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1347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911319877.6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H01M10/052 , H01M10/4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溶液缓释控制锂沉积的方法,所述方法是通过在正极极片或隔膜中加入可在锂金属电池用电解液中微溶的组分,电池组装后,在锂表面还原形成锂成核位点,促进锂均匀沉积,形成大块锂,而不形成枝晶,从而降低锂沉积层的比表面积,减缓电解液的消耗,提高锂金属电池的性能。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高锂盐浓度电解液避免产生锂枝晶的方法,本申请的方法可以适用各种电解液体系,无需采用高浓度锂盐。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270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190086.1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50/449 , H01M50/4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原位转移形成负极保护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将负极保护层的初始原料作为涂层涂覆在隔膜上,在电池组装后,隔膜上的涂层通过反应转移至锂离子电池负极表面,形成保护层。所述初始原料在隔膜上形成涂层,其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条件宽松。所述反应发生在电池内部,通过反应转移到负极表面,无需额外控制水氧条件。所述保护层与负极表面因为反应而形成一个整体,保护层与负极之间的界面阻抗下降,有利于提高对应电池循环寿命。所述保护层在负极表面可以有效影响循环过程中锂沉积行为,有利于提高对应负极的稳定性及电池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96338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0386080.2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空气电池的可凝胶化体系及其制备得到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体系中包括以下组分:(a)锂盐,(b)醚类化合物和(c)用于锂空气电池的电解液或其溶剂;通过调节所述体系中锂盐、醚类化合物和用于锂空气电池的电解液或其溶剂的组分含量和种类,可以制备得到强度可调、形成时间可调、转变温度可调,同时也具有可逆性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产物收率高、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所述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可应用于锂空气电池等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963333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710385203.0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凝胶化体系及其制备得到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体系中包括以下组分:(a)锂盐,(b)醚类化合物和(c)添加剂,所述醚类化合物选自环状醚类化合物,所述添加剂选自聚酯或其共混物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调节所述体系中锂盐、环状醚类化合物和添加剂的组分含量和种类,可以制备得到强度可调、形成时间可调、转变温度可调,同时也具有可逆性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产物收率高、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所述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可应用于锂系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8933286B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1710386736.0
申请日:2017-05-26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H01M10/056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凝胶化体系及其制备得到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体系中包括以下组分:锂盐和醚类化合物,所述醚类化合物选自环状醚类化合物;通过调节所述体系中锂盐和环状醚类化合物的组分含量和种类,可以制备得到强度可调、形成时间可调、转变温度可调,同时也具有可逆性的凝胶和/或固态电解质;所述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周期短、产物收率高、制备成本低、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所述凝胶可应用于锂系电池等领域中,所述固态电解质可应用于锂系电池等领域中,例如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9422890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44074.X
申请日:2017-08-25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聚丙烯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复合聚丙烯微孔膜的装置。所述制备方法是在双向拉伸聚丙烯微孔膜的制备过程中在膜片一侧或两侧表面通过涂布系统引入涂覆层,涂覆层经在纵/横两个方向或仅在横向方向上拉伸,实现复合聚丙烯微孔膜的制备。所述方法简化了复合聚丙烯微孔膜的生产工艺,提升了聚丙烯微孔膜的性能。所述复合聚丙烯微孔膜用于锂电池中,由于涂覆层是能和电解液形成凝胶的聚合物或组合物,能提高锂电池的循环和安全性能。所述复合聚丙烯微孔膜用于气体分离,由于涂覆层对不同气体的渗透系数不同,可以实现不同气体的分离和富集。
-
公开(公告)号:CN10587045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93604.6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H01M4/62 , H01M4/1397 , H01M10/05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2 , H01M4/1397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硫正极的酸性粘结剂、锂硫电池及含硫正极、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酸性粘结剂为酸性高分子聚合物。本发明能够提高锂硫电池中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提高锂硫电池电化学充放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390643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10453322.1
申请日:2014-09-05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H01M2/16 , H01M2/1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复合隔膜,其包括:(a)具有孔的多孔基板;以及(b)有机/无机复合层,其用包含无机颗粒和一种或多种选自聚醚酰亚胺、聚芳醚酮和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的聚合物粘结剂以及任选的高温闭孔材料的混合物涂覆多孔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或多孔基板的部分表面区域而形成,其中无机颗粒相互连接且通过所述聚合物粘结剂固定,并且无机颗粒之间的间隙形成孔。该隔膜上的有机/无机复合层不仅牢固地粘结于多孔基板上,而且有机/无机复合层中的聚合物粘结剂在电解液中基本上不溶胀,并且还具有良好的抗热收缩性,从而保证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制备本发明复合隔膜的方法和包含该复合隔膜的离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99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394611.8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C09J133/20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C09J135/04 , C09J133/02 , C09J131/02 , C09J133/14 , C09J133/12 , C08F220/44 , C08F218/08 , C08F212/10 , C08F220/20 , C08F222/30 , C08F220/04 , C08F21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粘结剂及包括该正极粘结剂的正极片和电池。采用本发明的正极粘结剂制备的正极,正极粘结剂在液态电解液中75℃以下保持一段时间后,可以发生交联反应(羟基和腈基反应形成酰胺键),并使浸润到正极片中的液态电解液发生凝胶反应形成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同时正极粘结剂中的腈基能抑制过渡金属离子的溶出,从而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本发明所述的原位交联制备锂离子电池的工艺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工艺完全兼容,可交联聚合物前驱体的交联在电池正常化成前置于一定温度下静置一段时间即可实现,后续化成与循环过程和现有工艺完全相同,易于实现锂离子电池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88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341364.2
申请日:2021-11-12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IPC: H01M50/431 , H01M50/449 , H01M50/446 , H01M50/44 , H01M50/417 , H01M50/403 , H01M10/058 , H01M10/052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复合隔膜及含有该复合隔膜的锂离子电池。当在隔膜基底表面涂覆包括氧化锡和/或氧化亚锡的涂层时,由其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与使用普通聚烯烃隔膜相当。但在涂层中加入其它非电子导电的材料,并进一步控制涂层中氧化锡和/或氧化亚锡的含量小于等于50wt%且不为0,保证所述氧化锡和/或氧化亚锡以非连续相形式存在,使涂层变成电子绝缘层时,电池的低温循环性能会有明显提升。此外,本发明提供的隔膜还可以抑制电池低温充电或快充条件下锂枝晶的生成,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