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881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64609.0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碱普罗维登斯菌及其在降解四环素与产植物生长素方面的应用。该产碱普罗维登斯菌名称为Providencia alcalifaciens TC1,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787,该菌株于2019年9月25日保藏于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本发明中的产碱普罗维登斯菌TC1可通过共代谢方式对四环素进行降解且可以分泌生长素或类似物,因此可将其用于土壤和水体中低浓度四环素的降解,以去除或降低四环素在环境中的残留;还可以用于生产植物生长素,用于促进植物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069928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93289.4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01 , C02F101/3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能降解四环素的常州鞘氨醇杆菌及其应用。该菌株的名称为Sphingobacterium changzhouense TC931,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635,该菌株于2019年4月23日保藏于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本发明中的常州鞘氨醇杆菌可通过共代谢方式对四环素进行降解,将其接种到含有10mg/L四环素的培养基中,降解率为67.93%,说明该菌株可以去除或降低四环素在环境中的残留,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05272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96393.2
申请日:2019-06-1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02F3/34 , B09C1/10 , C12R1/38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能降解四环素的台湾假单胞菌及其应用。该台湾假单胞菌的名称为Pseudomonas taiwanensis TC952,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636,该菌株于2019年4月23日保藏于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本发明的台湾假单胞菌可通过共代谢方式对四环素进行降解,因此可将其应用于土壤和水体中低浓度四环素的降解,对中低浓度四环素的降解作用可以去除或降低四环素在环境中的残留;同时,该菌株还具有溶磷性能,应用于土壤时,还具有增加土壤磷营养元素,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73105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1167350.2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泥页岩和农业废弃物的脱氮除磷合成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合成填料的主要成分为泥页岩、农业废弃物、氧化钙、硫酸钙、二氧化硅、水泥等。具有较好的生物亲和性、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等优点。农业废弃物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促进了微生物生长。本发明制备的脱氮除磷合成填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有利于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吸附;填料可以进行多次重生成并且填料的吸附能力不会明显下降,这一特性有利于节约水处理成本,减少废弃物产生。本发明的基于泥页岩的脱氮除磷合成填料兼具去除NO3‑、TN、TP等多种污染物质的能力,实现了“以废治废”,尤其适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34243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610704756.3
申请日:2016-08-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蚯蚓菌剂提高土壤氮素养分促生速生林木的方法,属于林业生态技术领域。该方法具有:效果好:土壤总氮和有效氮组分含量在一年内显著升高。氮素含量提升幅度大:土壤全氮、有效氮的积累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一举多得:猪粪、沼液联合蚯蚓、菌剂的施用不仅可快速提高土壤有效氮含量以及氮素肥力的稳定性,且可促进速生木的生长,基径、株高、冠幅相对于CK分别提高了1.7倍、1.3倍、5.1倍,消纳畜禽粪便污染。本发明研究表明,①蚯蚓、菌剂的施加可提高土壤中猪粪的分解速率使土壤氮素含量升高;②空气中的一些不能被植物利用的氮气转化为可利用的氮;③蚯蚓、菌剂本身含有碳、氮养分,其合施能够提高土壤氮素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685217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0257544.0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养殖废弃物中养分回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含有灰分磷的沼渣炭有效回收沼液养分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沼渣炭化富磷,制备沼渣炭;再利用草酸和盐酸的混合酸对菱镁石粉和含有灰分磷的沼渣炭进行酸浸预处理,释放菱镁石粉中镁作为MAP的镁源以及沼渣炭中磷作为MAP的磷源,最后通过MAP反应和酸浸功能化沼渣炭的物理吸附作用,协同回收沼液沼渣中氮磷养分。本发明方法利用沼渣炭化回收沼液养分工艺回收效果明显,沼液中99%的磷及97%的氮被回收,同时可产生富含鸟粪石的沼渣炭基缓释氮‑磷肥。解决了猪场富磷沼渣及富氮沼液两种废弃物处置难题,为规模化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提供了新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42474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021907.8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深圳润康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华南农业大学 , 广电计量检测(湖南)有限公司
IPC: B01J20/20 , B01J20/30 , B01J20/32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去除镉铅的氢氧化钾改性生物质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水处理领域。本发明所述的高效去除镉铅的氢氧化钾改性生物质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经预处理的生物质在无氧氛围中进行炭化,形成初炭;(2)将氢氧化钾溶液与步骤(1)得到的初炭混合,搅拌后烘干,得样品1;(3)将样品1进行清洗、烘干、研磨得到氢氧化钾改性的生物质炭。本发明所制备的氢氧化钾改性生物质炭吸附快,吸附镉、铅的平衡时间分别仅需2h和1h,远远低于未改性生物质炭(12h);吸附能力强,对镉铅的吸附能力分别是初炭的7.07、26.52倍;有更宽的pH耐受性,在pH为3‑6时依然有着极强的镉铅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662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010482942.3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20 , C12N11/10 , C12N11/14 , C02F3/34 , B09C1/10 , C02F101/34 , C02F101/38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降解四环素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及磁性固定化微生物复合材料与应用。该菌的名称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N32,于2019年11月6日保藏于位于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887。该菌具有降解四环素的能力,可应用于土壤和水体中四环素的降解,从而去除或降低四环素在环境中的残留,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效果。将该菌制备得到的磁性固定化微生物复合材料可以提高贝莱斯芽孢杆菌N32降解四环素的效果,对四环素的去除效果更加彻底,而且易于回收,实际使用更为方便、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51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8055.0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中间气单胞菌及其在去除氯霉素和溶磷解钾中的应用。该中间气单胞菌的名称为中间气单胞菌(Aeromonas media)SZW3,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503,该菌株于2021年2月5日保藏于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的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本发明中的中间气单胞菌SZW3可通过共代谢方式对氯霉素进行去除,还可以分泌有机酸类物质以降低体系中pH,从而溶解不可溶性磷和钾类物质。因此,可将该菌株及其培养物应用于土壤和水体中去除氯霉素,以及用于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钾的含量以促进植物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289247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071246.8
申请日:2021-01-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埋铁氧体的沸石材料及其制法和在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其制法包括以下步骤:钼矿石加入氢氧化钠煅烧,然后加水离心取上清液,调节硅质量比,然后加入铁氧体粉末,超声分散;在加入偏铝酸钠控制物料比;353~473K下反应8~36h,得到包埋铁氧体的沸石材料。本发明的包埋铁氧体的沸石材料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和生物兼容性,能在吸附污染物之后通过添加磁场从介质中分离,是去除水中重金属污染可行的解决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