性确定方法,涉及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电力系统领域,首先对风光出力特性进行分析,根据出风、光出力特性得到影响风光出力的影响因子,然后计算送端电网电力系统、热力系统、天然气系统能量平衡影响因子,最后综合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影响因子以及送端电网电力系统、热力系统、天然气系统能量平衡影响因子,计算送端系统稳定性指标,并判断送端系统的稳定性;根据稳定性指标的取值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可以方便、有效的确定系统稳定性,实现通过调节能量来调节平衡影响因子以达到系统稳定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6849166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19077.4
申请日:2017-03-0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型风电场作为电网黑启动电源时电池储能系统配置方法,本发明从电池模块的额定容量与功率极限、能量转换系统的容量三个方面对电池储能系统进行配置。通过对储能系统的有功功率曲线进行积分获得电池模块相对于其初始状态的累计能量输出,根据荷电状态的设定范围计算电池模块的额定容量;根据储能系统有功和无功功率输出最大值,确定电池模块的最大充放电功率和能量转换系统中逆变器的容量;进一步确定电池储能系统的初始荷电状态范围,作为判断储能型风电场能否执行黑启动预案的条件。利用所提电池储能系统配置方法与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储能系统的配置成本,对于提高储能型风电场作为电网黑启动电源的经济可行性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48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111522816.7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电机组SHATR模式深调峰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区域控制偏差值ACE与预设的静态门槛值进行比较,划分区域控制偏差值ACE所属区间;根据ACE所属区间确定控制策略;获取机组的实际出力和出力控制调节带范围,并根据控制策略进行深调峰控制;本发明能够使用SHATR控制策略,按照区域控制偏差ACE在不同控制区内的偏差,在机组的调节限值范围内,对机组的实际出力进行自适应控制,参与深度调峰,维持区域频率稳定及联络线交换平稳运行,实现新能源的最大消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