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蓄能器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04332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710019453.9

    申请日:2007-01-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蓄能器,包括上隔室、下隔室和蓄能材料室,在上隔室与蓄能材料室间设有上隔板,在下隔室与蓄能材料室间设有下隔板;在上隔室和下隔室内安装有换热器,在蓄能材料室内安装有一组热管;热管的上端固定在上隔板上并与上隔室相通,热管的下端固定在下隔板上并与下隔室相通;由铜管制成的热管按正三角形叉排,在热管内设有热交换介质;相变蓄能材料位于蓄能材料室内并填充在一组热管之间;上换热器和下换热器均与空调机组连接。本发明传热热阻小、流动阻力小,蓄、放能效率高,且相变蓄能材料在蓄能器中能够均匀的凝固和熔化,提高了蓄能空调系统的蓄能量和蓄能效率,改善了蓄能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小型多功能太阳能蓄能空调机

    公开(公告)号:CN101000166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710019255.2

    申请日:2007-01-0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多功能太阳能蓄能空调机,它由室外机组、室内机组、太阳能集热器和蓄能槽四部分构成,室外换热器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室外换热器采用风冷。本发明将制(蓄)冷、制(蓄)热及供应生活用热水一体化,结构紧凑、机组小型化;本发明在蓄冷、供冷时,其蓄冷密度比水蓄冷系统高;在蓄热、供热时,解决了现有热泵型空调机除霜频繁、制热效果不佳等难题,在室外环境温度低于-15℃的情况下,该空调机仍能正常向室内供热,供热温度均匀。由于该空调系统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和低谷电能,其性能系数可达到3.0以上,减少了能源消耗、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平衡了电力负荷。另外,它还具有环保、节能、安全等特点。

    相变蓄能材料制成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04102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510038602.7

    申请日:2005-03-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蓄能材料制成的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囊心物和胶囊壁,由有机相变蓄能材料制成的囊心物包覆在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胶囊壁内。首先将相变蓄能材料液体作为囊心物和高分子聚合物混合,制成混悬液或乳剂;然后将上述混合物调至pH值为3.5~4.0,制成凝聚囊;加入稀释液,制成沉降囊;最后加入醛类溶液,并调至pH值为8~9,制成固化囊并洗至无醛味,制成微胶囊。本发明工作效率高、性能稳定、无腐蚀性,在空调系统中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小型风冷燃气空调机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14335A

    公开(公告)日:2005-05-11

    申请号:CN200410065429.5

    申请日:2004-12-0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277 Y02B30/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风冷燃气空调机,由室外机组和室内机组两部分构成;室外机组包括高压发生器1、低压发生器2、节流装置4、蒸发器5、溶液泵7、热交换器8、循环泵18和调节阀19,其特点是它还包括风冷冷凝器3、风冷吸收器6、燃烧器9、热水器10、控制调节阀11、12、13、14和热交换器盘管15、16、17。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天然气能源驱动,环保、节能、安全,平衡电力负荷。将制冷、制热及供应生活用热水一体化,结构紧凑、机组小型化。机组中的冷凝器、吸收器采用风冷,省去了冷却水循环系统,以便于进入家庭使用。解决现有压缩式热泵型空调机除霜频繁、制热效果差等难题,在室外环境温度低于-15℃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向室内供热。

    一种基于程序上下文的断言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43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238274.3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nventor: 陈林 杨帆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程序上下文的断言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用例格式为 的数据集,并按照8∶1∶1的比例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2)构建神经机器翻译模型并用上述的训练集对其进行训练;3)从GitHub中提取开源项目,并对数据集进行定位;4)从项目中提取上下文信息,用上下文信息限制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的词表,限制模型生成语法正确的模型;5)用提取到的上下文信息进一步生成UNK;6)从预测准确率和通过编译的比例两个方面衡量本发明的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目前自动化测试工具生成断言质量低的问题,并且生成了能够通过编译的断言。提升了自动化测试工具检测缺陷的能力。进一步缩短了软件项目的开发时间。

    一种深空光通信信号处理系统及单光子探测器

    公开(公告)号:CN118473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367292.6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深空光通信信号处理系统及单光子探测器,所述系统包括:通信连接的接收模块、分帧模块、滤波模块、生成模块;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单光子调制信号;分帧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接收模块发送的单光子调制信号,对单光子调制信号执行分帧操作,得到分帧数据;滤波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分帧模块发送的分帧数据,对分帧数据进行匹配滤波与维纳滤波处理,得到单光子调制信号不同时刻的光子数信息;生成模块被配置为:基于单光子调制信号不同时刻的光子数信息,经过光子数计算,生成解调以及译码参考结果,以解决目前的深空光通信接收端很难灵敏的利用到每一个单光子信号,导致后续通过单光子信号得到的解调译码结果准确性较低的问题。

    一种流域汇流模拟估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6212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291750.8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域汇流模拟估测方法,引入分布式水文模型,基于下垫面与降雨参数,模拟流域产流过程。再根据模拟获得的产流量以及下垫面参数,模拟流域汇流过程,从而实现汇流估测,设计中有效体现了流域雨洪过程的空间分布差异与时间差异,对于小微流域的模拟具有较高的精度;而且方法无需流域出口的水文站历史数据就可以进行雨洪模拟,可以实现对大范围流域中任意一点的上游集水区流域进行模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同时设计方法完全基于栅格计算原理进行模拟运算,运算速度快;并且依据应用需求通过调整栅格数据的分辨率可以进一步加快模拟运算速度,以便于进行快速的大量实验。

    热管蓄能空调系统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32557C

    公开(公告)日:2008-11-12

    申请号:CN200710019452.4

    申请日:2007-01-2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蓄能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组和室外机组,室内机组由风机和换热盘管组成,室外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外换热器和热管蓄能器。热管蓄能器内安装有按正三角形叉排的一组热管,在一组热管间填充有蓄能材料。压缩机的出口与四通换向阀连接,进口通过一组电磁阀与热管蓄能器和室内机组连接;室外换热器的一端与四通换向阀连接,另一端通过一组电磁阀和节流阀与热管蓄能器的上、下换热器连接;室内机组的一端与四通换向阀连接、另一端通过一组电磁阀与热管蓄能器的上、下换热器连接。本发明传热热阻小、流动阻力小,蓄、放能效率高,提高了蓄能空调系统的蓄能量和蓄能效率,改善了蓄能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太阳能综合利用热泵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26015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18983.6

    申请日:2008-02-0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综合利用热泵空调系统,室内机组B中的室内换热器的一端与室外机组A中的四通换向阀连接,另一端通过节流阀和电磁阀与室外机组A中室外换热器的一端连接,室外换热器的另一端与四通换向阀连接;压缩机的出口与热水器的加热盘管进口连接,压缩机的进口与四通换向阀连接;光伏电池蒸发器的一端通过节流阀和电磁阀与室外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四通换向阀和室内换热器连接;光伏电池蒸发器通过直流电缆线与直流-交流逆变器连接。本发明可使太阳能总利用效率达到85%以上,太阳能光电效率达到20%以上,热泵空调系统的能效比达到3.5以上。本发明减少了能源消耗、充分利用了可再生能源,还具有环保、节能、安全等特点。

    建筑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17355C

    公开(公告)日:2007-05-23

    申请号:CN200510041579.7

    申请日:2005-08-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储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建筑储能材料由十七烷、十八烷、十九烷和二十烷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制备时,将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加热形成共熔混合物,并将其封装在导热性好的球形或圆柱形中空塑料腔体内,然后再将球形或圆柱形储能体填充到空心砖的空腔内。本发明强化了蓄、放热过程中的传热,并解决了储能材料液相的泄漏和腐蚀问题。在建筑节能领域,通过墙体材料与储能材料的结合,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温度调节能力,达到节能和舒适的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具有极大实用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节能建筑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