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3496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11169.2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弱电弧特征的故障电弧检测方法。本发明克服了对弱电弧故障检测方法的不足。利用从母线电流中提取时频域中的VI特征启发式的方法来实现准确的弱电弧故障检测。利用小波变换解析能力和数学上完全可逆的特征将信号进行分解,并通过熵指数自动确定交流分量、直流分量、剩余分量的边界,消除了每次负载开关以及电路更新带来的影响,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37122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81863.4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 H02J3/48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16Y10/35 , G16Y20/30 , G16Y40/10 , G16Y40/20 , G16Y40/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电网调峰控制系统,属于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M组光伏发电机组、热电联产机组、N个边缘计算服务器、云计算服务器、综合调控装置、用户侧综合测控终端、远程控制器、第一数据采集器和第二数据采集器。本发明采用5G+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边缘计算服务器的控制系统,采集终端用户的行为数据,利用边缘计算服务器在边缘端预测出下一时间段这些光伏发电机组的产能信息和用户耗电设备的耗电功率,发送给云端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用户耗电设备所需的热电联产机组供能,实现电网调峰,使光伏发电得到最大消纳;大大降低了云计算服务器的计算量,提高了系统的计算速度,从而保障了系统调峰响应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86552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1910040237.5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里德堡原子斯塔克效应的新型电压互感器,它包括:一次接线端子和传感探头;传感探头包括有一次高压电极板、地电极板和里德堡原子气室;一次接线端子与一次高压电极板连接,用于引入高压线路电压;通过引入的高压线路电压,在里德堡原子气室中基于斯塔克效应测量一次高压电极板和地电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并测量出电压值。本发明基于里德堡原子斯塔克效应为原理的电压测量方法,可以溯源至原子能级等基本物理量,其测量精度将大幅提高,测量误差相较传统互感器明显降低;本发明相比传统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本发明不含铁芯与二次绕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易于小型化,同时也无磁饱和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11585433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77326.1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用接口、控制方法及储能系统,所述通用接口包括,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于储能单元和所述滤波器之间;DC/AC逆变器包括连接至所述滤波器的DC端,以及作为交流或直流电源接入口的AC端;控制信号单元用于改变双向DC/DC变换器和DC/AC逆变器的工作状态以适配于对应的交流或直流电压类型及工作模式。本发明方案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滤波器和DC/AC逆变器组成通用接口,通过控制信号单元对接口进行控制,实现了储能系统接口对于交流直流的兼容,扩展了储能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531141A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10905225.4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绝缘子电压传感系统,基于原子光谱的原理,包括里德堡原子气室测量端、光纤式绝缘子和光源分布系统;里德堡原子气室测量端与光纤式绝缘子连接,光纤式绝缘子通过光纤与所述光源分布系统连接,里德堡原子气室测量端包括与线路电缆连接的金具端口、充有绝缘气体的内腔以及光纤连接端。本发明基于原子光谱原理的测量结果更为精确;具有测量功能的绝缘子使得电网更加智能化,为电力系统物联网化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077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111404286.6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邮电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398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故障电弧检测模型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回路中待检测电流;对所述待检测电流进行两层小波提取,获得小波变换后的数据;对所述小波变换后的数据进行编码,获得用于故障电弧检测的特征标识;通过神经网络对所述特征标识进行训练,并根据训练样本的数据类型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优化,获得故障电弧检测模型。本发明采用一种基于颜色编码的特征提取和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方式,有效解决故障电弧由于燃弧程度不同、电流畸变程度不同导致的错检和漏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405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379381.4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邮电大学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W72/0453 , H04W72/54 , H04L41/40 , H04L41/14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通信网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相关组件,涉及资源分配领域,包括根据配电通信网中的物理链路及无线链路构建虚拟网络;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请求时,将请求输入至虚拟网络模型中,得到虚拟网络模型输出的各个虚拟节点的子载波的分配方案,子载波的分配方案满足请求的业务需求且虚拟节点对应的通信设备的总吞吐量最大;将各个虚拟节点的子载波的分配方案及请求映射至虚拟节点对应的通信设备上,以便通信设备以子载波的对应的传输速率处理请求。根据配电通信网的实际连接关系一一对应构建虚拟网络模型,在虚拟网络模型中计算得到通信设备的子载波方案后,再将请求映射到通信设备上,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可以更加准确的分配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0747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44815.5
申请日:2023-08-18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针对热电变换器的功率测量方法和装置,应用于交直流转换领域。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包括:将原输入信号中的谐波信号和/或基波信号通过相应的滤波器从原输入信号中分离出来,以得分离信号;对原输入信号和/或分离信号进行处理,以得对应的信号参量;根据各信号参量确定相应的功率。本申请实施例在通过热电变换器进行功率测量之前,就将原输入信号中的基波信号谐波信号从原输入信号中分离出来,保证了在后续功率计算的过程中,谐波信号、基波信号和原输入信号是分别计算的,因此可以分别得到谐波信号的功率、基波信号的功率和原输入信号的功率,满足用户要求的同时,拓展了目前根据热电变换器确定功率的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68405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66364.X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Inventor: 江金洋 , 陈涛 , 杨帆 , 刘治 , 王鹏博 , 米思蓓 , 唐巍 , 陈咏涛 , 万凌云 , 向菲 , 程晓 , 尹心 , 晏尧 , 彭文鑫 , 张哲宇 , 况彭燕 , 钱基业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气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状态检测方法、装置、介质,包括:获取待测变压器的检测数据,并确定与各种类检测数据对应的标准权重值;采用权重修正函数对标准权重值进行处理,以获取各种类检测数据对应的信度分配和不确定度;其中,权重修正函数为将状态信息和不确定度作为识别框架以反应各种类检测数据与检测结果联系度的证据融合理论;根据信度分配值和不确定度对数据进行处理,以获取待测变压器的工作状态。本申请通过采用引入不确定度的权重修正函数得到不同种类数据的信度分配,以使信度分配更好的表征检测数据种类与变压器工作状态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变压器的工作状态判断结果的准确性,以便于维护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变压器。
-
公开(公告)号:CN1165775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53058.8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电子科技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2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里德堡原子电场传感装置及系统,应用于量子传感领域,该装置包括:原子气室、第一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和第二分布式反馈激光器,第一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和第二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均包括内部形成的激光源谐振腔,第一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和第二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将基于各自内部的激光源谐振腔进行光反馈和光放大产生的激光,分别作为探测光和泵浦光,从原子气室的一侧进入,以使原子气室中的原子依次达到激发态和里德堡态。本发明通过使用分布式反馈激光器作为激发里德堡原子的泵浦光和探测光,为里德堡原子电场传感装置提供微型化光源,提高装置的集成度,具有微型化的优势,同时易于移动、适用户外恶劣环境能,可实现芯片大规模集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