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IQ调制器的无导频自动偏压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783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3883.5

    申请日:2022-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IQ调制器的无导频自动偏压控制方法和装置,属于光调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采用仿真方式,获得光功率变化量和偏置点状态的数据对应关系;更新偏压对调制器的偏置点进行更新,然后获得对应的光功率变化量;通过上述建立的模型,对输入的光功率变化量进行解算,得到偏置点状态的估计,据此设定下一步偏置电压更新值;最后不断重复更新偏压和解算两个步骤,即可实现自动偏压控制。本发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偏置点状态进行识别,减小了对信号引入的扰动,减小了算法复杂度和整体成本,同时保持较高的精度,能够有效地在不同环境中实现自动偏压快速收敛和跟踪,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Delta-Sigma调制的数字移动前传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3820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040960.7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elta‑Sigma调制的数字移动前传方法及装置,属于光纤无线融合接入技术领域,包括:通过Delta‑Sigma调制分别将两路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比特流,分别记为第一和第二OOK信号,并分别作为MSB和LSB进行合路以生成PAM4信号后射频输出;将射频信号经过电光转换后,利用单一波长经光纤链路传输,再经过光电转换还原为射频信号;在RRU端,将PAM4信号中的MSB和LSB分离,以还原出第一和第二OOK信号;分别滤除两路OOK信号中的带外量化噪声,以恢复出两路模拟信号,并交由两个RRU进行无线传输;在合路之前,通过调整两路OOK信号的幅值,实现两路信号的信噪比分配。本发明能够在不增加波长数量的情况下,扩展一倍的接入用户数,并且RRU端的信噪比可灵活配置。

    一种基于阵列错位排布的可见光高速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709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28025.X

    申请日:2024-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阵列错位排布的可见光高速通信系统,属于光通信领域。包括:由多种不同波长(颜色)的光源错位间隔排布成M×N大小的阵列作为发射端,通过对每个LD或LED芯片单独驱动形成互不干扰的阵列发射模块。接收模块也设计为阵列排布的形式,大小为M’×N’,其中M’>M,N’>N。接收端接收器阵列前放置有滤波片,且对应的滤波片中心波长与发射端光源波长一致。发射端和接收端都有光学透镜,可以进行准直和聚焦。该种方法能有效的降低信道间码间串扰,保证多通道可见光通信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高、结构简单,适于推广应用。

    一种无中继传输系统及提升无中继光通信传输距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47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50743.9

    申请日:2024-0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中继传输系统及提升无中继光通信传输距离的方法,属于光纤通信领域。一种无中继传输系统,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发射端包括共轭生成模块、序列插入模块、色散预补偿模块和信号调制模块;接收端包括补偿及同步模块、信道均衡模块和相干叠加模块;在信号发送端构建X、Y偏振共轭双波数据序列;插入训练序列和同步头;进行色散预补偿;将电信号调制到光载波上,经过长距离无中继光通信系统传输;在信号接收端进行色散补偿和帧同步处理;利用训练序列对信号进行均衡处理;载波恢复处理后,对X、Y偏振数据进行相干叠加,抵消非线性影响。本发明补偿了信号在无中继长距离光传输过程受到的非线性影响,提高了无中继传输距离。

    一种基于delta-sigma调制的模拟信号量化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0468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1047045.0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elta‑sigma调制的模拟信号量化方法及装置,属于信号处理领域,包括:对待传输的模拟信号进行delta‑sigma调制,得到第一数字信号;将第一数字信号与原始的模拟信号作差,得到第一差分信号;滤除第一差分信号中的带外噪声后进行放大,并进行delta‑sigma调制,得到第二数字信号;将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组合为一路数字信号,得到模拟信号的量化结果;将模拟信号的量化结果分路为两路数字信号,从而还原出第一数字信号和第二数字信号;将还原得到的第一数字信号与衰减后的第二数字信号作差,得到第二差分信号;滤除第二差分信号中信号频带外的成分,从而还原得到原始的模拟信号。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模拟信号量化方法信噪比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通信测角一体化的空间激光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93683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1441824.3

    申请日:2022-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测角一体化的空间激光通信装置,属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领域,使用多芯光纤以共光学支路方式同时进行光束入射角计算和激光通信,包括多芯光纤模块和光束入射角计算模块。其中,多芯光纤的中心位置光纤用于通信,非中心光纤用于光束偏离角度的测量。本发明在光束处于非最佳对准情形下,利用照射到非中心纤芯中的光功率进行光束偏差角度的探测,以共光学支路的方式在通信的同时完成对光束指向偏差的计算,避免了非共支路方式的光束能量损耗,且使装置更加紧凑,大大降低了光路的复杂度、装置整体的重量及成本。

    基于速率兼容调制的自由空间光传输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54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093900.9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速率兼容调制的自由空间光传输方法及系统,属于自由空间光传输领域,方法包括:发送端利用映射矩阵将原始信息比特映射为速率兼容的符号并发送;映射矩阵满足:不存在四环现象、各行的非零权重数量相同且各列的非零权重数量相同,以使得符号被重传时信息能量均匀增加;接收端接收符号,基于映射矩阵,利用最大后验概率解码符号以恢复出原始信息比特,校验恢复出的原始信息比特的传输速率和信号质量是否满足设定要求,并在满足时发送确认信号;发送端接收到确认信号时发送下一速率兼容的符号,否则,重复发送当前速率兼容的符号。无缝地调整自由空间光链路传输的速率,保证链路的通信不中断。

    一种基于自由空间光传输的零差自相干通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9893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11329.5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由空间光传输的零差自相干通信方法及系统,属于相干光通信领域,包括:在发送端,将激光载波分为信号光和远端本振光;对信号光进行频率调节,得到信号光载波后,将数据调制到信号光载波;信号光载波的频率与远端本振光不同;将远端本振光与信号光载波耦合为一路后,发射到自由空间中;在接收端,从自由空间中接收传输激光后,分离出远端本振光和调制有数据的信号光载波;对远端本振光进行频率调节,得到与信号光载波的频率相对应的本振激光;对对应波长的本振激光与调制有数据的信号光载波进行相干接收后,进行实时信号处理,实现实时通信。本发明能够避免接收端对于偏振控制器件的依赖,简化系统架构,并提高通信效果。

    一种光学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实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9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75112.6

    申请日:2023-06-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安全光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学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实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数字光挑战信号生成模块、放大模块、激光器非线性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模块、探测与处理模块。通过原始光信号经过数字光挑战信号生成模块,输出得到数字光挑战信号;数字光挑战信号经过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模块,输出得到模拟光响应信号;模拟光响应信号通过探测与处理模块被转化采样为数字电响应信号,并进行预注册或身份判决。本发明使用无源光器件后置于激光器来提供额外的不可克隆参数维度,突破了激光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设计中非线性变化范围过小的限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低成本、低实现复杂度的优点,为光通信光学物理层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提供了新设计。

    一种适用于IQ调制器的偏压控制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38206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1160536.6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IQ调制器偏压控制的方法和装置,属于信号调制领域。包括:对IQ调制器输出信号进行小波变换提取出一个二维矩阵作为指纹信息,把此指纹作为输入端放入CNN里,输出结果即为当前偏置电压。而对卷积神经网络框架的训练如下:对IQ调制器在零偏置点左右按梯度各设几个不同的偏置电压加载,分别对不同偏置下的输出信号做小波变换,然后放入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此发明与传统的IQ调制器偏置电压调控方案有很大不同,无需外加导频信号,直接利用了神经网络的特性对当前的偏置状态进行精确识别,不用再考虑复杂的系统细算和各个参量间的影响,有效地简化了IQ调制器的偏压控制方法,并且提高了精度。本发明对任意调制格式的信号适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