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高阻燃性木材自水解物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54085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17107.9

    申请日:2017-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阻燃性木材自水解物基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木材自水解物分散在10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2)将蒙脱土(MMT)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均匀的悬浮液;(3)配制氧化石墨烯分散液l,并与步骤(1)中得到的木材自水解物分散液和步骤(2)中得到的蒙脱土悬浮液混合搅拌,利用微孔过滤膜真空抽滤;(4)将制备好的复合膜置于真空干燥箱中,滤膜上将形成木材自水解物/蒙脱土/氧化石墨烯(WH-MMT-GO)复合膜。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绿色无污染,易于投入工业生产,得到的木材自水解物/蒙脱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材料具有高强度、阻燃性、热稳定性、可降解性。

    一种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45843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302200.2

    申请日:2014-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利用氧化剂将半纤维素中的活性羟基氧化为醛基,得到双醛半纤维素;步骤2,过量的双醛半纤维素溶液与壳聚糖溶液反应,形成水凝胶与剩余双醛半纤维素形成的混合物;步骤3,将所述混合物浸入含银离子溶液,使银颗粒吸附在水凝胶网络结构表面,制成抗菌水凝胶。利用本发明方法,将半纤维素利用氧化剂改性,赋予其功能性基团,益于与壳聚糖中的氨基发生席夫碱反应。抗菌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反应温度条件低,能耗小,易于投入工业生产。此外,制备得到的抗菌水凝胶吸附的银颗粒达到纳米级别,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

    一种半纤维素基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5641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14103.0

    申请日:2014-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纤维素基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季铵盐半纤维素与水按照5~50:1000的重量/体积比混合,对混合物进行混匀,离心后得到均匀的季铵盐半纤维素溶液;步骤2,将蒙脱土与水按照5~50:1000的重量/体积比混合,对混合物进行混匀,离心后得到均匀的蒙脱土悬浮液;步骤3,将季铵盐半纤维素溶液与蒙脱土悬浮液混合,并搅拌6~12h,然后用滤膜真空抽滤10~30min;步骤4,风干后,在滤膜上形成季铵盐半纤维素/蒙脱土复合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半纤维素基有机-无机复合膜具有耐热性、透光性、可降解性,并且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易于投入工业生产。

    一种尺寸可调的木质素微纳米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135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61611.4

    申请日:2023-07-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尺寸可调的木质素微纳米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γ‑戊内酯/水二元体系作为溶剂对有机溶剂木质素进行充分溶解和简单分级,通过控制纳米沉淀法中的合成参数制备尺寸可控的木质素微纳米球。该发明利用绿色可回收的γ‑戊内酯制备木质素微纳米球方法,无需化学改性即可得到不同结构的木质素,避免了大量有毒试剂的使用和复杂的化学改性,有利于环境保护。该发明操作简单、时间短,通过纳米沉淀法中合成参数的协同作用能生产得到性能优异、尺寸可控的木质素微纳米球,有助于木质素微纳米球的大规模制备。

    一种用低共熔溶剂从生物质中提取半纤维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821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44981.6

    申请日:2020-07-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低共熔溶剂一步法从生物质原料中高效分离半纤维素的方法,所述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混合,形成低共熔溶剂体系;(2)将生物质原料与低共熔溶剂混合置于反应釜中,反应得到反应浆液;(3)反应结束后,冷却,加水搅拌稀释,然后过滤进行固液分离,然后缓慢滴加到乙醇中沉淀、过滤、洗涤及干燥得到半纤维素。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低共熔溶剂制备简单,价格低廉,性质稳定,且对半纤维素具有很好的溶解性;无需脱木质素制备综纤维素中间过程;半纤维素得率较高;处理条件温和,且溶剂可回收再利用,大幅降低了能耗和成本。

    一种以废弃杨木粉为原料制备具有抗氧化性的生物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4124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97868.0

    申请日:2018-0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1/00 C10G2300/1003 C10G2300/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废弃杨木粉为原料制备具有抗氧化性的生物油的方法,属于生物质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以工业加工产生的废弃物杨木为原料,经过液化制备得到生物油。液化所用设备为间歇式反应釜,液化溶剂为水,反应温度220~280℃,保温30min,液化产物经过滤、抽提、萃取和旋转蒸发得到生物油。该发明方法实现了工业加工中废弃杨木粉的有效利用,操作方法简单,同时液化条件采用水作为溶剂,有利于环境保护。生产得到的生物油产品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自由基消除率最高达90.85%,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半纤维素基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564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410114103.0

    申请日:2014-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纤维素基有机‑无机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季铵盐半纤维素与水按照5~50:1000的重量/体积比混合,对混合物进行混匀,离心后得到均匀的季铵盐半纤维素溶液;步骤2,将蒙脱土与水按照5~50:1000的重量/体积比混合,对混合物进行混匀,离心后得到均匀的蒙脱土悬浮液;步骤3,将季铵盐半纤维素溶液与蒙脱土悬浮液混合,并搅拌6~12h,然后用滤膜真空抽滤10~30min;步骤4,风干后,在滤膜上形成季铵盐半纤维素/蒙脱土复合膜。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半纤维素基有机‑无机复合膜具有耐热性、透光性、可降解性,并且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易于投入工业生产。

    从生物质中分离纯化直链半纤维素和支链半纤维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8693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110168798.7

    申请日:2011-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生物质中分离纯化直链半纤维素和支链半纤维素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亚氯酸钠脱除生物质中的木质素,然后用0.25M、0.5M和1.0M碱溶液在15-40℃连续抽提,再采用I2-KI溶液对三种碱溶性半纤维素进行分级纯化。研究发现,农林生物质半纤维素在I2-KI溶液能形成沉淀,采用I2-KI溶液沉淀出的半纤维素组分分枝度低,而保留在溶液被乙醇沉淀的半纤维素组分分枝度高。本发明的从生物质中分离纯化直链半纤维素和支链半纤维素的方法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分级纯化可将直链半纤维素和支链半纤维素进行分离,得到结构性质不同半纤维素,为半纤维素的工业化提供应用基础。

    一种使半纤维素酰化改性的方法及改性半纤维素

    公开(公告)号:CN101298483B

    公开(公告)日:2011-05-04

    申请号:CN200810116099.6

    申请日:2008-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半纤维素酰化改性的方法和酰化改性半纤维素。该方法在微波辐射作用下,使半纤维素进行酰化反应,生成半纤维素酯。本发明方法酰化反应速度快,取代度高,制备的酰化改性半纤维素酯可用于生产可生物降解食品包装膜,以取代石化类塑料产品,在食品工业和塑料膜工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可3D打印长寿命多色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75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93743.9

    申请日:2024-02-21

    Inventor: 彭锋 吕保中 吴萍

    Abstract: 本项目公开了一种可3D打印长寿命多色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魔芋多糖溶于纯水处理后,加入带硼酸基团的芳香环衍生物,在搅拌的作用下对魔芋多糖进行B‑O共价交联;将反应结束后得到的混合溶胶置入注射器静置消泡,在计算机控制程序的帮助下,通过3D直写打印机得到三维立体结构,冷冻干燥后实现立体磷光泡沫的制备。该制备过程简单快速、绿色环保、可完全生物降解,并且可通过不同规模的打印机实现不同规模的3D磷光物体的建造。制备出的3D磷光物体不仅具有长寿命磷光,而且具有高机械强度。本技术可有效改善室温磷光材料加工性能差的问题,是立体磷光器件应用发展的重要开端,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的方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