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62628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041640.1
申请日:2022-01-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F16L55/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旁支低频宽带声学吸声器,包括若干组紧密排列的吸声单元;所述吸声单元位于管道旁支,整个吸声器形成紧贴于管道外壁的台阶式结构;所述吸声单元为一个长方体状的腔体,腔体由前壁、后壁、左侧壁、右侧壁、上侧壁和下侧壁围成,下侧壁上有一条细缝,腔体通过细缝与通风管道形成空气连通;所述下侧壁同时作为管道的壁。本发明的吸声器能够在特定的低频范围内对噪声进行高效的吸收,且结构尺度属亚波长范围,紧贴于管道外壁,适用于现有的小型集成化的设备噪声控制,同时又完全不影响管道的通风性能,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8294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149318.8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隔收缩隔声结构拓扑优化方法,根据Helmholtz方程对间隔收缩隔声结构进行声学建模,采用基于变密度法的拓扑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插值函数用于密度和体积模量的连续材料插值,引入设计域内材料体积分数的约束条件,以最小化评估域内目标频段透射声压的平方和为目标函数,利用伴随法对目标函数和约束函数进行灵敏度分析,采用移动渐近线方法优化目标函数,获取设计域内固体材料的最优分布,最终实现在有限空间内通风声屏障的宽带隔声。本发明摆脱了依靠经验设计隔声结构参数的传统思路,以拓宽隔声频段为目标,依靠拓扑优化算法逆向设计材料分布,得到具有宽带、通风、轻量等特性的最优化声屏障。
-
公开(公告)号:CN108956783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0486652.9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DP‑HSMM的磨削声砂轮钝化状态检测方法。首先由声发射传感器实时采集加工现场的声发射信号;然后利用小波软阈值降噪方法进行降噪;再对经过降噪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帧操作,并提取每帧信号的8个统计特征,组成8维声发射数据集;最后,使用8维声发射数据集训练HDP‑HSMM;利用训练好的HDP‑HSMM就可以去预测新的加工过程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所代表的砂轮钝化状态。本发明所提出的HDP‑HSMM方法是一种非监督学习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方案,该方法不需要先验的砂轮钝化状态知识,而是通过对采集到的声发射信号自动聚类实现对砂轮钝化程度的有效划分,进而得到整个加工过程中砂轮所处的状态。本发明可以准确识别磨削加工中砂轮的不同钝化状态,并能对砂轮钝化程度进行量化分级,从而大大减小了对熟练工人的依赖,提高了加工效率,具有极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733573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611159298.6
申请日:2016-12-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6B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宽带能量聚焦装置,包含多个闭口单元、多个开口单元。每个闭口单元包含多个间距排列的闭口元件,使每个闭口单元呈圆环形;每个开口元件包含多个间距排列的开口元件,使每个开口单元呈圆环形。从圆心沿径向方向,开口单元、闭口单元间距交替排列,形成三维宽带线能量聚焦装置。从圆心沿径向方向,两个闭口单元、一个开口单元、四个闭口单元、一个开口单元、两个闭口单元间距排列,形成三维宽带点能量聚焦装置。本发明仅采用两种元件的不同组合,通过不同元件在圆周方向的紧密分布,能够将反射声波聚焦到三维空间的制定位置处,实现制备三维宽带能力聚焦装置,能够大大简化现有的复杂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55719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493079.0
申请日:2018-12-0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1N29/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信号驱动电磁铁模拟手指敲击键盘按键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嵌板,嵌板上安装有电磁铁,电磁铁包括套筒和沿套筒内部上下运动的金属杆,电磁铁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电磁铁通电,发出半正弦波的模拟信号驱动金属杆撞击键盘,在键盘检测区域放置有声音接收装置,声音接收装置接收键盘发出的声音信号并传送到数据分析系统,数据分析系统根据声音信号的分贝值是否超出标准声压范围来判断键盘是否合格。本发明的模拟信号驱动电磁铁模拟手指敲击键盘按键的装置为键盘按键的异音检测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本发明易于制作,在键盘按键的异音检测中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03636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631916.5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10K11/16 , G10K11/1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72 , G10K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低频声学吸声器,包括若干组等间距排列的吸声结构,一组吸声结构包含四个吸声结构单元,四个吸声结构单元相连围成一个通风管道,所述吸声结构单元由两个横截面为开有多孔的矩形环的壳体构成,分别为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嵌套在外壳体内,外壳体和内壳体的环的多孔方向相反且共面,壳体两端通过端板密封。本发明的宽带低频声学吸声器,能够在较宽低频范围内对噪声进行高效的吸收,且能够缩小整体的体积,结构紧凑,适用于现有的小型集成化的设备的吸声降噪,同时又能实现很好的通风性能,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5678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486652.9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DP‑HSMM的磨削声砂轮钝化状态检测方法。首先由声发射传感器实时采集加工现场的声发射信号;然后利用小波软阈值降噪方法进行降噪;再对经过降噪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分帧操作,并提取每帧信号的8个统计特征,组成8维声发射数据集;最后,使用8维声发射数据集训练HDP‑HSMM;利用训练好的HDP‑HSMM就可以去预测新的加工过程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所代表的砂轮钝化状态。本发明所提出的HDP‑HSMM方法是一种非监督学习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方案,该方法不需要先验的砂轮钝化状态知识,而是通过对采集到的声发射信号自动聚类实现对砂轮钝化程度的有效划分,进而得到整个加工过程中砂轮所处的状态。本发明可以准确识别磨削加工中砂轮的不同钝化状态,并能对砂轮钝化程度进行量化分级,从而大大减小了对熟练工人的依赖,提高了加工效率,具有极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02398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75934.2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10K11/172 ,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声器的形成方法,首先获取对于波导管形成共振定量关系式;其次,采用共振定量关系式,根据波导管形状制作相应形状的隔声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还提供一种隔声器,当波导管为长方体时,隔声器的壳体纵截面呈倒凹字型,内部为空腔;喉部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的下表面上。本发明能够利用较小的空间实现现有技术中相同的隔声效果,并且在声波传播方向上有着比现有技术更薄的尺寸设计。本发明提供的隔声器,壳体空腔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波导管形状进行设计,从而使得器件更加紧凑,得到较高的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76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327720.8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03H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H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位振幅调制的可实现声学全息的超材料,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n×m个贯穿基板的单元,n表示n行,n为正整数,m表示m列,m为正整数,每个单元包含设有同轴的第一外通道、中间通道和第二外通道,所述第一外通道、中间通道和第二外通道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正方形,第一外通道和第二外通道横截面的边长均为λ/5,中间外通道横截面的边长范围为0到λ/5,所述基板的厚度为λ,所述第一外通道的高度范围为λ/10到3λ/5,λ为入射声波的波长。本发明的基于相位振幅调制的可实现声学全息的超材料,中间通道的内半径在0到λ/5变化,来实现不同的反射振幅,改变中间通道的位置来实现不同的反射相位,可以同时调制波的相位和振幅,用于声学全息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05845122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64336.0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G10K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壁面超薄的声阻隔管道,在隔声的同时,允许电磁波、气流、甚至是物体的通过,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超表面和下超表面,上超表面和下超表面相对的面上对称的安装有若干组折叠结构,所述折叠结构包含至少五个并排排列的隔板,相邻隔板之间形成空腔,在空腔内的隔板上交替分布有横梁。本发明的超薄双向声阻隔通道,简单地利用了管道壁上下声学超表面材料对反射波矢方向的操控,同时巧妙地利用了超表面超薄的特性的和异常反射的功能,使得几何上沿超表面掠入射(管道轴向)的声波,发生接近90度的偏转,经过两次作用最终反射波波矢与入射波方向相反,声波有效地在波导管一定深度处被截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