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8259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0557216.1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H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频段的柔性直流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直流线路两端的断路器处各设置一个电流传感器;步骤二:分别在两个电流传感器处设置保护装置,保护装置之间通过光纤通信从而获取直流线路对端电流瞬时值,并计算差动电流瞬时值;步骤三:根据故障后电流变化量的幅值构成保护启动判据公式,当启动判据满足,则进入步骤四;步骤四:根据双极故障判据公式,判定系统是否发生双极短路故障,当判据满足,则进入步骤五;步骤五:根据区内故障判据公式,判定是否为本线路区内故障,当判据满足,则保护出口跳闸。
-
公开(公告)号:CN10961710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18996.X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直流断线故障的分析方法,所述故障分析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针对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开环与闭环运行模式,分析断线故障发生后开环与闭环运行模式下潮流转移的差异性;步骤2:根据断线故障发生后开环与闭环运行模式下潮流转移的差异性和整流侧与逆变侧换流器控制方法,分析两端换流器能量状态的变化;步骤3:建立解析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断线故障机理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749287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56622.6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电流量的柔性直流线路方向纵联保护方法,所述保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被保护直流线路两端的断路器处各装设一个电流传感器;步骤二:通过电流传感器分别测量被保护直流线路两端电流的瞬时值,并分别利用全电流量判别电流的方向;步骤三:分别在两个电流传感器处设置保护装置,保护装置之间通过光纤通信,保护装置向对端传递电流方向判别结果,同时接收对端的电流方向判别结果;步骤四:当被保护直流线路两端的电流方向同时为正时,判定为区内故障,经过保护出口的延时,保护出口跳闸;步骤五:根据区内故障判据公式,判定是否为本线路区内故障,当判据本线路区内故障满足时,保护出口跳闸。
-
公开(公告)号:CN10678640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2229.9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续流回路的直流固态断路器,包括:具有相同结构且分别安装在柔性直流系统正极与负极的正极断路器与负极断路器;正极断路器包括正极断流回路与正极续流回路;正极断流回路的输入端与正极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正极断流回路的输出端与正极续流回路的一端连接后与正极断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正极续流回路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负极断路器包括负极断流回路与负极续流回路,所述负极断流回路的输入端与负极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极断流回路的输出端与负极续流回路的一端连接后与负极断路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负极续流回路的另一端接地。该方案可以避免截流过电压的产生,为柔性直流系统直流断路器的研制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技术路线。
-
公开(公告)号:CN113326630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0665235.2
申请日:2021-06-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方法及系统,建立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将主电抗绕组中的电流拆分为主芯柱的磁路电流和旁轭的磁路电流,带入数学模型中的磁路方程,获得等效后的磁路方程和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将主电抗绕组的每相等效为单相饱和电抗器,每相左侧抽能绕组和右侧抽能绕组分别等效为单相饱和变压器,并利用等效后的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数学模型确定单相饱和电抗器的参数和单相饱和变压器的参数,获得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克服了由于仿真软件中没有集成类似模块对仿真分析带来的困难,弥补了目前仿真工具在这种抽能型并联电抗器仿真方面的不足,获得了抽能型并联电抗器的仿真建模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424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50030.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控制与保护协同的新能源送出线保护方法,属于新能源并网保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新能源快速控制的特点,使得新能源在进入电压穿越后存在两个控制阶段,保护装置根据第一个控制阶段结束时记录的电压电流数据与第二阶段中的电压电流数据计算求得故障位置,实现了控制与保护的协同作用,提高了不对称故障情况下新能源送出线距离保护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419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903409.9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源控制切换过程中暂态冲击电流的控制方法,首先分析并获取新能源电源控制切换过程中的暂态冲击电流特性;基于暂态冲击电流特性,在电流内环中设计限流控制环节,并推导引入限流控制环节后的暂态冲击电流表达式;依据控制切换过程中暂态冲击电流的解析结果对所述限流控制环节中的相关系数进行整定,实现对暂态冲击电流的控制。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新能源电源控制切换过程中的暂态冲击现象,从而充分保障新能源并网换流器的安全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22166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82351.1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新能源网络的等效聚合方法,对含新能源网络的网络拓扑及参数信息进行预处理;当含新能源网络的短路电流为电压的线性函数时,分析所获取的拓扑参数信息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建立含新能源网络的等效聚合模型;根据新能源的类型,并结合实际新能源短路电流的实用化表达式,获得相应的等效聚合模型。上述方法根据新能源和网络拓扑参数对短路电流的影响,建立含新能源网络的等效聚合模型,简化了网络拓扑以及减少新能源耦合节点,避免了新能源全网迭代计算所带来的计算耗时较长和网络维度过大容易不收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7694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078638.2
申请日:2020-02-0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振电流幅值比较的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线路保护方法,在分析汇集支路阻抗特性和频域故障分量回路的基础上,利用直流故障极间电压的阶跃特征和支路边界元件构成的谐振,选取高于支路谐振频率的特定频率分量进行研究,得出故障线路电流特定频率分量幅值特征。比较通过连续小波变换(CWT)算法提取出的各支路故障电流特定频率分量幅值大小,识别故障支路,完成可靠故障隔离。本发明只需要提取故障电流特定频率分量就可完成故障隔离,对数据存储与传输要求低,无需考虑通信延时带来的误差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89916B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10164441.0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界谐振识别的光伏直流送出系统故障测距方法,所述故障测距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分析汇集支路或送出支路发生双极短路故障时,系统频域的故障分量回路;步骤二:根据步骤1的分析结果,利用直流故障极间电压含有全频域信息的特征和支路边界元件构成的串联谐振,得出谐振电流与故障距离的关系,并构成测距方程;步骤三:利用连续小波变换算法提取各支路谐振电流;步骤四:根据步骤三提取的谐振电流,代入步骤二中的测距方程,计算出故障距离,完成故障测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