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66964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1007007.1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nventor: 成家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韧双峰分布铝合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铝合金的成分原子百分比表达式为:AlaCubMgcSid,其中88≤a≤92,4.2≤b≤6,1.4≤c≤2,2.4≤d≤4,a+b+c+d=100。制备上述铝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铝合金体系,根据相选择原理,调整合金成分,使其在凝固过程中能够先析出铝固溶体相,随后发生共晶反应,形成超细的共晶组织。本发明的双峰分布铝合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强度和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264082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07543.2
申请日:2014-09-2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元素掺杂强韧化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子百分比表达式为:TiaZrbNbcCudAleBefNg,52≤a≤60,14≤b≤18,7.5≤c≤9,3≤d≤8,2≤e≤4,6≤f≤14,0.5≤g≤2,a+b+c+d+e+f+g=100。制备方法如下:熔炼母合金锭,铸成母合金型材;将母合金型材放入坩埚内加热至完全熔化,并进行过热处理,熔解杂质相;将温度降低到固液两相区内,进行半固态处理,使掺杂的氮元素偏聚固溶于先析出的β-Ti中,并控制析出的固溶体相的形貌和尺寸;再实施半固态快速顺序凝固形成高强高韧的大尺寸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了高强高韧的大尺寸(30mm)金属玻璃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加工硬化能力和优异的拉伸强度及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97574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111281793.5
申请日:2021-11-0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超声波焊接方法,在第一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的待焊区域压制出多组折线型的树脂凸起筋,在第二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的待焊区域叠放一片金属薄网后搭接在第一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包含树脂凸起筋的待焊区域,并固定,将超声波焊头在第一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和第二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的搭接区域正上方施加垂直工件的焊接压力及位移,载荷,并辅助于电磁脉冲,焊接瞬间完成,该种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薄板超声波焊接方法,使得接头界面树脂流动性好,结合牢靠,接头界面强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111766B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011023334.2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颗粒固相溶解的钛金属含钨表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采用高能球磨法对纳米钨颗粒机械镀镍‑钴合金膜,然后在活化液中对钛金属工件同时进行表面毛化及活化处理,再采用复合电刷镀方法在钛金属工件的已毛化表面上制备镍‑钴‑纳米钨颗粒复合镀层,最后对镀有复合镀层的钛金属工件进行纳米钨颗粒固相溶解及均匀化热处理,使镍‑钴‑纳米钨颗粒复合镀层转变成为钛金属工件的镍‑钴‑钨三元合金表层。本发明所制备的钛金属镍‑钴‑钨三元合金表层在不同钨含量时均无裂纹,并且实现镍‑钴‑钨合金表层与钛金属基体的牢固结合,本发明还简化了钛金属工件的表面预处理工序、降低了钛金属工件的表面预处理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71608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20873.8
申请日:2020-07-0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23P15/24 , B23K9/167 , B23K9/32 , B23K10/00 , B22F3/11 , B22D19/00 , B22D19/02 , B22D19/16 , B33Y10/00 , B33Y80/00 , B23K1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加植钉界面结构的铜/钢复合注塑模具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钢质板材作为原始成形材料,首先采用渐进成形方法制备钢质板材渐进成形件,再在渐进成形件的一个表面上3D打印蜂窝结构,并且在蜂窝孔中种植焊钉,然后无模铸造铜/钢复合注塑模具的铜基体铸件并机械加工冷却通道,最后在铜基体铸件的钢覆层表面3D打印铜/钢复合注塑模具的钢强化层。本发明中铜/钢复合注塑模具的铜基体与钢强化层在制造过程中以蜂窝加植钉结构实现界面结合,且结合界面轮廓与铜/钢复合注塑模具的型腔曲面相似,同时,整个制造过程无需模具,实现铜/钢复合注塑模具的高质量与低成本快速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06552928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1006970.8
申请日:2016-11-1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nventor: 成家林
IPC: B22D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梯度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如下:(1)选择常规钛合金为基础合金,锆基金属玻璃或钛基金属玻璃为热浸合金;(2)利用非自耗电弧炉将热浸合金熔炼成合金锭,并破碎研磨成粉末;(3)将钛合金和热浸合金粉末放入坩埚内,感应加热至热浸合金熔化,使固相钛合金与热浸合金液发生冶金反应;(4)实施快速顺序凝固,使熔融态的热浸合金液快速冷却形成金属玻璃及其复合材料,进而获得一种由钛合金心部、金属玻璃复合材料过渡层及单相金属玻璃表面层构成的梯度复合材料。本发明的钛合金梯度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818441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242823.X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焊接接头的双向弯曲变形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包括依次设置的加热保温装置、送板滚轮组、若干对弯道滚轮组和轧制滚轮组以及贯穿所述保温层、送板滚轮组、弯道滚轮组和轧制滚轮组的通道,所述通道分为水平段和弯道段,所述加热保温装置、送板滚轮组和轧制滚轮组置于所述水平段处,所述弯道滚轮组置于所述弯道段处,所述弯道段包括若干个交替设置的凹曲面和凸曲面,所述弯道滚轮组包括上弯道滚轮组和下弯道滚轮组,所述上弯道滚轮组置于所述凸曲面处,所述下弯道滚轮组置于所述凹曲面处。可以使焊接接头的焊缝获得一定的延展,既能降低残余应力,同时可以细化晶粒,特别适合力学性能较低的焊接接头。
-
公开(公告)号:CN104388841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43955.1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生物镁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的合金成分原子百分比表达式为:Mga(Cu0.6Ag0.2Zn0.2)b(Gd0.7Y0.3)c,70≤a≤85,10.8≤b≤21.6,4.2≤c≤8.4,a+b+c=100。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在氩气保护气氛下采用非自耗电弧炉将高熔点组元熔炼均匀,制备成中间合金;然后将中间合金和Mg、Zn元素一起放入坩埚中,在氩气保护下采用感应熔炼成母合金;再将母合金放入石英玻璃管中,在氩气保护下采用感应熔炼重熔,并通过低压铜模铸造制成母合金型材;最后将母合金型材后放入预处理好的坩埚内,在氩气保护下,采用感应熔炼加热至完全熔融状态并保温10分钟,随后实施快速顺序凝固,形成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镁基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最大尺寸可达16mm,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室温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338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1481050.2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含双强芬顿活性元素的钛基金属玻璃粉及其制备方法,金属玻璃粉中Ti元素原子百分比为40~60%,Cu与Fe的原子数比例为1:0.25~1:4,其制备步骤如下:(1)选用Ti、Cu、Fe三种金属粉末原料,混合后与过程控制剂、磨球一同置于球磨罐中密封;(2)为密封的球磨罐中的混合粉末提供保护气氛,然后将球磨罐安装至球磨机上,启动设备进行球磨。该制备方法简单高效,仅需一步即可完成,而且避免了仅促进金属玻璃形成而对染料降解无直接贡献的元素设计及选用,节约了资源和成本。不仅如此,制得材料光芬顿催化性能优势明显,其中Ti50Cu40Fe10在4分钟内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高达87%。
-
公开(公告)号:CN11512190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883034.4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南京普雷特钛业有限公司
IPC: B23K9/00
Abstract: 快速加热。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双相不锈钢焊缝中奥氏体含量的方法,包括:步骤一、确定焊接工艺;步骤二、通过试验在焊缝正面及焊缝背面分别确定至少两个随焊加热区间;步骤三、通过试验确定在各加热区间进行间接电弧随焊加热的加热参数;步骤四、施焊,并对上述多个加热区间同时进行间接电弧随焊加热。本发明利用间接电弧加热技术对双相不锈钢焊缝进行间接电弧加热,不但加热速度很快,并且和焊缝是微接触或不接触加热,可以避免电弧重熔焊缝表层;对焊缝特定区间进行随焊加热,既充分利用了焊后余(56)对比文件王江;赵虎林;张东;陈韩锋;王奇;陈兴纲.纯镍与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方法的应用.甘肃科技纵横.2017,(第09期),全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