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13339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32803.6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网络Voronoi图的静止同步补偿器在电网中选址定容方法,根据给定预算先行计算出可装配STATCOM的总容量,在指定装配数目的前提下,随机分配容量及安装初址。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Voronoi图理论,以初址所处节点作为网络Voronoi图的“发生元”,以除发生元外,各节点与各发生元间的节点互阻抗作为Voronoi图的“耗费距离”,将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在所得到各个区域中,计算区域无功需求占网络无功总需求的百分比,重新分配STATCOM容量;计算各节点与其他节点的“无功矩”的和,将所得和最小的节点作为该区域新的选址点。利用新的选址点,重复分区、容量分配及确定新址的计算,直至选址和分区都不再变化,即可得到优化的规划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5868513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40552.6
申请日:2016-05-1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暂态计算网络等效的电磁暂态仿真新增模型开发方法,步骤S10,将新增模型电路转换为电磁暂态计算电路模型;步骤S20,根据电磁暂态计算电路模型的等效电路连接方式,写出对应的暂态计算网络方程;步骤S30,对暂态计算网络方程进行诺顿等值计算,得到等效电路的各端口参数;步骤S40,将上述各端口参数与主网络联立求解,得到每一时步的网路解。本发明通过对电磁暂态等效后的电路进行诺顿等值,从而快速得到各个端口的电流值以及等效的端口电导值,实现了用程序化方法得到新增模型等效电路,并通过接口与主网络联立计算,避免了新增模型时繁琐的等效电路推导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0518653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75901.5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系统动态无功幅值的评估方法,包括:查询所需进行评估的实际直流系统参数;计算在换相失败期间且出现2倍额定直流电流情况下的直流电压;计算功率因数角上限计算故障期间直流系统换流器动态无功幅值上限;估算当直流系统换流器消耗无功达到最大值时的直流有功功率;估算逆变侧触发角下限值并计算功率因数角上限;计算故障恢复期间直流系统换流器动态无功幅值上限。本方法无需进行大量仿真计算,只需根据实际直流系统参数计算极限运行状态,过程简单、速度快,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及制定相应预案,减小直流系统换相失败故障对受端交流电网的冲击,有利于交直流互联系统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7562992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710609495.1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列阵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建立光伏列阵最大功率跟踪预测模型,对确定规模的光伏列阵进行大量仿真验证,获得不同阴影和温度下光伏列阵的最大功率值及对应电压值;S20,将步骤S10各光伏电池的光照、温度、该条件下光伏列阵的最大功率值及其对应的电压值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建立和训练SVM最大功率跟踪模型,仿真测试;S30,根据步骤S20得到的SVM最大功率跟踪模型预测出待跟踪条件下最大功率点对应电压值的范围,通过粒子群算法对电压值进行寻优,获得最优电压值及其对应的全局最大功率点。所述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精确获得任意阴影下光伏列阵的最大功率点,有效提高了光伏电源的输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6348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609480.5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的光伏列阵最大功率追踪方法,包括:S10、设置混沌粒子群算法基本参数;S20、利用粒子位置表示电压值,对光伏列阵两端的电压值进行设置,测量当前电压值下光伏列阵的输出功率;S30、对当前粒子间间距进行计算,若当前间距小于设定值,则跳至步骤S40,否则,再次引入混沌变量,令粒子在搜索空间范围内进行全局搜索,根据粒子状态的不同进行粒子移动速度和位置的更新,返回S20;S40、若当前粒子间距小于设定值,则认为粒子均集中,表示找到光伏列阵最大功率输出点所对应的电压值,停止迭代。所述方法不依赖粒子群的初始位置,通过粒子混沌状态与稳定状态的交替快速获得局部阴影下光伏列阵的最大功率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62992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609495.1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列阵最大功率跟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建立光伏列阵最大功率跟踪预测模型,对确定规模的光伏列阵进行大量仿真验证,获得不同阴影和温度下光伏列阵的最大功率值及对应电压值;S20,将步骤S10各光伏电池的光照、温度、该条件下光伏列阵的最大功率值及其对应的电压值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建立和训练SVM最大功率跟踪模型,仿真测试;S30,根据步骤S20得到的SVM最大功率跟踪模型预测出待跟踪条件下最大功率点对应电压值的范围,通过粒子群算法对电压值进行寻优,获得最优电压值及其对应的全局最大功率点。所述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精确获得任意阴影下光伏列阵的最大功率点,有效提高了光伏电源的输出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186540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510675992.2
申请日:2015-10-1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动态交互无功影响范围评估方法,包括:1、仿真计算最小换流母线电压值;2、确定交直流交互无功对交流系统的影响范围;3、性能评价。本发明所提出的评估方法,结合了雅克比扩展矩阵的精确计算和电磁暂态程序PSCAD/EMTDC、RTDS的直观有效,实现了直流系统无功冲击对交流网络影响范围的快速、准确判别。为实际交直流互联电网中动态交互无功的影响边界提供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对于系统运行人员掌握、评估直流无功冲击对交流系统的影响,定向改善交流网络电压支撑能力,减少在直流系统故障过程中引起的电压偏离正常值区域,减少对电力系统负荷的影响,保障交直流互联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489187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36675.6
申请日:2013-09-23
Applicant: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T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质量检测的宫颈LCT图像中细胞核的分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宫颈LCT图像进行粗分割,将粗分割得到的结果存储到待检测对象集;S2采用对象过滤器对待检测对象集中的对象进行检测,最终得到细胞核;S3多次重复S2,直到待检测对象集为空。本发明引入了质量控制机制,能保证分割结果符合要求,在宫颈LCT图像中的细胞重叠、染色不均、有杂质的情况下,得到准确率高的分割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206293894U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620108981.6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H02J3/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短路的直流输电系统单调谐交流滤波器装置。在电容器组单臂最底部两层之间直接采用上下直连式。且在电容器组的底部两侧A、B处增加支撑绝缘子设备。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现有单调谐交流滤波器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解决了由于交流滤波器电容器组接线不合理而导致的鸟类停留造成电容器短路的问题,从而保障了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本实用新型简便、美观,空气间隙绝缘满足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04903682U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20704405.3
申请日:2015-09-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华南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6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直流逆变侧对负荷电压稳定影响的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送端交流电源、受端交流电源、直流整流站、直流逆变站、重负荷区域母线;其中,送端交流电源通过交流线路与直流整流站连接;直流整流站通过直流输电线路与直流逆变站连接;直流逆变站通过交流线路分别与受端交流电源、重负荷区域母线连接,受端交流电源还通过交流线路与重负荷区域母线连接,负荷通过等效变压器和重负荷区域母线连接,形成直流逆变站、受端交流电源及重负荷区域母线的双回环网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系统能模拟交直流混合运行,逆变侧受端电网负荷、直流系统以及受端交流电源三者相互作用明显的系统,可以着重反映逆变侧交流系统与直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