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掺杂单晶钙钛矿及其制备方法和光电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2410884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02620.2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光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稀土掺杂单晶钙钛矿及其制备方法和光电探测器,上述稀土掺杂单晶钙钛矿为稀土离子掺杂的CH3NH3PbX3单晶钙钛矿;其中,X为卤素。上述光电探测器包括上述稀土掺杂单晶钙钛矿以及沉积在上述稀土掺杂单晶钙钛矿上的银电极。本发明通过将一些稀土离子掺杂到单晶钙钛矿材料中,使得单晶钙钛矿不仅显示出自身良好的稳定性、长的载流子扩散长度和高的载流子迁移率,而且在红外波段出现了稀土离子的红外发光,其制备的光电探测器件可对980nm、1540nm等红外光进行准确探测,其响应度和灵敏度均很好,而且该器件的结构简单,具有很高的环境稳定性,有很大的市场应用前景。

    一种铒镱共掺杂钙钛矿近红外发光量子点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979166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54445.3

    申请日:2025-02-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周东磊 方宇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铒镱共掺杂钙钛矿近红外发光量子点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新型电子元器件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在钙钛矿量子点溶液中加入油性小分子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克服了目前热注入法生长纳米晶过程中传统有机配体(油氨、油酸、十八烯)极性弱、对载流子传输性能不利的影响,改善了钙钛矿量子的环境稳定性和尺寸均匀性,显著提高了铒/镱共掺杂钙钛矿量子点在990nm和1540nm处的近红外发光效率。同时在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作用下,量子点在旋涂成发光层薄膜的过程中有序、致密地排列,提高了薄膜的平整度和成膜质量,由此制备的近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在986nm处为8.7%,在1540nm处为1.2%,为目前铒/镱共掺杂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最高效率。该近红外发光二极管因其可在近红外波段进行发射,因此可应用于医学成像、光通信等领域。

    一种提高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光转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5394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04772.7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提高硅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光转换方法,该方法首先合成了具有量子剪裁发射的Yb3+离子掺杂的CsPbCl1.5Br1.5钙钛矿量子点,随后掺杂Cr3+离子用于修饰钙钛矿量子点的表面缺陷,以获得更强的荧光。通过ZnS包覆显著提高了钙钛矿宿主到Yb3+离子的能量传递效率,并且增强材料紫外吸收,获得高达39%的外量子效率,具有极高的紫外高能光子转换能力。与此光转换薄膜集成的商用硅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相对提高13.5%,同时稳定性得到了极大增强,据推算在25℃以及25%湿度的条件下连续使用约三年时间光电转换效率仅下降20%。

    一种叶绿素修饰的CsPbCl3:Yb3+钙钛矿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04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08417.1

    申请日:2023-0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绿素修饰的CsPbCl3:Yb3+钙钛矿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钙钛矿光伏技术领域。所述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步骤包括:制备叶绿素掺杂的PbCl2前驱体溶液和含Yb3+的CsCl前驱体溶液,将所述叶绿素掺杂的PbCl2前驱体溶液涂覆于衬底表面,一次退火,继续涂覆所述CsCl前驱体溶液,二次退火,制得所述叶绿素修饰的CsPbCl3:Yb3+钙钛矿薄膜。本发明制备的叶绿素修饰的CsPbCl3:Yb3+钙钛矿薄膜能够克服传统CsPbCl3:Yb3+钙钛矿薄膜表面孔洞多及表面粗糙的问题,所制得叶绿素修饰的CsPbCl3:Yb3+钙钛矿薄膜结晶性好、性质稳定且光电转换效率高。

    一种铒/镱共掺钙钛矿近红外发光薄膜及其发光二级管

    公开(公告)号:CN115768154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096775.4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铒/镱共掺钙钛矿近红外发光薄膜及其发光二极管,以稀土铒、镱和铯的醋酸盐替代相应的氯化盐分别作为铒、镱和铯源,解决了目前溶液法制备铒/镱共掺钙钛矿薄膜过程中由于氯离子的增多所导致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二氯化铅和甲醇溶液中镱离子沉淀析出的难题,实现了铒/镱离子取代铅离子格位的有效掺杂,提高了铒离子的掺杂量,改善了成膜质量,降低了缺陷密度及其非辐射复合几率,显著提升了掺铒钙钛矿1.54微米近红外发光的发光性能。

    一种基于锰基金属卤化物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84555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03018.3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锰基金属卤化物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对锰基无铅类钙钛矿纳米粒子进行制备,并采用锰基金属卤化物Cs3MnBr5薄膜作为基底材料,利用抗体‑抗原特异性结合降低光电流强度的原理,实现对甲胎蛋白的无标记检测的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建。本发明合成的锰基金属卤化物Cs3MnBr5具有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水稳定性的优点;该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合成简单,对甲胎蛋白的检测中体现出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好的特点,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蓝紫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1974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41331.3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化学制备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蓝紫光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把十八烯、油酸和碳酸铯放在的三颈瓶中,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加热到130℃,并且搅拌至溶液溶解,得到前驱体溶液;步骤2:将十八烯、氯化铅和氯化锌加入到三颈瓶中抽真空,之后通入惰性气体,加热到130℃时加入的油酸和油胺,搅拌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步骤3:将溶液升温至200℃,取用步骤1中的前驱体注入至步骤2中的溶液里;步骤4:将上述溶液在200℃的温度下保持1分钟,然后用冰水浴冷却,接着离心分散到非极性溶剂中,即可得到合金化的纳米棒。本发明合成了具有蓝紫光发射并伴随着稳定性以及导电性提升的纳米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