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树蜂的植物源引诱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207948B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1711481747.3

    申请日:2017-12-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松树蜂的植物源引诱剂,其有效成分包括如下组分:α‑蒎烯、莰烯、β‑水芹烯、β‑蒎烯、β‑月桂烯和反‑柠檬烯。本发明的引诱剂是一种植物源引诱剂,其成分和配比模仿自然中的寄主树种,对松树蜂有引诱作用,但对天敌和其他昆虫无害,是绿色防治技术。通过实地诱捕试验,此配方的植物源引诱剂诱捕数量多,效果稳定,尤其对中国发生的松树蜂的诱捕有较好的特异性。

    一种防治美国白蛾的增效性拒食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51910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501806.2

    申请日:2017-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拒食剂组合物,具体是一种防治美国白蛾的增效性拒食剂及其使用方法。该拒食剂组合物包含如下重量份的原料:银杏叶提取物1‑4重量份、仿生胶45‑180体积份。本发明把具有粘附作用的仿生胶与具有拒食作用的银杏次生物质进行结合,即可以对较小幼虫具有粘附效果,又能对所有幼虫产生拒食作用。作为植物源拒食剂,其拒食效果明显,持续时间长,对环境没有污染,对植物正常生长没有影响,为美国白蛾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法。另外,银杏叶提取物与银杏內酯相比同样具有明显的拒食效果,并且在市场上更加廉价易得。

    基于无人机图像分析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方法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88186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12888.X

    申请日:2015-04-29

    Inventor: 刘文萍 骆有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人机图像分析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无人机上搭载的摄像机拍摄林区图像;S2:对所述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前期预处理,以改善图像数据,增强图像特征;S3:通过改进的模糊C-均值算法对林区图像进行图像分割,确定图像中林区的位置;S4:通过基于混合模板的标记分水岭算法对林区图像进行分割,确定图像中虫灾区域的位置;S5:在确定虫灾区域位置的基础上,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对所述虫灾区域的虫灾程度进行分级。本发明通过无人机搭载摄像机拍摄指定林区的图片等资料,实现对林区病虫灾害区域的定位及病虫害分级和预警等功能,能满足对林区病虫害情况及时、全面、高效的监测和预警的需求。

    一种杨干象特异性SS-COⅠ引物对及快速分子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2633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97624.9

    申请日:2014-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杨干象特异性SS-CO Ⅰ引物对及快速分子检测方法,构建杨干象的快速分子鉴定体系。是一种快速稳定、不受虫态限制、简单易行的杨干象检测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基层检验检疫及相关部门对杨干象的鉴定。本发明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地进行我国重大林业检疫性害虫杨干象的鉴定,特别是除成虫以外其它虫态(卵、幼虫和蛹)的鉴定,该发明可用于国内外杨树苗木调运、带皮原木制品、木质包装材料等运输中杨干象的快速检测。

    一种红脂大小蠹驱避剂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96595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10074702.0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脂大小蠹驱避剂,该驱避剂包含壬醛、3-辛醇、反-2-己烯醛、水杨醛和马鞭草烯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治红脂大小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红脂大小蠹引诱剂和驱避剂相结合来防治红脂大小蠹的技术。本发明的驱避剂可以有效驱赶红脂大小蠹成虫的靠近,且本发明通过在装有引诱剂的诱捕器悬挂位置的周围,按使用要求放置驱避剂,对红脂大小蠹的诱捕效果可以比单独使用引诱剂提高约1倍,同时能控制红脂大小蠹对诱捕器周围油松的危害,保护范围达40×40m2以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