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67358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410003020.4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IPC: H02M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阀厅的主回路设计。所述阀厅包括主回路,所述主回路包括作为通流回路且安装在阀塔顶部的均压环和安装在阀塔底部的金具,且所述金具与阀塔中阀模块的母排连接,并处于阀塔屏蔽罩包围范围内。本发明将阀塔顶部均压环作为通流回路,既起到了均压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大大简化母排连接难度,节省了宝贵的占地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75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22605.0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包括同轴串联的电容分压器和电磁单元,所述电容分压器由顶部均压罩与串联的三层同轴电容器串联构成,所述电磁单元包括补偿电抗器、中间变压器以及速饱和阻尼电抗器,所述三层同轴电容器由内到外依次设有:主电容(1)、内层屏蔽用辅助电容(5)、内层环形屏蔽电极(4)、外层屏蔽用辅助电容(3)、复合绝缘套筒(7)和外层环形屏蔽电极(2);所述电压互感器的电压测量精度、响应快,可以满足从超高压至特高压等级电网工频交流电压准确测量的要求;测量用分压器处于良好的屏蔽状态,不受杂散参数的影响,分压比稳定,测量精度高,可作为标准互感器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75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20397.0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15/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等电位屏蔽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包括:将所述等电位屏蔽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电容分压器用构成该分压器的各电容器单元的法兰来表示;所述等电位屏蔽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周围的带电体用各带电体顶部均压环表示;将变电站进线段同一相电路中的所有带电体均压环看作同一导体;确定所述等效电路模型中的带电体总数并依次编号,并将其中的法兰和与其等电位的均压环作为一个整体编号。本发明为进一步精确分析杂散参数影响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附加误差打下基础;本发明将变电站现场工况下繁杂的杂散参数网络合理简化,增强了杂散参数提取的可操作性,提高了杂散参数提取的效率,同时保证计算的高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750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920389.6
申请日:2015-12-11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1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电位屏蔽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用绝缘子,所述电压互感器包括通过其两端设有的支撑法兰相互连接的等电位屏蔽电容器单元,所述等电位屏蔽电容器单元包括设置在上下所述支撑法兰间的、由内到外依次同轴设有的主电容器、内绝缘材料、环形电极和绝缘套筒;在所述主电容器与所述支撑法兰间设有绝缘子,所述绝缘子位于所述绝缘套筒的轴心上,所述绝缘子底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法兰中心凹槽内,所述绝缘子顶端通过导向法兰与所述主电容器连接。本发明中的绝缘子特殊的紧凑型结构设计也使得其内部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体积降到最小,从而降低等电位屏蔽电容器单元的高度和直径尺寸,进而使整个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设备重量轻,增强其抗震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6104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510705904.9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杂散电容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准确度影响的方法,包括:构造电容网络矩阵;建立带有杂散电容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有限元仿真模型;根据所述杂散电容有限元仿真模型和所述电容网络矩阵对杂散电容参数进行提取;根据所述电容网络矩阵和所述杂散电容参数列写电容网络矩阵;根据所述列写的电容网络矩阵确定杂散电容邻近效应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中电容分压器的实际变比;根据所述实际变比确定杂散电容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产生的附加误差。本发明技术方案定量地研究杂散电容对邻近效应的影响,进而为CVT电气参数的设计提供指导,辅助更高精度、更高电压等级CVT的研究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569992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682080.3
申请日:2014-11-2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于特高压CVT的误差影响试验方法,用此试验方法,对特高压CVT在邻相带电体影响下的电压计量误差进行测量。该装置包括调压器、试验变压器、标准互感器和等电位屏蔽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试品CVT以及邻相带电体;所述试验变压器的原边与调压器连接,副边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限流电阻R的一端连接;限流电阻R的另一端分别与标准电压互感器的一次侧和CVT的一次侧连接;所述标准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和CVT的二次侧均与互感器校验仪连接;本发明成功模拟了存在邻相带电体的情况,验证CVT在邻近设备接地情况下,其准确度是否依然能够达到高精度准确度等级的要求,并且在上述情况下产生的误差变化是否小于传统结构CVT。
-
公开(公告)号:CN105353224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25081.6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电工装备导体系统分布电容的测试方法,包括步骤1:对导体系统中所有的待测导体进行编号;步骤2:对导体系统进行单导体不接地测试;步骤3:对导体系统进行两导体不接地测试;步骤4:构建测量电容列向量;步骤5:构建待测电容列向量;步骤6:对待测电容列向量中各参数进行编码;步骤7:构建单导体不接地测试的系数矩阵;步骤8:对两导体不接地测试的测量电容进行编码;步骤9:构建两导体不接地测试的系数矩阵;步骤10:计算待测电容列向量的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大型电工装备导体系统分布电容的测试方法,适用于多种大型电工装备的分布电容测试,可以有效抑制测量接线引入误差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533439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725069.5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工装备端口等效冲击电容的确定方法,包括步骤1构建多导体静电独立系统的导体带电量与电位之间的关系模型步骤2:修改系数矩阵β;步骤3:假定多导体静电独立系统中除了构成输入端口的两个导体外,其余导体的带电量均为0,得到新的关系模型步骤4:依据新的关系模型计算输入端口的等效电容C′。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工装备端口等效冲击电容的确定方法,适用于多种电工装备关口等效冲击电容的计算,确定方法简洁、规范,便于流程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4767358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410003020.4
申请日:2014-01-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IPC: H02M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多电平电压源换流器阀厅的主回路设计。所述阀厅包括主回路,所述主回路包括作为通流回路且安装在阀塔顶部的均压环和安装在阀塔底部的金具,且所述金具与阀塔中阀模块的母排连接,并处于阀塔屏蔽罩包围范围内。本发明将阀塔顶部均压环作为通流回路,既起到了均压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大大简化母排连接难度,节省了宝贵的占地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363381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54155.5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领域的支撑架,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控器件的电压源换流器子模块单元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根主梁,在两根主梁的之间垂直设有依次排布的横梁,四根立柱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两根主梁上,所述两根主梁、横梁和四根立柱通过焊接的方式组成所述支撑架的矩形框架;元件板水平设置于由四根立柱组成的矩形端面上。本发明结构简单牢固、安装简易快速,布局紧凑、空间利用率大;使用标准型材,取材便利,加工简单,成本低廉;按照器件功能设计各部分结构,再将各结构优化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单元区分明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