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测风的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30758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92704.7

    申请日:2021-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激光测风的串联式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方法,包括:控制系统采集前叶轮和后叶轮的转速、风速风向、功率、转矩和桨叶角度信息;通过激光测风系统采集机舱前方一段距离处的风速风向,存入数据存储单元;前后叶轮能量预测分配模块分别计算出前叶轮和后叶轮获取的能量,并分别传给前后叶轮预测最大最小功率模块,计算出各自获取的能量区间;前后叶轮预测最大最小功率模块把前叶轮和后叶轮的预测最大最小功率分别传给前后叶轮控制模块,前后叶轮控制模块分别获取预测最大最小功率后,根据前叶轮、后叶轮的运行区间和预测最大最小功率进行转速‑转矩调节。本发明为双叶轮机组运行稳定性和提供机组的发电量提供技术基础。

    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区域能源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40204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672982.9

    申请日:2021-06-17

    Abstract: 考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区域能源站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如下步骤:预测得到园区内各个需求点的各个电热冷气负荷数据,然后根据各个需求点的位置以及各种能源的需求量选取最佳能源站的位置以及应满足的需求;根据最小能距矩阵和各个需求点的位置建立以需求为导向最小能距和建设成本为目标函数求取最佳的能源站位置和需求点的分配以及应该满足的负荷需求;根据园区内分配需求点的年电热冷气负荷数据对能源站的各个供能设备进行规划优化,以可再生能源在使用中的渗透率、环境污染、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对能源站的数量M从Mmax到Mmin依次按照上述步骤进行迭代,以所有目标函数最小为最优结果找到最优的能源站数量M以及各个能源站中的设备的容量。

    一种面向军用增压器叶轮加速退化的寿命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585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011531676.5

    申请日:2020-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压器叶轮寿命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面向军用增压器叶轮加速退化的寿命评估方法K418合金不同温度和时间的持久极限,拟合剩余寿命、试验温度和极限应力间的关系模型一,在获得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分别外推计算120h结构考核试验与350h整机考核试验的强度极限,拟合剩余寿命与强度极限以及温度的关系模型二,将由模型一外推得到的强度极限代入模型二,基于数据的仿真模型不受时间地域与实际生产的约束,可以在设计的任一阶段做耐久性仿真,而且设计迭代过程中,获得新的试验数据之后,可以作为新的样本继续训练仿真模型,通过不断完善迭代,最终形成高精度的耐久性试验模型,为后续的产品迭代提供试验指导。

    基于联邦学习的区域光伏功率概率预测方法及其协同调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26506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0458444.5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一种基于联邦学习的区域光伏功率概率预测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明确区域内各个参与联邦学习框架进行概率预测的光伏电站,收集一段时间内信息以及对应的光伏功率变量,并按时间顺序采集上述变量构成样本数据集;对上述步骤获得的样本数据集进行缺失值与异常值处理;对光伏电站的样本数据集进行分割,按照一定比例分割为训练集与测试集;分别对训练集和测试集进行归一化;步骤,构建联邦学习框架;根据中心服务器根据预测要求,建立全局预测模型,定义训练误差函数与精度要求,并将网络结构以及初始化参数分发至各个光伏电站。

    一种供热系统动态建模方法、模型及调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29059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010651856.0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系统动态建模方法、模型及调控系统。所述建模方法包括:获取室外气象参数、集中供热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运行工况测试数据;采用流量流法建立集中供热系统中直埋管道、换热站以及含散热器热用户的动态能量流模型;结合室外气象参数,将建立的直埋管道、换热器和含散热器建筑物热用户的能量流模型按照获取的拓扑结构连接成集中供热系统的动态能量流模型。所述集中供热系统能量流模型描述了热量从网侧到用户侧的动态传递过程,对优化供热系统调节策略、提高供热系统运行管理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一种串联式同向旋转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3225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727306.7

    申请日:2021-06-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式同向旋转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控制系统采集前叶轮和后叶轮的风速风向、转速、转矩、功率和桨叶角度等信息;步骤二:控制系统预先设定共振频率点,结合采集的前叶轮和后叶轮的信息,通过转速设定点控制算法,计算出前前叶轮和后叶轮的转速设定点,然后把前叶轮的转速设定点传给前叶轮控制模块,把后叶轮的转速设定点传给后叶轮控制模块。本发明可以实现串联式同向旋转双叶轮风力发电机组共振穿越,为双叶轮机组运行稳定性提供技术基础。

    一种面向军用增压器叶轮加速退化的寿命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85853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31676.5

    申请日:2020-1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增压器叶轮寿命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面向军用增压器叶轮加速退化的寿命评估方法K418合金不同温度和时间的持久极限,拟合剩余寿命、试验温度和极限应力间的关系模型一,在获得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分别外推计算120h结构考核试验与350h整机考核试验的强度极限,拟合剩余寿命与强度极限以及温度的关系模型二,将由模型一外推得到的强度极限代入模型二,基于数据的仿真模型不受时间地域与实际生产的约束,可以在设计的任一阶段做耐久性仿真,而且设计迭代过程中,获得新的试验数据之后,可以作为新的样本继续训练仿真模型,通过不断完善迭代,最终形成高精度的耐久性试验模型,为后续的产品迭代提供试验指导。

    一种供热系统动态建模方法、模型及调控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290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51856.0

    申请日:2020-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供热系统动态建模方法、模型及调控系统。所述建模方法包括:获取室外气象参数、集中供热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运行工况测试数据;采用流量流法建立集中供热系统中直埋管道、换热站以及含散热器热用户的动态能量流模型;结合室外气象参数,将建立的直埋管道、换热器和含散热器建筑物热用户的能量流模型按照获取的拓扑结构连接成集中供热系统的动态能量流模型。所述集中供热系统能量流模型描述了热量从网侧到用户侧的动态传递过程,对优化供热系统调节策略、提高供热系统运行管理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基于量子粒子群的氢混合储能容量配置系统、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4467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111036985.X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基于量子粒子群的氢混合储能容量配置系统、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获取风电场的输出功率以及地区负荷需求功率的历史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氢混合储能系统充放电数学模型;建立氢混合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使用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求得最优混合储能容量配置结果,并与基于标准粒子群算法的容量配置方法作比较;采用了氢储能加超级电容的混合储能系统,能够发挥氢能能量密度大、绿色环保以及超级电容功率密度大、充放电效率高的优点,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系统调峰周期变长,氢储能拥有更大优势,采用量子粒子群的配置方法,具有收敛速度更快、不易陷于局部最优等优点。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双风轮风力机变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884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112807.0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风力机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的双风轮风力机变桨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双风轮风力机控制系统极端风况下的风速、前风轮转速、后风轮转速、前风轮桨距角和后风轮桨距角数据;步骤2: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对双风轮风力机极端风况下的载荷进行建模;步骤3:建立双风轮风力机控制系统的双输入双输出广义预测模型并进行解耦,求解广义预测模型的输出;步骤4:确定性能优化指标,利用混沌蝠鲼觅食算法对步骤3中解耦后的广义预测模型进行滚动优化,得到最优控制律与最优控制器输入。本发明大大提高了保护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大幅降低了网络复杂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寻优能力强,收敛快。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