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获得栽培菊花与近缘属间远缘杂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13167A

    公开(公告)日:2009-08-26

    申请号:CN200910029625.X

    申请日:2009-04-08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菊属与近缘属的属间远缘杂种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育种领域。选择栽培菊花品种为母本,以野生的抗病虫能力强或具特异观赏价值的近缘属物种为父本,采用组织培养手段进行杂种胚的离体培养,以克服菊属与近缘属远缘杂交后合子胚败育的障碍。对获得的后代材料进行杂种形态学鉴定和原位杂交鉴定,选择茎、叶、花序、表皮毛等形态学特征介于双亲之间、与母本不同、出现父本特异性状或双亲不具有的新性状的后代材料,进行原位杂交,若染色体组成为分别来源于双亲,即为获得的属间远缘杂交种。应用本方法成功地实现了菊属与多个近缘属的属间远缘杂交种,对现有栽培菊花品种进行了改良,并创造了一批有应用价值的新种质。

    一种基于叶型诊断菊花氮素营养亏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94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08625.0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型诊断菊花氮素营养亏缺的方法,包括设置梯度试验,涵盖菊花氮素营养的多种状况;测量不同氮素营养状况下菊花植株的叶型指标,其中,叶型指标包括叶片长宽比、顶裂片长宽比以及叶片裂深参数;计算不同营养状况下菊花的氮素营养诊断特征值NDI:氮素营养诊断特征值=叶片长宽比×顶裂片长宽比×叶片裂深参数;确定氮素充足条件下菊花的氮素营养诊断特征值SNDI;测量待诊断菊花的氮素营养诊断特征值,通过与氮素充足条件下菊花的氮素营养诊断特征值比较,来判断待诊断菊花的氮素营养亏缺状况。本发明的方法适宜于菊花从营养生长期到花蕾膨大期之间的氮素营养亏缺与否的诊断,成本低廉、易实施、结果可靠、准确度高。

    基于种间远缘杂交蒙花苷导入的提升菊花品质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1852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0044710.3

    申请日:2023-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种间远缘杂交蒙花苷导入的提升菊花品质的加工方法,通过对“中国菊花资源保存中心”中收集到的野生菊属资源进行筛选,建立以7种功能性成分为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创新性得选择紫花野菊作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获取F1后代,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F1代植株,筛选蒙花苷8.80mg/g,绿原酸2.20mg/g,木犀草苷0.88mg/g,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7.70mg/g以上的后代。本发明通过菊花与紫花野菊进行远缘杂交导入蒙花苷,创造蒙花苷、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均符合《药典》标准的新种质,从而解决菊花加工品质提升问题。

    一种用于菊属植物染色体高分辨率荧光原位杂交的探针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6005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392989.8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菊属植物重复序列设计的寡核苷酸探针套,并公开了一种基于寡核苷酸探针套的菊属植物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具体为:将染色体制片先于-80℃下保存12h,揭片后放入无水乙醇中脱水30min以上,晾干后制片置于碱变性液中44℃变性5min,室温下置于70.0%、70.0%、100.0%酒精中,依次梯度脱水各5min,气干;配制FISH杂交液并混匀,滴加于染色体制片上,37℃培养箱中进行杂交培养,最后进行信号检测;本发明开发的寡核苷酸探针套和原位杂交方法,可有效的用于菊属植物染色体分析核型图谱的构建(图1),通过组配好的寡核苷酸探针套通过一次FISH分析进行检测,避免了对一张制片重复多次杂交,大大简化了FISH分析的程序,提高了实验效率。

    菊花耐盐性关联分子标记及其获得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112403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510587614.9

    申请日:2015-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菊花耐盐性关联分子标记及其获得方法和应用。该获得方法包括a.连续两年的耐盐性鉴定;b.菊花品种群体结构分析;c.菊花品种亲缘关系分析;d.与菊花耐盐性紧密关联的分子标记的确定。本方法同时运用SRAP、SCoT和EST‑SSR三种分子标记技术对159个切花菊品种进行全基因组分子标记扫描,得到的染色条带数量丰富、多态性好、重复性高,有利于获得与耐盐性紧密关联的分子标记。本发明检测到3个标记位点与品种的耐盐性显著关联,为菊花耐盐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一种保护菊花知识产权品种的组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92953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85888.6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护菊花知识产权品种的组培方法。本发明发包括配制多种抑菌剂组合的抑菌培养基,并向其中接种自然界广泛存在且易提取的灰绿青霉,使灰绿青霉在抑菌剂的作用下处于潜伏状态,并不引起真菌污染,在这种培养基中培养的菊花组培苗生长发育状况和炼苗后的表现均正常,对菊花种苗的产量和质量均无影响;将抑菌培养基中的菊花组培苗接种到普通培养基中,没有抑菌剂的抑制作用,组培苗大范围爆发真菌污染且污染率达100%。通过此方法在保证菊花组培苗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保护菊花的知识产权品种,只有拥有品种授予权的单位可以获得健康的组培苗,防止优良品种非法外流。

    一种菊花托桂花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1026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83506.0

    申请日:2018-05-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菊花托桂花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所述的分子标记为SRAP分子标记或/和SCAR标记,本发明以托桂型切花小菊品种‘南农雪峰’为母本和非托桂型品种‘QX096’为父本杂交获得的80株F1分离群体为试材。用SRAP分子标记来筛选与控制托桂花型基因相连锁的特异位点。其中SRAP分子标记引物组合M11E1在托桂型菊花材料中扩增得到一条272bp的特异片段,通过设计特异SCAR分子标记引物在托桂材料中扩增出单一的168bp的条带,进一步在‘南农雪峰’בQX096’和‘南农雪峰’ב蒙白’两个群体中验证,准确率分别高达92.5%和84.3%。说明上述标记已成功转化成SCAR分子标记。该发明提高了托桂花型的选择效率,加快托桂花型菊花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一种基于转录组测序开发菊属植物SSR引物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3075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310170677.5

    申请日:2013-05-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转录组测序开发菊属植物SSR引物的方法。利用EST‐SSR的种间转移性,在转录组测序的基础上,结合Perl编程语言方法,对大量序列信息进行批量处理,进行SSR序列查找和SSR标记引物设计,克服了SSR开发效率低、耗时久、成本高等障碍。选择菊属不同种的材料对设计的SSR引物进行验证,若有条带检测出,即为成功的SSR引物。应用本方法成功地设计了1788对SSR引物,为菊属SSR引物开发进而实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