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1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14507.X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硒化镍/硒化钴纳米带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室温下将醋酸钴和亚硒酸钠加入到去离子水和二乙烯三胺的混合溶液A中,搅拌得到溶液B,将溶液B进行水热反应后,通过洗涤和干燥得到硒化钴纳米带前驱体;将硒粉、硝酸镍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二胺混合溶液C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D,向溶液D中加入硒化钴纳米带前驱体超声使其分散得到溶液E,溶液E进行水热反应后,通过洗涤和干燥得到硒化镍/硒化钴纳米带复合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硒化镍/硒化钴纳米带复合催化剂成本较低,制备周期较短,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析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506553.5
申请日:2022-11-2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阻燃复合材料领域,涉及一种以无卤协效阻燃聚烯烃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聚烯烃电缆护套材料在使用时极易燃烧,容易引起火灾风险的问题,提出的一种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旨在保持LDPE/EVA复合材料作电缆护套材料使用时,原本具有的力学、绝缘等性能优良以及生产成本低等优势,极大地提高其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261174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811352525.6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01J27/08 , B01J35/02 , C01G29/00 , A62D3/00 , A62D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iOCl微米环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可用于光催化能量转换、光催化太阳能净化、光催化除菌等领域。主要的制备过程是先将硝酸铋粉末溶于硝酸与柠檬酸的混合溶液中,然后调整溶液的pH值,再将上述溶液水热反应得到(010)面暴露的BiOBr粉体,利用加入的NaCl中的氯离子取代BiOBr粉体中的溴离子,得到BiOCl微米环。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制备温度低、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BiOCl微米环的快速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465464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0281067.5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nventor: 单连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锶钡/钒酸铋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先将醋酸钡和醋酸锶加入去醋酸中,将Ti(OC4H9)4加入到乙醇和醋酸和混合溶液中,将两溶液混合、干燥、研磨后,高温煅烧后得到钛酸锶钡,将获得的钛酸锶钡粉末与钒酸铋前驱体溶液混合、干燥、研磨、煅烧后得到一种钛酸锶钡/钒酸铋粉末。本发明制备的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性能高,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条件温和,易于实现工业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589460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95415.6
申请日:2020-06-0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01J27/132 , B01J37/08 , B01J37/16 , C02F1/30 , C02F101/38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W18O49/BiOX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W18O49/BiOX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醇溶液中加入氯化钨粉末,待所述氯化钨粉末完全溶解后,向氯化钨醇溶液中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醇溶液,搅拌均匀后得到第一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一混合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并经过洗涤、干燥后,得到W18O49纳米线;将所述W18O49纳米线溶解在醇溶剂中,得到W18O49纳米线溶液,将所述W18O49纳米线溶液加入到硝酸铋醇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得到第二混合溶液;将所述第二混合溶液加入到金属卤化物溶液中,加热搅拌、洗涤、干燥后,得到W18O49/BiOX复合光催化材料。本发明W18O49/BiOX复合光催化材料能够有效地分离光生载流子,提高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98333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1111679.1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nventor: 单连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镧铅‑rGO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PbTiO3光吸收能力弱、光催化活性差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Ti(OC4H9)4、Pb(AC)2、Li(NO3)和La(NO3)3的混合溶液,(2)调控前驱体溶液的pH值后再与rGO混合,水热条件下获得钛酸锂镧铅‑rGO粉体。锂和镧共掺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钛酸铅的光催化活性,钛酸锂镧铅的(010)晶面和rGO之间形成了异质结结构,本发明利用rGO良好的载流子输运特性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从而提高钛酸铅的光催化性能,具有制备过程简单、合成周期短和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26117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353085.6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01J27/06 , B01J37/10 , C02F1/30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氯碘氧化铋(010)/石墨烯异质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碘氧化铋(001)易解离、光吸收性能弱、光催化效率低的问题。首先制备石墨烯的分散液,再将石墨烯的分散液与氯碘氧化铋(010)的前驱体溶液混合,通过水热法生成氯碘氧化铋与石墨烯复合的氯碘氧化铋(010)/石墨烯粉体。利用石墨烯导电能力促进氯碘氧化铋(010)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降低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几率,从而提高碘氧化铋(010)的光催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31479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033915.2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7/06 , B01J35/004 , C01G29/00 , C02F1/30 , C02F2101/345 , C02F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贝塔氧化铋‑氯氧化铋的制备方法。该光催化剂由贝塔氧化铋和氯氧化铋钒酸铋组合而成。制备方法是调节Bi(NO3)3·5H2O溶液中硝酸与柠檬酸之间的摩尔比,再控制柠檬酸和醋酸钠之间的摩尔比,通过调整pH值、水浴、干燥、煅烧等过程获得β‑Bi2O3粉末,β‑Bi2O3粉末经过与HCl溶液混合、沉淀、去离子、烘干后得到贝塔氧化铋‑氯氧化铋。本发明合成的贝塔氧化铋‑氯氧化铋由贝塔氧化铋和氯氧化铋两相组成,有抑制电子‑空穴再复合、有效促进载流子分离的特点,相比于单相贝塔氧化铋或单相氯氧化铋,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8031463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111746.X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nventor: 单连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红石/锐钛矿二氧化钛/钛酸锂铅及制备方法。目前钛酸铅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低,光催化活性较低,导致其光催化活性难以达到满足实际需求。本发明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用NaOH溶液调控Pb(NO3)2溶液的pH值至12~13,将Ti(OC4H9)4加入到乙醇溶液中,然后将得到含沉淀物的前驱体加入到Pb(NO3)2溶液中,再将Li(NO3)溶液加入到Pb(NO3)2溶液与Ti(OC4H9)4的混合溶液中,通过水热反应、去离子、烘干后得到钛酸锂铅。再将钛酸锂铅与二氧化钛溶胶混合,经过干燥、研磨和煅烧等过程后制得金红石/锐钛矿二氧化钛/钛酸锂铅。通过本发明制备的金红石/锐钛矿二氧化钛/钛酸锂铅光催化性能高,本发明具有制备周期短、生产成本低、工艺方法简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99905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075368.4
申请日:2017-11-0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nventor: 单连伟
IPC: B01J23/22 , B01J37/03 , B01J37/10 , B01J37/34 , C02F1/30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镧铅/钒酸铋及制备方法。目前钛酸铅在光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低,光催化活性较低,导致其光催化活性难以达到满足实际需求。本发明制备方法中的主要步骤是:先通过水热法制备钛酸镧铅,然后将其与钒酸铋溶胶混合、在通过水浴、干燥、煅烧等过程获得钛酸镧铅/钒酸铋。本发明用于钛酸镧铅/钒酸铋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过程可操作性强、反应条件温和、制备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