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923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64119.3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02 ,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兼具多普勒容忍性、低截获概率特性和低相关旁瓣特性的针对运动目标信息获取的雷达LFM复合波形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联合低相关旁瓣波形设计方法和LFM噪声波形设计思路,以相位加权形式构造LFM复合波形数学模型,并引入相关旁瓣模板向量构造相应的目标函数;进而分析相位约束和恒模约束条件,构造迭代谱逼近松弛投影相位修正算法框架,给出LFM复合波形优化输出程序化步骤,采用本发明表述的迭代谱逼近松弛投影相位修正恒模LFM复合波形编码设计思路,可使波形的低相关旁瓣特性、低截获概率等性能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同时该算法效率高、耗时少、鲁棒性佳,更适合LFM复合波形在线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407273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1038551.8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S7/02 , G01S7/41 , G01S13/42 , G01S13/58 , G01S13/72 , G01S13/86 , G01S13/87 , G01S13/88 , G08B13/181
Abstract: 一种特定安防区域监测提醒报警装置及方法,涉及区域监控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监控报警装置在恶劣环境下不能起到监控报警作用的问题。本发明所提出的监测提醒报警装置包括77GHz毫米波雷达组、处理模块和报警模块;其中77GHz毫米波雷达组用于探测多个移动目标,获得雷达回波数据,其包括一块长距毫米波雷达和两块短距毫米波雷达,长距毫米波雷达与两块短距毫米波雷达成“品”字形设置;处理模块中对雷达回波数据进行多普勒信息分解获取移动目标的距离、方位信息,并基于历史轨迹数据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轨迹预测,在轨迹预测过程中利用量测值概率互联机制对预测运动轨迹进(56)对比文件CN 114509750 A,2022.05.17Feng Xiang et al..Local Low RangeSidelobes Waveform Design with CognitiveLevels Using Particles Swarm ProjectionOptimization.2021 CIE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Radar (Radar).2021,全文.车驰.要地防卫毫米波雷达航迹融合与目标跟踪算法实现与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9,(第12期),第17-21页.杨航;高源.毫米波雷达识别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汽车技术.2018,(第08期),全文.冯翔 等.基于矩阵加权多模型融合的认知跟踪波形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8,第50卷(第5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360817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869722.0
申请日:2021-07-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S7/36
Abstract: 一种雷达高稳健低旁瓣波形设计方法,属于雷达通信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雷达波形设计方法稳定性不高、抗截获性差、抑制自相关距离旁瓣性能差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要点包括:采用粒子分布式投影思想,将混沌波形初始化、波形指标评价值、重采样思路融入到恒模波形序列迭代优化中,设计满足工程需求的恒模相位编码波形。相比现有的波形设计方法,避免了非凸局部区域停滞效应对波形设计的影响,对特定区间距离旁瓣干扰抑制有更强的能力。应用本发明方法,波形设计稳健性更强、抗截获性能更好、具有更低的相关旁瓣,可使常规雷达、MIMO雷达、认知雷达等具有更好的检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46599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0156698.6
申请日:2021-0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S7/41
Abstract: 一种基于稀布阵列的雷达空间谱估计方法,涉及雷达探测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稀布阵列空间谱估计效率低、计算量大、性能差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参考节点并对除参考节点外各节点进行距离单元对齐处理;对除参考节点外的其他所有节点的信号进行相位旋转,构造采样球面;当虚拟均匀线阵的阵元间距小于等于λ/2时,计算虚拟阵列的各个DFT视线方向,当阵元间距大于λ/2时,计算虚拟阵列的所有DFT视线方向;对虚拟阵列方向采样进行均匀化处理;计算虚拟均匀线阵的空间辐射采样矢量;估计虚拟均匀线阵的权矢量,从而完成稀布阵列的空间谱估计。本发明针对节点间的联合信号积累提出了虚拟阵列‑观察者模型,可实现稀布阵列的空间谱快速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87053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48670.4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一种可移动式矿井巷道围岩立体监测报警装置及方法,涉及巷道围岩监测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监测装置由于不能全方位且高效采集巷道围岩形变参数而导致不能有效分析形变量并进行预警的问题。本发明装置包括移动式小车和自平衡转动监测模块,自平衡转动监测模块包括转动平台、升降部件、平衡部件和检测部件;其中,平衡部件用于使检测部件保持竖直位置;检测部件用于利用多组雷达依次对巷道中一个或多个区域安装有角反射体的顶部位置和侧位向位置进行扫描探测,包括两个十字交叉的向下弯曲的弓状承载架,每个弓状承载架上面间隔均匀分布有多个77‑79GHz的高分辨毫米波雷达。本发明可以全方位且高效地采集巷道围岩形变参数,进而分析形变量并进行有效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0348288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445702.3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77GHz毫米波雷达信号的手势识别方法,包括首先通过雷达获取不同手势动作的中频信号,并创新性地利用一种改进的小波阈值函数对其低频系数进行预处理,解决了由于天线耦合现象造成的近距离手势无法识别的问题,其次,对预处理后的中频信号提取时间-距离谱图、时间-速度谱图以及时间-角度谱图,创新地将三种特征谱图进行拼接得到多元化特征图,并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优化了传统识别算法信息表达不完备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网络结构的简化,且最终取得较好的识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80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810304811.9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1S15/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利用声波反射测定目标位置数据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计算水声信道参数的水下目标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分布式声纳系统,设置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2)发射装置发射调频信号,收集装置收集信号,预处理采集的信号,去除噪声;(3)使用常规多基地声纳算法确定是否存在目标或计算水声信道调频信号参数,采用状态识别方法确定目标,如果信号能量减弱或分散到其他信道,即存在目标。本技术方案具备传统的多基地声纳的特点,即探测范围大、隐蔽性好、灵活配置、抗干扰能力强等,且能够实现水下“声音黑洞”类隐身目标的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53616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785484.3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808 , G05D1/101
Abstract: 用于倾斜非平稳平台的无人机自主降落方法,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降落方法在倾斜非平稳平台上降落会发生侧翻和受损的问题。本发明所述自主降落方法的具体过程为:在着陆场喷涂或粘贴特定图案标识,该图案标识为经过图像采集和处理后,能够反映着陆场俯仰角信息的特定图案;在无人机上增配图像采集装置和处理器;图像采集装置获取着陆场的图案标识,将采集的图像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图像透视信息获取无人机相对于着陆场的俯仰角数据,无人机根据该俯仰角数据实时动态调整飞行姿态,使起落架与着陆场平行,重复该过程至无人机平稳着陆。本发明用于无人机的降落。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95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440782.0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483 , H01Q3/247 , H01Q21/29 , H01Q21/293 , H04B1/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及浮标。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多个唤醒指令得到最优发射通道;通过所述最优发射通道发射目标信号。本发明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设备及浮标中,控制单元根据多个唤醒指令得到最优发射通道,发射单元通过所述最优发射通道发射目标信号,从而使得增益较大波束较宽,而且无需增加复杂的对准和伺服系统,进而使得通信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通信距离和可靠性增加,易于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95772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348742.3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5D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人机降落方法、无人机及海上浮台,所述无人机降落地点的着陆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姿态信息不断变化,降落过程中,当所述无人机距离所述着陆面的高度在预定高度范围内时,每间隔第一预定时长,所述无人机获取所述着陆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姿态信息,所述无人机根据所述姿态信息调整自身的飞行姿态。使用本申请中的无人机降落方法控制无人机进行降落时,无人机能够根据降落地点的着陆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姿态信息,在不断下降过程中同时不断调整自身的飞行姿态,使飞行姿态与降落地点的着陆面保持平行,避免了无人机的起落架与着陆面发生碰撞而损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