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62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605603.X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人体仿生的脊柱侧弯矫形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躯干活动信息,目标躯干的三维扫描数据、以及脊柱的脊柱扫描数据,并基于脊柱扫描数据,识别脊柱的脊柱病患信息;基于脊柱病患信息,生成用户的脊柱调整策略,并基于脊柱调整策略、目标躯干的三维扫描数据、以及脊柱的脊柱扫描数据,生成用户的脊柱三维矫形模型;识别脊柱三维矫形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并识别躯干活动信息对应的各躯干活动范围;基于脊柱三维矫形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以及各躯干活动区域,生成用户的目标脊柱矫形模型,并基于模型生成设备,生成目标脊柱矫形模型对应的目标矫形装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对不同脊柱病患患者的脊柱矫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21509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377700.2
申请日:2021-04-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12N5/0775 , C12N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冲式电流刺激活化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样本的采集;S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样本的培养以及分析,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P2,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S3:利用10uA‑40uA的电流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样本进行刺激;S4:对电流刺激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值率、β‑gal的活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干性标志分子OCT4,NANOG,SOX2以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和成软骨分化能力进行分析,本发明能够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衰老,同时能够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增加降低衰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和成软骨分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2287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03647.0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物在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物在制备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物在制备预防椎间盘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治疗椎间盘退变的药物,其中,有效成分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物;有益效果是:为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物质,填补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物在椎间盘退行性疾治疗中应用空白;同时提供了新的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28161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94561.8
申请日:2020-02-1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多孔人工椎体制备方法,包括:1、构建脊柱的有限元模型;2、将构建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生物力学实验;3、根据人工椎体所承受的应力分布,调整人工椎体尺寸或位置,得到最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的人工椎体模型;4、利用3D打印技术,使用PEEK材料打印步骤3设计的人工椎体模型,将人工椎体与上下椎体接触的表面打印成有利于骨长入的多孔结构。本发明分析人工椎体所承受的应力分布,使人工椎体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要求,保证使用的融合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采用高性能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PEEK)进行3D打印,生物力学匹配性良好、对影像学检查无干扰,个性化定制,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07437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10329753.3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C12N15/867 , C12N15/66 , C12N15/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诱导慢病毒miRNA表达载体,包含慢病毒转移结构的基因HIV-1RNA包装信号、5’LTR和3’LTR以及四环素反应元件(TRE)和EF-1α启动子。该系统提供了一个能够指导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合成miRNA的表达载体。载体使用的四环素反应元件(TRE)和EF-1α基因启动子确保该载体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高水平表达。载体在无强力霉素(DOX)存在条件下,目的miRNA的表达受抑制,而有Dox存在时,则其被诱导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215580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010906879.1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零切记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包括3D打印PEEK椎间融合器本体,所述3D打印PEEK椎间融合器本体包括3D打印实心部、显影棒和3D打印中空网格部。本发明通过利用3D打印技术,使用高性能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打印椎间融合器模型,将椎间融合器中心部分打印成有利于骨长入的多孔结构,使椎间融合器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要求,生物力学匹配性良好、对影像学检查无干扰,个性化定制,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且便于与3D打印的钛合金零切记固定组件进行组合固定,通过设置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生物力学实验,根据椎间融合器所承受的应力分布,调整椎间融合器尺寸或位置,得到最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的椎间融合器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4994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1860.0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菌抗炎促成骨的二维双金属MOF及其制备与应用。该MOF可以有效抗菌抗炎,在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同时具备长效发挥作用的能力,在降解前,本发明提供的二维双金属MOF可以在低强度医用US作用下高效清除细菌,并可以通过纳米酶活性发挥清除ROS的作用。在降解后,二维双金属MOF缓释的铜锰离子和槲皮素可以发生螯合,进而通过金属‑离子电荷传递MLCT发挥类SOD和CAT效果,从而可以持续发挥吸附ROS的作用,此外,由于铜锰离子和槲皮素具有成骨、抗菌作用,可以持续且高效促进骨组织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75627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605603.X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人体仿生的脊柱侧弯矫形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躯干活动信息,目标躯干的三维扫描数据、以及脊柱的脊柱扫描数据,并基于脊柱扫描数据,识别脊柱的脊柱病患信息;基于脊柱病患信息,生成用户的脊柱调整策略,并基于脊柱调整策略、目标躯干的三维扫描数据、以及脊柱的脊柱扫描数据,生成用户的脊柱三维矫形模型;识别脊柱三维矫形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并识别躯干活动信息对应的各躯干活动范围;基于脊柱三维矫形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以及各躯干活动区域,生成用户的目标脊柱矫形模型,并基于模型生成设备,生成目标脊柱矫形模型对应的目标矫形装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对不同脊柱病患患者的脊柱矫正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7502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46168.8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科器材领域,公开了一种骨科牵引装置,包括安装架、牵引机构、支撑环、转盘、伸缩躺板、固定组件一、驱动组件一、支撑台以及固定组件二。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对病患的腰椎进行直线牵引、拉伸的效果,还能够实现对病患的腰椎进行小幅度的往复摆动的效果,增加了对不同病情病患的治疗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75012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46156.5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外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下固定框和上固定框,两个下固定框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下固定框和上固定框之间设有中间调节组件,下固定框和上固定框外圈上均设有若干个外凸起,下固定框、上固定框和外凸起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下固定框与中间调节组件之间通过夹持组件相连接,夹持组件通过螺栓连接在下固定框和中间调节组件上,中间调节组件与上固定框之间通过支撑螺杆和螺母相连接,下固定框、上固定框和中间调节组件上均安装有固定组件。本发明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螺钉来调整安装在中间固定框上的固定针的位置,以此适应不同的骨骼断裂位置,并且设置夹持组件,保证整体结构与骨头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