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5088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011605286.8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区块化厌氧处理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处理水体通入接种有絮状污泥的絮状污泥处理单元进行处理;2)将1)出水通入过渡单元进行处理,所述过渡单元内部含有絮状污泥及颗粒污泥;3)将2)出水通入接种有颗粒污泥的颗粒污泥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颗粒污泥处理单元的部分出水回流至絮状污泥处理单元和/或过渡单元和/或颗粒污泥处理单元。本发明根据不同污泥的优势设置不同的污泥分区,精准控制不同阶段的工艺参数,大幅度提高厌氧工艺的处理效率,增加颗粒污泥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353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74500.6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20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硫离子除铜和脱氮的铜氨络废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对所述废水依次进行沉淀处理和脱氮处理;所述沉淀处理是向所述废水中添加硫离子除铜,所述硫离子加入至废水中后的摩尔浓度为通过厌氧氨氧化出水中的硝酸盐浓度进行确定;所述脱氮处理是对沉淀处理的出水依次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厌氧氨氧化、硫自养短程反硝化和硫自养反硝化处理。本发明能将铜氨络废水中的铜浓度降低至0.3mg/L,氨氮浓度降低至10mg/L,总氮浓度降低至30mg/L,同时解决废水处理过程中硫化物引起的二次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47948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1244310.X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1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氮氟废水脱氮除氟协同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可以处理的废水中F‑浓度为5~20mg/L,处理过程中先对废水进行硫型自养反硝化处理脱氮,所述硫型自养反硝化处理能够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并生成SO42,硫型自养反硝化处理后废水中SO42‑浓度为50~400mg/L,再对废水絮凝处理除氟,所述絮凝处理使用的絮凝剂包括铝盐。本发明以硫作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利用硫自养反硝化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的过程中产生SO42‑,SO42‑将PAC链状聚离子连接起来使分子量加大,提高了F‑的絮凝效果,最终出水的硝酸根离子浓度降低至0.4~2.5mg/L,氟离子浓度降低至0.3~0.85mg/L。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147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911233447.2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废水高效络合的离子交换除氟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氟废水的pH值调节至3~6之间;S2在所述步骤S1处理后的废水中加入铝盐和氟硅酸,搅拌反应;S3将所述步骤S2处理后的溶液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得到吸附出水。采用本发明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树脂吸附效率,且在其它竞争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能够有效降低其他离子的干扰;同时,由于本发明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其在除氟过程中不产生固体废弃物,有利于在含氟废水的处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498991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010353186.4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促进厌氧颗粒污泥增殖与活性提高的方法,所述方法针对含有成熟颗粒污泥1的厌氧反应器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菌核制备:程序控制反应器内的水流上升速度,并密闭循环一定时间,使反应器内成熟厌氧颗粒污泥1解体成为微小污泥体,再投加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水力搅拌一定时间,制备菌核;步骤2)、颗粒污泥增殖:使反应器内的水流上升速度至正常水平,使所述菌核重新形成成熟的厌氧颗粒污泥2;步骤3)、废水处理:使反应器进行正常的废水处理过程。本发明的方法既满足颗粒污泥增殖的需求,又能显著促进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及甲烷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9392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1606504.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12M1/107 , C12M1/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内置区块化厌氧反应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反应器与循环管道,所述反应器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排水口,反应器内由进水口至排水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填充絮状污泥的絮状污泥区、用于容纳絮状污泥及颗粒污泥的过渡区以及用于填充颗粒污泥的颗粒污泥区;所述颗粒污泥区以及过渡区内部均设置有三相分离系统;反应器出水通过循环管道回流至絮状污泥区或者絮状污泥区与过渡区;或者,反应器出水通过设置有计量泵的循环管道回流至絮状污泥区或者絮状污泥区与过渡区。
-
公开(公告)号:CN11149899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53085.7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厌氧颗粒污泥规模化生产应用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厌氧反应器,利用第一厌氧反应器主要承担厌氧生化处理及产甲烷功能,以甲烷生产为主;第二厌氧反应器主要承担生产和储存厌氧颗粒污泥的功能;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使第二厌氧反应器的成熟颗粒污泥解体并重建,从而促进厌氧颗粒的产量及活性的提高,通过调节第一厌氧反应器与第二厌氧反应器的进水水量,实现主功能之间的转换,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厌氧反应系统中颗粒污泥的规模化生产与储存,还能同步实现系统产甲烷与废水处理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够根据市场/项目需求实现反应器颗粒污泥增殖与产甲烷量之间的调节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77652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610115296.0
申请日:2016-03-0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式两相厌氧脱硫反应器及其废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装置领域。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式两相厌氧脱硫反应器,包括脱硫反应池和产甲烷反应池,所述脱硫反应池和产甲烷反应池为一体式结构,废水进入脱硫反应池和产甲烷反应池依次处理,脱硫反应池和产甲烷反应池通过隔墙隔开,并通过出水堰连通。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式两相厌氧脱硫反应器的废水处理方法,通过脱硫反应和产甲烷化反应单独进行反应的步骤,使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高浓度硫酸根废水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具有脱硫效率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混合状态好、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36294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507074.9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气体利用效率的新型填料塔,属于废水处理装置领域。所述的填料塔包括塔体、布水滤头、气体曝气头、填料层和鱼骨式收水器等。在处理废水时,废水经进水口进入塔体后,由塔体底部布水滤头进行布水,气体由进气口进入后,由底部曝气头进行曝气,形成气水混合高效反应区。废水和气体在塔体填料层进行充分反应后由塔体顶部鱼骨式收水器进行出水收集,处理后的废水中含有的残留气体通过收水器尾部的排气口排出,处理后的废水由出水口排出。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顺流式填料塔气体利用效率,降低填料层高度,减少设备制造投资成本,同时有效减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阻力上升和堵塞等现象,提高填料塔的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0339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233911.3
申请日:2015-05-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硅酸钠中氢氧化钠高效分离与循环回用的方法,属于碱性硅酸钠资源化综合利用领域。采用高效复配萃取剂从碱性硅酸钠中萃取氢氧化钠,经低温结晶回收高纯度和高模数偏硅酸钠产品,实现硅酸钠、氢氧化钠的高效分离和氢氧化钠的循环回用,所述的复配萃取剂由萃取剂和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复配而成,其中萃取剂为短链醇类和长链脂肪醇类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添加剂为长链烷基酚类物质中一种或多种混合物,采用纯水反萃取后,萃余液中氢氧化钠可通过添加新鲜碱液直接返回粉煤灰碱浸工序套用。与传统氢氧化钠萃取技术相比,本方法具有萃取效率高、萃取效果好、碱液循环利用率高等优点,可以回收高纯度的偏硅酸钠产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