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极化广角扫描且全方位覆盖的异构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1569318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95636.1

    申请日:2022-11-08

    Inventor: 段铸 朱岑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极化广角扫描且全方位覆盖的异构阵列,包括介质基板,还包括金属面A、金属面B、顶部单元、侧面单元以及馈电探头A,所述顶部单元以及侧面单元均与介质基板连接,六个所述侧面单元均通过馈电探头B与金属面A连接,所述金属面A与介质基板连接,所述金属面B与金属面A连接。本发明的天线单元数少,尺寸小,制造成本低,且能够进行任意方位面的圆极化广角扫描。

    一种应用于5G微基站的低剖面极化可重构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4976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14651.4

    申请日:2022-05-30

    Inventor: 段铸 朱岑鑫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5G微基站的低剖面极化可重构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层金属贴片、中间层金属贴片、金属地、第一介质板、第二介质板、同轴内芯、同轴外芯;本发明提供的极化可重构天线,通过采用多层多谐振结构实现了低剖面极化可重构天线,大大减小了天线的体积。在天线的远场处放置相同极化的接收天线,基于最大功率传输效率法,改变三个馈电端口的幅值和相位,可以实现方位角平面任意方向的线极化以及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

    一种极化可重构天线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59764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141900.2

    申请日:2022-02-16

    Inventor: 段铸 王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化可重构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包括辐射机构、阻抗机构和连接机构,辐射机构和阻抗机构互相平行且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辐射机构包括上层介质板、分别连接在上层介质板上下方的圆环形天线和第一扇形金属贴片;阻抗机构包括下层介质板、分别连接在下层介质板上下方的第二扇形金属贴片和金属地;上层介质板和下层介质板均为圆盘形且两者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在所述圆环形天线的一个圆上均匀分布有三个馈电端口,第一扇形金属贴片分布在三个馈电端口的下方且和连接机构连接;实现天线小型化、低后瓣、高增益,实现角平面任意方向的线极化、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

    一种应用于室内通信的低剖面5G微型基站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6293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923662.6

    申请日:2021-08-12

    Inventor: 段铸 芮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室内通信的低剖面5G微型基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介质板顶面上安装有一对正交分布的T形馈线,上层介质板底面安装有两对正交分布的折叠环形偶极子,环形偶极子通过同轴与T形馈线馈电,上层介质板底部通过四根支撑柱安装在下层介质板顶面上,金属反射层安装在下层介质板的底面上,下层介质板的顶面上安装有四行四列电磁间隙结构。本发明通过采用有两种不同谐振模式的折叠偶极子作为辐射器来实现双频,由于两对折叠偶极子正交摆放,拥有两种极化模式且相互正交,并运用相关双频的AMC表面去降低天线的剖面并维持了较高的增益的定向辐射,从而缩小了天线体积,使其适用于当今的室内移动通信系统。

    一种全向圆极化胶囊天线
    2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850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533652.7

    申请日:2020-06-12

    Inventor: 段铸 徐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向圆极化胶囊天线,包括圆柱形柔性介质胶囊外壳、金属棒、金属圆柱筒、第一金属条带和第二金属条带,柔性介质胶囊外壳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介质基板、中介质基板和下介质基板,金属棒和金属圆柱筒设于胶囊外壳内,同时在每个金属圆柱两边添加第一金属条带和第二金属条带,金属圆柱筒内设有电子元件容置空间。本发明通过将天线的各个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具有稳定的全向辐射模式,通过将电池、电子元器件等置于金属圆柱筒内部,从而弱化了它们对天线辐射带来的影响。由于胶囊天线在肠道内的位置的不确定性,本发明的全向圆极化胶囊天线有助于保持天线与外部天线的稳定通信。

    一种应用于智能手表的波束扫描偶极子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028948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32970.6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智能手表的波束扫描偶极子阵列天线,包括正方形金属地,所述金属地上平面侧边均设有介质基板,所述介质基板垂直于金属地上表面且相互连接形成四周壁结构,所述介质基板上均印刷有相同的蜿蜒型偶极子阵元,所述蜿蜒型偶极子阵元在介质基板上居中排列,所述蜿蜒型偶极子阵元由多个偶极子单元折叠蜿蜒形成,其中两个相邻的偶极子单元之间设有馈电端口。本发明以功率传输效率最大化理论为基础,采用蜿蜒型偶极子作为阵列天线的单元,四个阵元工作频段仿真结果可以覆盖了蓝牙、WiFi、以及ISM频段,辐射增益高、辐射效率高、辐射模式多样,定向辐射模式在俯仰面可以实现波束扫描的功能,并具有很好的MIMO性能。

    一种应用于V波段的高隔离度锥状波束收发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71998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87172.7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V波段的高隔离度锥状波束收发天线,包括一个发射天线、一个接收天线、一个单列EBG结构和一个圆柱形金属平台;所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呈轴对称放置在圆柱形金属平台的上表面,两天线间相距一定距离;单列EBG结构放置在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中间,其底部矩形金属地与圆柱形金属平台上表面相接。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结构相同,均由圆形金属贴片、环形金属贴片、金属短路柱、介质基板1、圆形金属地、同轴内芯和同轴外芯构成;单列EBG结构由方形金属贴片、介质基板2、金属通孔和矩形金属地组成。本发明天线具有结构简单、尺寸小、易集成和隔离度高的优点。

    一种5G双频全向天线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8912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38912.0

    申请日:2022-07-18

    Inventor: 段铸 沈硕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G双频全向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5G双频全向天线包括第一馈电点、单极子天线、第一介质基板以及放置于第一介质基板外部的第二介质基板,第一介质基板与第二介质基板之间贯穿连接有第一实心金属柱,第一介质基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三介质基板和第四介质基板,第三介质基板和第四介质基板之间印刷有第一金属板,第四介质基板的底部印刷有第一馈电结构,第一馈电点和单极子天线分别穿过第三介质基板和第四介质基板与第一馈电结构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5G双频全向天线,解决现有技术中异频天线之间的馈电点隔离效果较差的的技术问题。

    一种极化及方向图可重构的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364445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905879.4

    申请日:2021-08-09

    Inventor: 段铸 王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化及方向图可重构的天线,属于天线技术领域。该天线包括:上层介质板、金属支柱、下层介质板、圆环形天线、扇形金属贴片、金属地,所述圆环形天线印刷于上层介质板的上表面,所述圆环形天线在角度为α、α+90°、α+180°、α+270°上设有馈电端口,所述上层介质板的圆心与下层介质板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且上层介质板和下层介质板之间的距离为1mm,所述上层介质板和下层介质板通过金属支柱与馈电端口连接,所述下层介质板的上表面印刷有四个扇形金属贴片,所述下层介质板的下表面上印刷有金属地。本发明的天线可以大大减小天线的剖面,满足可穿戴天线小型化的要求,实现极化可重构和方向图可重构。

    一种全向圆极化胶囊天线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85009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0533652.7

    申请日:2020-06-12

    Inventor: 段铸 徐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向圆极化胶囊天线,包括圆柱形柔性介质胶囊外壳、金属棒、金属圆柱筒、第一金属条带和第二金属条带,柔性介质胶囊外壳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上介质基板、中介质基板和下介质基板,金属棒和金属圆柱筒设于胶囊外壳内,同时在每个金属圆柱两边添加第一金属条带和第二金属条带,金属圆柱筒内设有电子元件容置空间。本发明通过将天线的各个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具有稳定的全向辐射模式,通过将电池、电子元器件等置于金属圆柱筒内部,从而弱化了它们对天线辐射带来的影响。由于胶囊天线在肠道内的位置的不确定性,本发明的全向圆极化胶囊天线有助于保持天线与外部天线的稳定通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