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3244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110798276.9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保护方法。本发明针对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的直流接地故障,利用直流子网中各个保护安装处的全线电流之和检测接地故障的发生,继而基于5G通信获取下游相邻线路上各保护元件的全线电流之和,根据幅值关系判定故障所在区段。此外,引入电容型选极因子,根据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双极电流和交流侧接地电流的大小进行故障可靠选极,并利用5G网络传输选极结果,从而实现保护选择性跳闸和故障准确隔离。本发明利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中的电流幅值信息和5G快速通信实现了直流接地故障的有效辨识和定位,可以适应不同的直流子网供电拓扑,有助于提升交直流配电网的运行经济性和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34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0438137.0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输配电线路的差动保护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统一的对时信号,并基于对时信号触发同步信号;根据同步信号对线路电流进行同步采样以获得第一侧采样数据,并对第一侧采样数据进行同步信息编码;将第一侧采样数据和对应的同步信息编码及根据同步信号获取的开关量数据封装为第一侧网络报文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线路对侧另一差动保护装置;接收另一差动保护装置发送的包括线路电流的第二侧采样数据和对应的同步信息编码及开关量数据的第二侧网络报文;采用插值算法对第一侧采样数据和第二侧采样数据进行插值处理,获得同步采样数据;根据同步采样数据进行差动计算。利用现有无线网络建立保护装置之间的数据通道,具有更好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024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179537.1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级电网协同自愈系统及自愈方法,第一备自投装置接收第一变压器保护装置发出的保护动作信号;第二环网自愈装置接收第二线路保护装置、母线保护装置的保护动作信号及第一分段备自投装置的动作失败信号,第二备自投装置接收第二变压器保护装置的保护动作信号及第二环网自愈装置的动作失败信号;第三环网自愈装置接收第三线路保护装置、第三母线保护装置的保护动作信号及第二分段备自投装置的动作失败信号。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各级自愈系统根据收集到的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合上开环点开关对非故障失电区域恢复供电,能够缩短供电恢复时间,同时减少定值整定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024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179537.1
申请日:2019-03-07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级电网协同自愈系统及自愈方法,第一备自投装置接收第一变压器保护装置发出的保护动作信号;第二环网自愈装置接收第二线路保护装置、母线保护装置的保护动作信号及第一分段备自投装置的动作失败信号,第二备自投装置接收第二变压器保护装置的保护动作信号及第二环网自愈装置的动作失败信号;第三环网自愈装置接收第三线路保护装置、第三母线保护装置的保护动作信号及第二分段备自投装置的动作失败信号。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各级自愈系统根据收集到的信号进行逻辑判断,合上开环点开关对非故障失电区域恢复供电,能够缩短供电恢复时间,同时减少定值整定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291229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610557418.1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分布式配电终端装置的配电网接地选线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现有的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分布式配电终端装置相互交互数据,由配电终端装置完成接地选线工作,以提高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选线的可靠性和快速性。该方法可以避免或减少人为参与,不需要监控系统主机或单独的选线装置,可以不用增设信号注入源设备,对于不同方式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匹配不同的算法分析,以提高选线正确率。同时,本发明将数据分析分散到各配电终端装置中同步进行,避免将分析计算集中在一台设备上而导致资源浪费和可靠性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207346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575466.9
申请日:2015-09-10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珠海供电局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备自投方法和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基于串供型接线的配网系统,在站所内的配电终端上配置区域备自投功能;通过配电终端收集串供线路上各站所的母线电压、开关状态信息以及故障隔离信号,并与相邻站所进行信息交互,使得各站所都获取串供线路上所有站所的信号状态;根据故障隔离信号确定线路故障且被可靠隔离后,根据母线电压、开关状态信息恢复对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本发明所设计的区域备自投功能采用就地对等式配置,安装于各站所的软硬件全部相同,无需依赖主站或子站系统,相应速度为秒级,能够在不增加额外设备的条件下有效的提高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03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0040749.9
申请日:2021-01-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适应5G通信网络的配电网分布式差动保护方法及系统,包括首先,获取双侧配电站电流检测数据;其次,根据微分预测,限制电流采样值的波动范围,进而优化异常数据的幅值;再次,在获取对侧三相电流后,可根据采样时刻对本地三相电流与对侧三相电流进行插值同步;然后,根据本侧和对侧同一时刻对应的相同窗口长度内的同名相电流进行修正余弦系数计算;最后,根据通信数据丢包率、采样通道误差及采样时刻偏差获取修正余弦系数与整定值的大小关系,来判断配电线路是否发生故障,并启动相应的保护措施。该方法可以为不同容量等级的配电线路提供分布式差动保护,在处理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线路保护类问题时更有优势,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562200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110798266.5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配电网纵联保护方法及系统。首先利用就地综合保护通信装置采集故障发生后配网内各条线路两端断路器的电流及电压,再将计算得到的故障分量瞬时功率信息利用5G通信网络发送至远端保护控制中心。远端保护控制中心收集区域内各个就地综合保护通信装置通过5G通信网络传输来的故障分量瞬时功率信息,并根据所收集到的故障分量瞬时功率信息判断各条线路是否发生了区内故障,并在线路发生区内故障时,通过5G通信网络传输动作信号给该故障线路两端的就地综合保护通信装置,保护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31109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1050265.4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适应5G通信网络的环形配电网分布式故障恢复方法及系统,在故障发生后,相邻STU之间首先通过5G网络交换线路故障信息,实现故障点的定位;其次通过相邻STU对非故障断电区域进行搜索;再次,将搜索到的电源点逐级返回至故障点下级的根节点;然后,向电源点发出供电恢复区域搜索指令;电源点STU通过搜索供电恢复区域,确定自身的供电范围,并实现供电恢复。本发明基于5G通信网络,上下游STU之间进行故障、电源接入点、供电需求、供电容量等信息的交换,最终实现故障定位、非故障断电区域的识别、供电恢复路径识别及供电恢复等功能。该方法采用基于5G的稀疏通信网络实现配电网的分布式故障定位与供电恢复,实现简单、响应迅速、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038824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1810934297.7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配电终端基于预先整定的开关参数定值生成实例配置文件;基于所述实例配置文件建立与相邻配电终端的通信;实现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现场应用时,仅需整定各个智能分布式配电终端的开关参数定值,即能使线路上所有的配电终端建立通信,实现分布式馈线自动化功能,无需人工参与制作SCD文件以及下装各配电终端的CID文件和GOOSE文本文件,不但减少了现场调试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可避免人工制作SCD文件时产生的拉线错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