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65821B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0810146520.8
申请日:2008-09-0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特异识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五条的寡核苷酸适配子的序列和应用。通过细菌消减SELEX技术获得了五条特异识别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链DNA寡核苷酸适配子,标记FITC后,经荧光染色证明该五条适配子能够特异识别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该五条配基组合应用后,能够提高对靶细菌识别的敏感性及对不同金葡菌菌株、不同生长状态的金葡菌的检出率。因此,该五条适配子序列在快速检出样品包括可疑恐怖袭击生物制剂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其它革兰氏阳性球菌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955969A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10089018.2
申请日:2009-07-2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利用大肠杆菌二硫键形成蛋白(Disulfide bond)家族中DsbA与DsbA突变体DsbAmut蛋白串联后(DsbA-L-DsbAmut)作为原核表达目的蛋白的融合伴体构建一种通用型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ET-dsbA-dsbAmut。DsbA-L-DsbAmut融合蛋白具有二硫键氧化还原酶的动能也具有分子伴侣的作用,因此构建的融合表达载体pET-dsbA-dsbAmut可以实现多肽或蛋白分子尤其是富含有二硫键的外源蛋白以高效、可溶的方式进行表达。利用此载体在生产基因工程产品、抗原诊断试剂、酶学活性功能蛋白和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功能方面都具有非常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944458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10107872.9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与溶菌酶相互结合并促进溶菌酶活性的TRAP蛋白和一组能够与溶菌酶相互结合并增强溶菌酶溶菌活性的TRAP蛋白C末端同源小分子多肽,该组多肽具有下列通式氨基酸组成:S/T-Y/W-F-E/D-X-X-L-Y-P/A-X-X-X。其中S代表丝氨酸残基,T代表苏氨酸残基,Y代表酪氨酸残基,W代表色氨酸残基,F代表苯丙氨酸残基,E代表谷氨酸残基,D代表天冬氨酸残基,L代表亮氨酸残基,P代表脯氨酸残基,A代表丙氨酸残基,X代表任何天然L-型氨基酸残基或D-型异构体。本发明的能够增强溶菌酶溶菌活性的TRAP蛋白和多肽可应用医药领域增强溶菌酶的溶菌活性或微生物发酵中增强溶菌酶的溶菌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11142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510140664.2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12N15/115 , C12Q1/68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分子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的一种特异识别PSA蛋白的寡核苷酸配基P7‑26的序列和应用。本发明设计P7‑26特异性的序列,采用5’端或3’端修饰、标记(如同位素、生物素或者地高辛等)的方法检测P7‑26能够特异识别PSA蛋白。P7‑26作为试剂盒的组成部分或者检测指标,用于前列腺癌的辅助诊断、靶向治疗或者进行前列腺癌疾病发生、发展、进程相关的基础研究等。本发明的方法简单,迅速,灵敏,适用于临床前列腺癌标本的辅助诊断、肿瘤生物导向治疗,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和基础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50712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410143206.X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IPC: C12N15/115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分子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的一种特异识别Vasorin(VASN)蛋白的寡核苷酸配基V4‑2的序列和应用。本发明设计V4‑2特异性的序列,采用5’端或3’端修饰、标记(如FITC、生物素或者地高辛)的方法检测V4‑2能够特异识别Vasorin(VASN)蛋白。V4‑2作为试剂盒的组成部分或者检测指标,用于肝癌的辅助诊断、靶向治疗或者进行肝癌疾病发生、发展、进程相关的基础研究等。本发明的方法简单,迅速,灵敏,适用于临床肿瘤血清标本的辅助诊断、肿瘤生物导向治疗,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和基础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296490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347341.6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IPC: C12N15/115 , C12Q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分子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的一种特异识别大鼠成骨细胞的寡核苷酸配基L54的序列和应用。本发明设计L54特异性的序列,采用5’端或3’端修饰、标记(如FITC、生物素或者地高辛)的方法检测L54能够特异识别大鼠成骨细胞。L54作为试剂盒的组成部分或者检测指标,用于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骨代谢相关疾病的辅助诊断,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骨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以及用于骨代谢疾病发生、发展、进程相关的基础研究等。L54作为载体递送药物靶向骨代谢相关疾病靶向治疗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方法简单,迅速,灵敏,适用于临床辅助诊断、骨代谢相关疾病靶向治疗,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和基础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50713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143208.9
申请日:2014-04-1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IPC: C12N15/115 , G01N33/6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分子生物医学技术领域的一种特异识别异质性核糖核蛋白A2/B1(hnRNPA2/B1)的寡核苷酸适配体C6-8的序列和应用。通过针对多种肿瘤细胞的SELEX技术获得了单链DNA寡核苷酸适配体C6-8,标记FITC后,经荧光染色证明该适配体能够特异识别多种上皮源性的肿瘤细胞株和临床肝癌病理切片中的癌细胞。因此,C6-8序列在肿瘤研究领域、临床肿瘤组织切片标本的鉴别、肿瘤生物导向治疗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477093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010558100.8
申请日:2010-11-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以核苷酸定点突变方法对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2)一级结构单个氨基酸的置换,即将KGF-2第100位的赖氨酸的编码序列AAG突变为精氨酸编码序列AGG,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BV220-hKGF-2-K100R获得一种热稳定性的人KGF-2突变体重组蛋白KGF-2-K100R。实验证实,与天然的KGF-2相比,hKGF-2-K100R具有相同的表达量和促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但突变体重组蛋白热稳定性明显优于天然的KGF-2。本发明得到一种新型稳定的KGF-2突变体,在室温条件下长时间保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便于保存、运输,在医药及化妆品制备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477093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58100.8
申请日:2010-11-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以核苷酸定点突变方法对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2)一级结构单个氨基酸的置换,即将KGF-2第100位的赖氨酸的编码序列AAG突变为精氨酸编码序列AGG,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BV220-hKGF-2-K100R获得一种热稳定性的人KGF-2突变体重组蛋白KGF-2-K100R。实验证实,与天然的KGF-2相比,hKGF-2-K100R具有相同的表达量和促细胞增殖的生物活性,但突变体重组蛋白热稳定性明显优于天然的KGF-2。本发明得到一种新型稳定的KGF-2突变体,在室温条件下长时间保持结构和功能的稳定,便于保存、运输,在医药及化妆品制备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872335A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200610075638.7
申请日:2006-04-1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8/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TRAP蛋白在制备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药品中的用途。外源使用TRAP蛋白(指天然的TRAP蛋白或基因工程重组TRAP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的产生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降低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此外应用TRAP蛋白药物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必定引起人机体产生针对TRAP的抗体,这种抗体又能进一步发挥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毒素产生的作用,这种双重作用提高了药物的作用效果,而且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药物作用模式;此外,TRAP蛋白的作用只是针对细菌的毒性,而不影响细菌的生长,因而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所以TRAP蛋白对已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也同样有效;由于在人类基因组中未发现同源序列,所以使用TRAP蛋白药物也不会引起人类免疫性疾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