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模块化电磁兼容性综合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407239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572398.6

    申请日:2014-1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模块化电磁兼容性综合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台体单元、模拟终端单元和模拟通信模块单元;测试台体单元提供测试必要电源和通信信号;模拟终端单元用于检测通信模块与标准的匹配程度;模拟通信模块单元用于检测采集终端与标准的匹配程度;本发明通过对采集终端和通信模块进行软硬件的标准技术规范匹配程度检测,判断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模块化程度,各模块间电磁兼容性是否具备较强的一致性;通过对采集终端和通信模块进行软硬件的标准技术规范匹配程度检测,判断各模块间是否具备可更换性。为各单元可更换的模块化终端设备的检测提供测试手段。提高了终端设备的日常维护效率,避免了物资的大量浪费。

    一种充电锂电池剩余电量远程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75090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48861.0

    申请日:2014-11-12

    Abstract: 一种充电锂电池剩余电量远程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通过由电池监测模块提供各种工作条件下的电池剩余容量信息、电池剩余时间信息和电池健康状况信息。并通过由单片机和无线收发器芯片组成的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将所采集电池数据发送至远端接收终端,接收终端处理信号并将电池剩余使用时间以及电池健康状况等信息在显示器中显示,并当发现剩余电量低于预设阀值时,蜂鸣报警,从而实现电池电量远程监测。本发明用于电池剩余电量远程监测,监测装置构成简单,监测方法操作方便,可以精确到蓄电池储电电荷量具体数值,使得电池电量监测彻底实现远程在线精确监测。

    基于CSMA-NOMA的混合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29497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76498.5

    申请日:2020-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SMA-NOMA的混合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将传输时间分割为多个时隙,并在多个时隙的每个时隙开始时,发送数据的用户随机地向中央协调器竞争信道的使用权,以按照是否获得对应时隙传输权限判断用户为主要用户或次要用户;若用户为主要用户,则直接通过信道发送数据,否则侦听信道,如果信道达到预设最大用户数,则不发送信号,并等待;如果信道未达到预设最大用户数,则使用非正交多址技术接入信道;接收端通过串行干扰消除方法解调需要的信号,直至时隙结束。该方法通过融合信道侦听和非正交多址接入两者的优势,降低了数据包的冲突概率,同时支持大量用户同时传输,有效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容量。

    一种防窃电检测系统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64665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1133483.1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窃电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包括:防窃电接线端子、电能表和防窃电检测装置;防窃电接线端子的输入端与供电线路连接,防窃电接线端子的第一供电输出端与电能表的供电输入端连接,防窃电接线端子的第二供电输出端、电能表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和电能表的第二检测信号输出端分别与防窃电检测装置连接;防窃电检测装置,用于采集防窃电接线端子的第二供电输出端的第一电参数和电能表的第一检测信号输出端的第二电参数并进行比对分析处理;以及,在根据比对结果判定存在窃电现象的情况下发出窃电报警信号。本发明系统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检测到窃电行为,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防窃电产品防窃电功能单一,不能有效防止窃电行为的问题。

    一种基于复杂电力线拓扑环境下的多源端噪声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39319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1811383779.4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杂电力线拓扑环境下的多源端噪声建模方法,它包括:S1:分析电力线网络拓扑的信号源端噪声数量及装置;S2:根据步骤S1中的噪声数量及装置得到源端噪声模型和传输函数;S3:对源端噪声模型和传输函数进行分析、叠加,在接收端得到基于多源端电力线信道噪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实际应用环境下,针对复杂电力线网络拓扑结构下对接收端噪声建模的方法,针对接收端噪声波形过于复杂,参数难以提取的情况,采用从单一源端噪声建模出发,结合多节点信道响应建模方法对整个电力线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出各源端与接收端之间的信道传输特性,最后在接收端进行综合建模的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