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式烟气加热熔盐储热系统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285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16018.3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式烟气加热熔盐储热系统,包括燃煤锅炉,所述燃煤锅炉设有炉膛、水平烟道和竖向的尾部烟道,所述尾部烟道设有与之并联的旁通烟道,所述旁通烟道设有烟气‑熔盐换热器,所述烟气‑熔盐换热器包括高温热管式烟气‑熔盐换热器和低温热管式烟气‑熔盐换热器,所述高温热管式烟气‑熔盐换热器水平布置于所述旁通烟道的入口处,所述低温热管式烟气‑熔盐换热器水平布置于所述旁通烟道的出口处;所述高温和低温热管式烟气‑熔盐换热器分别设有烟气流道、熔盐流道和热管,所述热管的蒸发段位于所述烟气流道,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位于所述熔盐流道。该系统可以实现火力发电机组高效储热,不仅安全性高,而且经济性好。

    直流蒸发器及用于燃煤发电的熔盐储放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69732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35976.X

    申请日:2023-0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蒸发器及用于燃煤发电的熔盐储放热系统,本发明中换热管呈螺旋状,过冷水沿换热管流动时管程比较长,这样可以与第二空间内部高温熔盐充分换热,换热管内的过冷水自下而上可以被预热、蒸发及过热,最终在第一介质出口位置形成过热蒸汽流至外部,这样本发明中的直流蒸发器可以实现过冷水预热、蒸发及过热过程,大大简化了系统整体结构,并且换热管为螺旋状结构紧凑,传热效率比较高;另外本发明中换热管直径沿过冷水的流动方向逐步增大,这样符合流体吸热相变后体积流量变大的变化规律,避免了两相流不稳定性现象的发生,同时降低了流动阻力,便于传热进行。由于本发明在同一换热管中实现了预热、蒸发及过热过程,因而具有运行灵活、响应速度快的优点,是高效灵活燃煤发电技术的有力支撑。

    熔盐储热放热装置及方法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266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64156.1

    申请日:2025-0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熔盐储热放热装置和方法,包括烟气加热熔盐储热系统、熔盐储存系统、汽水冷却熔盐系统和控制系统,烟气加热熔盐储热系统包括锅炉和熔盐换热器,锅炉的主烟道设置有与熔盐换热器连通的旁路烟道;熔盐储存系统包括冷盐罐和热盐罐,冷盐罐连通熔盐换热器,熔盐换热器连通热盐罐,冷盐罐设置有第一电加热器,热盐罐设置有第二电加热器;汽水冷却熔盐系统包括熔盐冷却器相连通的熔盐冷却器和水箱,冷盐罐和热盐罐与熔盐冷却器相连通,熔盐冷却器通过熔盐返回管路连通冷盐罐,熔盐冷却器设置有第三电加热器。本发明公开的熔盐储热放热装置,能够对熔盐的换热、储热和放热过程进行性能测试,适用于不同种类的熔盐。

    低负荷稳燃煤粉燃烧装置及煤粉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714627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1121336.9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负荷稳燃煤粉燃烧装置及煤粉锅炉,该燃烧装置包括喷嘴体和煤粉管道弯头,喷嘴体的入口侧与煤粉管道弯头连通固定,喷嘴体的喷口侧包括位于中部的浓相煤粉喷口以及位于浓相煤粉喷口两侧的淡相煤粉喷口;喷嘴体内设置有一级挡板、二级挡板和文丘里挡块,沿风粉气流的流动方向,一级挡板、二级挡板和文丘里挡块依次间隔设置;其中,一级挡板呈内收状倾斜设置,二级挡板包括上游段和引导段,上游段呈内收状倾斜设置,且与一级挡板之间具有第一分流通道,二级挡板的下游侧具有第二分流通道,文丘里挡块与挡板间距对风粉气流进一步分离。应用本方案,可有效提高浓相气流的煤粉浓度,为提升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提供技术保障。

    流体混合装置、烟气混合系统以及流体混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394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59810.0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流体混合装置、烟气混合系统以及流体混合方法,包括入口单元,所述入口单元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的入口流道,每个所述入口流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还包括混合单元,所述混合单元包括第一混合模块,所述第一混合模块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第一流道组,每个所述第一流道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混合流道;每个所述第一混合流道的一部分和一个所述入口流道连通,每个所述第一混合流道的另一部分和另一个所述入口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混合流道的入口和所述入口流道沿第三方向对接,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该方案可以加快流体混合,减少流体混合的通道的长度。

    低负荷稳燃煤粉燃烧装置及煤粉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714627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21336.9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负荷稳燃煤粉燃烧装置及煤粉锅炉,该燃烧装置包括喷嘴体和煤粉管道弯头,喷嘴体的入口侧与煤粉管道弯头连通固定,喷嘴体的喷口侧包括位于中部的浓相煤粉喷口以及位于浓相煤粉喷口两侧的淡相煤粉喷口;喷嘴体内设置有一级挡板、二级挡板和文丘里挡块,沿风粉气流的流动方向,一级挡板、二级挡板和文丘里挡块依次间隔设置;其中,一级挡板呈内收状倾斜设置,二级挡板包括上游段和引导段,上游段呈内收状倾斜设置,且与一级挡板之间具有第一分流通道,二级挡板的下游侧具有第二分流通道,文丘里挡块与挡板间距对风粉气流进一步分离。应用本方案,可有效提高浓相气流的煤粉浓度,为提升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提供技术保障。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燃煤发电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19572774U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20689422.9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燃煤发电机组,该换热器包括第一流道部,所述第一流道部包括熔盐入口集箱、至少一个熔盐中间集箱和熔盐出口集箱,所述熔盐入口集箱、所述熔盐中间集箱以及所述熔盐出口集箱在竖直方向上排布,所述熔盐中间集箱位于所述熔盐入口集箱和所述熔盐出口集箱之间;所述第一流道部还包括若干个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连接在相邻的两个集箱之间,所述换热管束包括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集箱连通;所述换热管束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且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管束的倾斜方向相反。该换热器具有较好的换热效率,且在设备停运时能够实现熔盐介质的排空,确保运行的安全性。

    锅炉抽烟口和烟道的连接装置及燃煤锅炉

    公开(公告)号:CN220648293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2383215.3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锅炉抽烟口和烟道的连接装置及燃煤锅炉,抽烟口设置于锅炉的炉墙,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炉墙的抽烟口处,第一连接部和炉墙的材质相同,第二连接部用于连接烟道的烟道口,第二连接部和烟道的材质相同;还包括周向波纹管,周向波纹管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周向波纹管的管壁沿周向折叠形成周向波纹,周向波纹管的材质与第一连接部的材质相同,或周向波纹管的材质与第二连接部的材质相同。本实用新型设置周向波纹管将胀差分解在多个单元,各单元的胀差和应力很小,且不会叠加,将应力降低到安全水平,解决锅炉抽烟口和烟道因胀差应力引起的炉墙拉裂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燃煤发电机组储热供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625002U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22369857.8

    申请日:2023-08-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燃煤发电机组储热供汽系统,包括纯凝机组,纯凝机组包括锅炉、汽轮机、凝汽器、除氧器、多级高压加热器组和多级低压加热器组,汽轮机包括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多级高压加热器组连通除氧器的第一给水出口和锅炉的给水入口,其疏水出口连通除氧器的疏水进口,还包括熔盐储放热系统,包括高温熔盐罐、低温熔盐罐、熔盐储热单元和熔盐放热单元,熔盐储热单元配置为用于从锅炉的蒸汽出口分流部分蒸汽对熔盐、一次风和给水进行加热,熔盐放热单元配置为用于加热从除氧器引出的水,对热用户进行供热。本实用新型实现能量的高效存储,将与熔盐换热后蒸汽热量分散传递给一次风和给水,减少蒸汽发电机组汽水侧的扰动,提高运行安全。

    燃烧器、锅炉和发电机组
    3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867871U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20732177.5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烧器、锅炉和发电机组,包括中心风通道,以及套装中心风通道的一次风通道,一次风通道的第一端与一次风供给管道连通,第二端设置有稳燃齿;还包括加热管,加热管设置于中心风通道的周壁外侧,加热管第一端设置有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加热管第二端为闭合端,并延伸至靠近所述稳燃齿第一端的位置,加热管内部形成沿轴向延伸的烟气流道,烟气入口和烟气出口通过烟气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加热管设置于中心风通道的外侧,并尽可能覆盖中心风通道的轴向尺寸,延长加热路径,对煤粉气流充分加热,提高煤粉气流进入到炉膛当中的初始温度,提高锅炉的稳燃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