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8132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496849.2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免标样定量方法及系统,通过计算待测样品中主量元素多条自吸收谱线的自吸收系数,通过自吸收系数计算出每条谱线所对应低能级粒子的柱状密度,进而精确计算等离子体温度和主量元素之间的含量之比,通过为其中一种主量元素和所有微量元素选取一条无自吸收谱线作为标准参考线来计算该种主量元素和所有微量元素含量之比,进而计算出待测样品中所有元素的含量比。本发明方法通过利用LIBS光谱中受到自吸收效应影响的谱线的展宽即可精确计算出等离子体温度和主量元素之间的含量比,计算所需的谱线展宽不受系统光学效率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446006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48091.8
申请日:2022-02-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标样定标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方法及系统,包括:使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对待测样品和标准样品进行检测,获得待测样品和标准样品的特征光谱数据;从特征光谱中,对每一种元素各选择一条谱线作为分析线,并选择一条无自吸收的参考线,测量分析线和参考线的实际展宽,计算出分析线的相对自吸收系数R;通过相对自吸收系数R对待测样品和标准样品的分析线强度进行校正;进而根据校正后的分析线强度以及标准样品中目标元素的含量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各个目标元素的含量。本发明通过利用相对自吸收系数R对单标样法定量公式中的谱线强度进行校正可大幅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单标样法的定量分析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496849.2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免标样定量方法及系统,通过计算待测样品中主量元素多条自吸收谱线的自吸收系数,通过自吸收系数计算出每条谱线所对应低能级粒子的柱状密度,进而精确计算等离子体温度和主量元素之间的含量之比,通过为其中一种主量元素和所有微量元素选取一条无自吸收谱线作为标准参考线来计算该种主量元素和所有微量元素含量之比,进而计算出待测样品中所有元素的含量比。本发明方法通过利用LIBS光谱中受到自吸收效应影响的谱线的展宽即可精确计算出等离子体温度和主量元素之间的含量比,计算所需的谱线展宽不受系统光学效率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90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911267390.8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21/7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LIBS光谱法检测材料组成领域,公开了一种LIBS基体效应校正方法及其应用,校正包括:采集待校正每个样品种类中任一样品在多个激光能量激发下的全波段光谱和等离子体图像;基于每个样品种类对应的全波段光谱和等离子体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得到该样品种类对应的图像亮度和等离子体温度的关系及等离子体面积和烧蚀质量的关系;采集每个样品种类中每个样品在待校正激光能量激发下的等离子体图像和待校正波段光谱,基于该等离子体图像和该样品种类对应的上述关系校正该样品的光谱强度;基于各校正后的光谱及其对应元素含量拟合待校正激光能量下的定标曲线,完成基体效应校正。本发明基体效应校正操作简单,可靠性高,可有效应用于实际工业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2093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26624.X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A61B7/04 , H04R1/46 , G10L25/03 , G10L25/30 , G10L25/66 , G16H40/67 , G16H50/20 , G16H50/30 , G16H50/70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听诊器,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胸件和移动终端;胸件通过分别放置在用户身体的各个部位,以采集各个部位的声音信号,并将采集到的声音信号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发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结合训练好的分析诊断网络对所述声音信号进行诊断,以给出对用户的听诊结果;云端系统,根据移动终端上传的声音信号、听诊结果、用户的既往病史、遗传病史、基因组学以及相关病例,进行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分析,挖掘所述声音信号的隐藏信息,进行疾病预测,以进一步地诊断用户的身体健康情况。本发明适用于医院医疗系统、家庭健康智能监测以及高传染风险等场合进行多功能无线听诊与智能诊断分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