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05905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135772.2
申请日:2011-05-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利用宽光谱光电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属于光学辐射定标测量方法,解决现有测试系统测试功能单一、测试对象和测试光谱范围有限的问题。宽光谱光电测试系统包括宽光谱光源、单色仪、滤光片轮、暗箱、数据采集放大电路、偏压电路、电机驱动电路和计算机,计算机加载有单色仪控制模块、滤光片轮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测试功能模块。本发明利用测试功能模块的光谱响应度测试子模块和伏安特性测试子模块将光电探测器光谱响应、伏安特性等测量参数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宽光谱范围的测量,并有效提高了测量精确度,在测试器件的范围上也进行了扩展,可以完成零偏的光电二极管和需要加一定偏压的PIN管、APD管和光电三极管的性能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01852884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213815.X
申请日:2010-07-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B5/30
Abstract: 一种双螺旋状金属线栅圆偏振器,属于光学器件,目的在于使其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具有较宽的工作波长,且器件尺寸小、结构紧凑、易于集成。本发明的圆偏振器,在石英玻璃基板上沉积有N个均匀分布的螺旋状的铝金属线栅,铝金属线栅为两个互相缠绕的双螺旋结构的螺旋线栅,两个螺旋线栅在基板上的起始点分处螺旋直径两端,螺旋方向相同;各螺旋线栅直径40~60纳米,螺旋状的螺旋周期数大于等于2周,螺旋周期间距150~400纳米,螺旋直径100纳米,金属线栅间距190~290纳米,N≥106。本发明工作波长范围0.44~1.08μm,偏振消光比大于31∶1,偏振光透过率大于56%,适用于偏振分光、显示、激光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363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62076.7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球差校正系统及光学变焦系统,属于光学器件设计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可调球差校正系统,通过在两层介质超表面上加载相反的螺旋形相位,使得经过两层介质超表面进行波前调制后的输出光产生一个与光学系统球差互为相反数的球差校正项,从而校正光学系统的球差。通过设置旋转机构可以实现对球差从0到特定值的连续可调校正。本发明提供的光学变焦系统,通过在螺旋相位中增加消色差相,能够使光学变焦系统光谱工作带宽更广,效率更高,色差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6358705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33233.X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J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质超表面的全stokes偏振测量仪,属于光学器件技术领域。包括一层介质超表面和探测器阵列,探测器阵列位于介质超表面的焦平面处。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介质超表面的全stokes偏振测量仪,其所依附的设计框架可任意选择感兴趣的目标偏振态和它们各自的聚焦点,可以容易地实现传统设计思路无法实现的正四面体分布的目标偏振态探测。相较于现有的对正多面体分布的六种偏振态探测的设计有着更小的体积,相较于现有的对非正多面体分布的四种偏振态探测的设计有着更小的噪声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400247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55179.1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应变补偿型光纤电流传感器,首次将少模探测方法和扭转光纤结合应用于反射型光纤电流传感器,进一步优化光纤电流传感系统;采用匀速率扭转光纤代替普通的传感光纤,消除了光纤中线性双折射造成的误差,降低了其温度敏感性,提升了其抗应力作用,能够减小传感光纤受温度和应变的影响。使用变速率扭转光纤代替四分之一波片,消除了四分之一波片的熔接误差和延迟误差,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通过引入少模探测和扭转光纤的综合方案可以实现对温度和应变的准确测量和补偿,消除温度和应变误差对光纤电流传感器的影响,提高电流的测量精度。此外,系统采用相干检测的方案,能够降低噪声对系统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879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0056434.6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速率自适应激光无线通信方法及通信设备,包括: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第一串行数据,第一串行数据包括第一设备发射速率期望值以及第一伪随机序列;第一设备在接收第一串行数据的过程中根据预设规则生成第二伪随机序列,根据第二伪随机序列和第一伪随机序列的误码比特数选定下一个统计周期第二设备发射速率的期望值;第一设备按照第一设备发射速率期望值对应的发射速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串行数据,第二串行数据包括第二设备发射速率期望值以及第三伪随机序列,第二设备发射速率期望值用于指示第二设备按照对应的发射速率向第一设备发送数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发射端和接收端激光调制速率自适应。
-
公开(公告)号:CN109470152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549854.X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臂梁位移测量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将经扩束准直后的平行光束分光成为参考光和测量光;所述参考光和所述测量光经反射后形成静态干涉条纹,所述静态干涉条纹随悬臂梁移动发生位移;采集静态干涉条纹信号并将干涉条纹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根据控制信号测量大气参数;根据所述数字信号计算位移,根据所述大气参数进行折射率补偿。系统包括光路干涉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计算机。该方法有效克服了电容式传声器动态测量范围小、灵敏度低等缺陷,与现有的悬臂梁传声器技术相比,降低了设备成本和设计难度,使得通过直接测量悬臂梁位移检测气体浓度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85067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62533.3
申请日:2017-03-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67/025 , H04L67/42
Abstract: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监控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服务器和监控平台,所述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包括光学天线、光收发模块、微处理器、跟踪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方法包括:所述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服务器发送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数据;所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后发送给监控平台;所述监控平台根据接收的数据对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进行监控并能向服务器发送调控指令;服务器将指令发送给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进行调整。本发明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获得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的现场数据,实现对自由空间光通信设备的远程监控及管理,不受现场配线、空间无线光通信设备空间位置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073088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10607551.6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B5/30
Abstract: 螺旋状金属线栅圆偏振器,属于光学器件,目的在于使其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且器件尺寸小、结构紧凑、易于集成。本发明在石英玻璃基板上沉积有N个均匀分布的螺旋状的铝金属线栅,所述铝金属线栅为M个互相缠绕的螺旋线栅,各螺旋线栅在基板上的起始点等间距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螺旋方向相同;各螺旋线栅直径20~30纳米,螺旋周期数等于3周,螺旋周期间距200纳米,螺旋直径100纳米,铝金属线栅间距190纳米,M≥3, N≥106。本发明信噪比可以达到37.7 dB,工作波长范围可以达到0.49-1.34μm,偏振消光比大于270:1,偏振光透过率大于67%,适用于偏振分光、显示、激光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073088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607551.6
申请日:2010-12-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2B5/30
Abstract: 螺旋状金属线栅圆偏振器,属于光学器件,目的在于使其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信噪比,且器件尺寸小、结构紧凑、易于集成。本发明在石英玻璃基板上沉积有N个均匀分布的螺旋状的铝金属线栅,所述铝金属线栅为M个互相缠绕的螺旋线栅,各螺旋线栅在基板上的起始点等间距分布在同一圆周上,螺旋方向相同;各螺旋线栅直径20~30纳米,螺旋周期数等于3周,螺旋周期间距200纳米,螺旋直径100纳米,铝金属线栅间距190纳米,M≥3,N≥106。本发明信噪比可以达到37.7dB,工作波长范围可以达到0.49-1.34μm,偏振消光比大于270:1,偏振光透过率大于67%,适用于偏振分光、显示、激光等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