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13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258764.4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去除水中卤代有机污染物的仿酶电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催化膜技术领域。本发明直接将芳纶纳米纤维分散溶液和Co‑NC/SAC二维纳米材料分散溶液混合,搅拌均匀后真空抽滤制得仿酶电催化还原膜。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制得的柔性仿酶电催化膜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制得的仿酶电催化膜具有局部的空间限域及微元类酶催化结构,可实现水体中卤代有机污染物的高效选择性去除和催化脱卤。
-
公开(公告)号:CN11847963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75883.5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78 , C02F1/44 , C02F101/3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臭氧传质的中空纤维膜接触反应器,包括反应器主体,所述反应器主体设置于支架上,所述反应器主体外侧的有机玻璃上端部设置有出水导管,所述反应器主体外侧的有机玻璃下端部设置有进水导管,所述有机玻璃内侧设置有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所述有机玻璃上端设置有上膜封体组件,所述有机玻璃下端设置有下膜封体组件,所述下膜封体组件连接出气端口,所述上膜封体组件连接进气端口,所述聚四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内置于所述有机玻璃壳主体,所述进气端口所进气体为臭氧气体,本发明提高臭氧传质效率,降低了传质能耗,溶解臭氧被应用于废水有机物降解,提升了废水处理效能并进一步提升了臭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应用中的技术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01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53293.0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纳米螺旋有序堆叠层介导的高性能聚酰胺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首先制备立体纳米螺旋体并配制立体纳米螺旋体的分散液,将其分散到基膜表面,然后将表面负载立体纳米螺旋有序堆叠层的基膜用间苯二胺/水溶液浸润,之后用含有均苯三甲酰氯的正己烷覆盖基膜表面,发生基于立体纳米螺旋有序堆叠层的界面聚合反应,在基膜和聚酰胺层之间引入立体纳米螺旋有序堆叠层。本制备方法中立体纳米螺旋体材料配制简便,所制备的立体纳米螺旋有序堆叠层介导的高性能聚酰胺反渗透膜在不损失膜水渗透性的同时保持优异的盐和亚硝胺类污染物的截留。本发明方法在放大过程中无需改变整体制膜流程,易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11092.7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467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化学置换制备Pd/CuOx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含钯化合物加入含酸溶液中,并进行加热溶解后通入惰性气体,制备钯离子溶液;对铜网进行预处理后置入钯离子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震荡,直至溶液变透明,经彻底清洗和烘干后即可得到Pd/CuOx电极。通过基于钯离子和铜的置换反应,实现钯单质的引入与铜的界面重构,成功制备了一种Pd/CuOx异质结电极。本发明制备的电极因Pd/CuOx异质结的存在,具有活性氢(H*)的产生速率和利用率高等优势,从而有助于含卤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处理。这一创新解决了电催化材料活性氢利用低和电催化处理含卤有机污染物效率较低的关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58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101668.9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IPC: C02F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化升流流速的AnDMBR膜区结构及系统,包括分离器本体和动态膜组件;分离器本体包括固定支架、设于固定支架上的进泥罐体、过渡罐体和动态膜分离罐体;进泥罐体的侧面设有进泥口,该进泥罐体的底部设有排泥口;动态膜分离罐体的侧面设有循环污泥出口,该动态膜分离罐体顶部设有第一沼气出口、膜出水口和循环沼气入口;动态膜组件设于动态膜分离罐体内,其包括分离式膜框架、设于分离式膜框架内部的多个平板膜和设于平板膜下方的可拆卸式曝气管。本发明能有效避免动态膜分离区内死区的形成,便于平板膜和可拆卸式曝气管的更换,减少运行管理成本,为AnDMBR反应器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30369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28632.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泥厌氧消化的双面平板膜及动态膜组件,采用硬质PVC网格作为膜骨架的内部支撑骨架,并采用外部支撑层沿膜骨架四周密封贴合在内部支撑骨架的两侧,并在膜骨架一侧设置一与膜骨架内部相通的孔道作为膜出水孔;本发明的双面平板膜制备价格低廉且无需进行频繁的清洗或更换,所需要的运行成本较低,可使得AnDMBR污泥厌氧消化系统在高污泥浓度下长期稳定运行,提升了反应器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03572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20593.0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缓解膜污染的AnDMBR动态膜组件,包括密封式膜框架、多个平板膜和多个可拆卸式曝气管;密封式膜框架用于承载AnDMBR动态膜组件的各个部件,其由不锈钢网格构成的长方体形;多个平板膜平行等距设于密封式膜框架内;该平板膜上方设有膜出水口,膜出水口的高度高于密封式膜框架的上表面;多个平板膜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有导电碳基颗粒;多个可拆卸式曝气管利用从导气孔出来的循环沼气在平板膜表面形成错流,扰动平板膜之间的导电碳基颗粒。本发明有效解决了AnDMBR高污泥浓度下运行导致的平板膜表面泥饼沉积的问题,在延长动态膜组件使用寿命的同时,还提升了反应器的厌氧消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59153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1395451.0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LDH/GO‑三聚氰胺泡沫及其在去除水体中磷酸盐的应用,涉及复合材料和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LDH/GO‑三聚氰胺泡沫是将清洗过的三聚氰胺泡沫反复浸泡于氧化石墨烯溶液中,然后在水热条件下,镁铝铁三元金属氢氧化物原位生长于三聚氰胺泡沫,经过洗涤、干燥后得到LDH/GO‑三聚氰胺泡沫作为抹布式”吸附剂,并应用于水体中磷酸盐的吸附去除。本发明提供的LDH/GO‑三聚氰胺泡沫吸附剂表现出较强的磷酸盐吸附效果,吸附速率快、效率高,使废水中的磷酸盐浓度(≤10mg/L)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
公开(公告)号:CN11667289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38356.X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寿命终点膜制备新生膜的方法,属于膜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寿命终点微滤/超滤膜的预清洗,去除膜表面以及膜孔内的大块污染物;(2)将经预清洗的寿命终点微滤/超滤膜剪成小块/段并烘干;(3)烘干后,将膜丝块/段、绿色溶剂和致孔剂按一定比例在一定温度下混合,以无纺布为基底,借助相转化法制备得到新生微滤/超滤膜。本发明将寿命终点膜的处理处置与新膜的绿色制备相关联,创新性地基于绿色溶剂溶解寿命终点膜,通过相转化法可控制备微滤/超滤新生膜,实现了寿命终点膜的有效回收利用,显著提升了膜分离技术的可持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364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1332320.8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72 , C02F1/469 , C02F101/1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茂铁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将碳布浸泡在含硝酸和金属化合物的混合溶液中进行改性,再通过溶剂热法将二茂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复合生长在碳布上,之后将得到的复合材料浸泡在Nafion溶液中即可制成二茂铁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电极。本发明制备的二茂铁基金属有机框架复合电极具有砷选择性高、催化性能好等特点,此电极作为阳极用于水中砷的电化学去除时,不仅可以选择性地去除砷,还可持续性地将高毒性的三价砷离子氧化为低毒性的五价砷离子,适用于水中砷的高效去除,解决了现有电极对三价砷去除效率低和催化性能有限等关键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