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534628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811453353.1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底泥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去除污染底泥中黑臭污染物的原位电动修复方法。该方法是将电动修复装置的电极‑1置于受污染底泥中,电极‑2置于受污染底泥与水体的交界面处;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1、电极‑2、导线、正负电极转换器和可调压电源;使用导线将电极‑1和电极‑2分别与可调压电装置和正负电极转换器相连接通电运行,通过切换正负极转换器使电极‑1或电极‑2轮流作为阳极,可去除阳极处底泥主要的致黑臭污染物。本发明不需要投加电子受体或供氧剂,而是以电极作为电子受体,利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来氧化分解还原性污染物质。该方法所耗费的电能更少,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便于较大规模实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698628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10013917.9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1/58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磷的原位持续去除方法与装置。该装置是由三层穿孔圆管构成主体框架,三层管的底部密封,中心管是一个中空管,管内填充有机物溶液和/或异化铁还原细菌液;第二层管填充纯富铁基质或富铁基质和植物碎屑的混合物;最外层管填充河砂颗粒;三层管的内壁上都贴有一层网纱,网纱紧贴管壁。本发明使用的材料容易获得,成本低廉,应用于富营养水体可以持续有效地去除磷。
-
公开(公告)号:CN106914224B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510995864.6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62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源铁氧化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吸附剂的制备过程简便,经济投入较小,得到的生物源铁氧化物吸附剂容易保存,较常用的低浓度重金属污水处理方法(膜处理技术)成本低。本发明制备一种对污水中的重金属具有很好吸附效果的生物源铁氧化物吸附剂,其铁含量范围为19.30%~25.61%,亚铁含量范围为0.01%~0.04%;适合处理低浓度的重金属(砷酸盐、镉离子、铅离子、镍离子、锌离子等)废水、污水的二次或深度处理。且具有较高的饱和吸附量,吸附剂比表面积可达40.37m2/g;吸附效果比较稳定,不容易脱附。
-
公开(公告)号:CN106698628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013917.9
申请日:2017-01-0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1/58 , C02F1/2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磷的原位持续去除方法与装置。该装置是由三层穿孔圆管构成主体框架,三层管的底部密封,中心管是一个中空管,管内填充有机物溶液和/或铁异化还原细菌液;第二层管填充纯富铁基质或富铁基质和植物碎屑的混合物;最外层管填充河砂颗粒;三层管的内壁上都贴有一层网纱,网纱紧贴管壁。本发明使用的材料容易获得,成本低廉,应用于富营养水体可以持续有效地去除磷。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83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211292183.X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5/61 , B01J35/63 , B01J35/64 , C02F1/72 , C02F11/0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泥基MOFs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底泥基制备的MOFs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解决疏浚底泥资源化的问题,比现有的底泥填埋、制作陶粒、建筑砖等处置方式具有更大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底泥基MOFs采用底泥合成,相比传统的化学试剂合成,可大大降低成本。此外,底泥基MOFs具有较好的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的性能。可见,将底泥作为原材料制备对应的环境功能材料,可实现底泥高值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67704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211346707.9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3/28 , C02F3/34 , C02F11/06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黑臭河道修复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同步实现废水脱氮和黑臭底泥修复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步骤:将黑臭底泥装入反应器中,通入含氮废水搅拌均匀,在室温密闭条件下进行启动阶段第一次运行;待反应器内的硫化物被反应完时,将反应器内1/3体积的底泥更换为新的黑臭底泥,在室温密闭的条件下进行启动阶段第二次运行;结束后,反应器静置沉淀,将上清液全部排出,然后将反应器内1/3体积的底泥更换为新的黑臭底泥;再通入含氮废水,搅拌均匀后在室温密闭条件下进行稳定阶段运行,最终同步实现废水脱氮和黑臭底泥修复。本发明不仅可以持续治理黑臭底泥,而且可以实现废水脱氮。
-
公开(公告)号:CN117861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215176.2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J20/20 , B01J20/16 , B01J20/30 , B01J21/18 , C02F1/28 , C02F1/72 , C02F101/1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与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底泥合成的沸石‑生物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按照以下操作步骤:将底泥干燥、研磨,所得底泥粉末和氢氧化钠混合研磨,置入管式炉在氮气氛围下高温热解,得到混合固体物;加入去离子水,搅拌老化,得到胶状液体;将胶状液体在烘箱中以60~95℃反应24小时;洗至pH为中性,烘干后得到基于底泥合成的沸石‑生物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在保留了原材料碳的基础上制备沸石,不仅提高了沸石的合成效率,还使最终产物同时具有沸石和生物炭的性质,即既可以吸附重金属又可以催化氧化有机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209058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215849.6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铝离子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总氮去除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往稳定运行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SBR反应器中投加5~20mg/L的六水合氯化铝,在铝离子的作用下,一方面提升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表面的Zeta电位,导致颗粒污泥表面静电斥力减小,从而促进污泥颗粒化;另一方面铝离子地投加在反应器中形成了聚合物,这在颗粒污泥表面形成了一定的保护层,有利于抵抗溶解氧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作用,促进厌氧氨氧化菌活性,从而提升总氮去除速率。而铝离子浓度过高对污染物的降解也会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添加适宜浓度的铝离子对污水总氮去除具有重要意义,而本发明方法为污水总氮的高效去除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702378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08987.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照控制的促进厌氧氨氧化系统总氮去除速率的方法。所述方法为: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于SBR反应器内,在温度为30~33℃及pH为7.7~8.3的条件下,投加氨氮约为40~50mg/L、亚硝酸盐氮约为50~60mg/L的含氮废水,运行期间对反应器施加不同光照条件(可见绿光和可见红光)并调整光照时长,利用绿光和红光促进微藻生长,构建微藻和厌氧氨氧化菌的共生体系,以此影响厌氧氨氧化菌的生化活动,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脱氮性能的有效提升。可见绿光可将厌氧氨氧化系统总氮去除速率提高3.38%~27.62%,可见红光可将厌氧氨氧化系统的总氮去除速率提高2.95%~19.44%。
-
公开(公告)号:CN1158188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00076.7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2F3/28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解农林废弃物植物生物质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将农林废弃物植物生物质、三价铁矿物与营养液混合,选择性加入水解微生物菌液,得到的反应系统A进行厌氧培养,得到水解液。该水解液含木质纤维素水解产物,且色度低,可作为反硝化碳源。该方法能耗和成本低,能显著提高木质纤维素的碳源利用率;得到水解液色度低、具有较高的反硝化潜力,能够作为液体碳源补给污水处理厂用作反硝化外碳源,可见,该方法不仅能有效降解农林废弃物植物生物质,而且得到的水解液能用作反硝化碳源,进行污水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