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连接构造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6559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0142499.5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光连接构造具有第一空间复用传送路径、第二空间复用传送路径、第一透镜机构、第二透镜机构和第一光束直径变换部。第一空间复用传送路径具有多个第一传送路径。第二空间复用传送路径具有多个第二传送路径。第一透镜机构与第一空间复用传送路径光学耦合。第二透镜机构与第二空间复用传送路径光学耦合。第一光束直径变换部具有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在第一空间复用传送路径和第一透镜机构间配置。第一透镜机构及第二透镜机构彼此光学耦合,在第一透镜机构和第二透镜机构间传输平行光。第一端面与第一空间复用传送路径相接。第二端面倾斜于与多个第一传送路径的中心轴垂直的面。第一光束直径变换部构成为第二端面的光的直径大于第一端面的光的直径。

    光纤放大器
    2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00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1910503095.1

    申请日:2019-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第三光纤、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的光纤放大器。第一光纤的第一芯部和第二光纤的第二芯部在外周芯部的布置中彼此具有相似的布置。第一芯部具有芯部间距P1和传输光信号时的模场直径MFD1S,并且第一透镜在光信号的波长情况下具有焦距f1S。第二芯部具有芯部间距P2和传输光信号时的模场直径MFD2S,并且第二透镜在光信号的波长情况下具有焦距f2S。每个第一芯部的MFD1S是相应第二芯部的MFD2S×(P1/P2)的±25%内的值,并且每个第一芯部的MFD1S是相应第二芯部的MFD2S×(f1S/f2S)的±25%内的值。

    光纤束连接器和光纤束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71618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906172.4

    申请日:2023-07-24

    Inventor: 岛川修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光纤束连接器和光纤束连接器的制造方法。本公开提供能减少光纤的弯曲损耗和断线的光纤束连接器。光纤束连接器具备多个光纤、塑料管、插芯、中间构件、框架构件以及施力构件。多个光纤各自的一部分被插入塑料管。插芯在第一方向上延伸。插芯保持多个光纤的顶端部分。中间构件呈筒状。多个光纤被插入中间构件。中间构件将塑料管与插芯连结。框架构件容纳插芯的至少一部分、中间构件以及塑料管的至少一部分。施力构件配置于中间构件的周围。施力构件相对于框架构件向多个光纤的顶端侧对插芯施力。

    光纤束构造、光连接构造体及光纤束构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45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409365.0

    申请日:2022-11-11

    Inventor: 岛川修

    Abstract: 在光纤束构造,光纤收容部形成为剖面圆形的中空形状,并且在第一方向延伸。多个光纤收容于光纤收容部。在多个光纤,第二径部的直径比第一径部的直径大。光纤收容部包含有第一收容部、第二收容部和内径变换部。第二收容部的内径比第一收容部的内径大。内径变换部通过锥状的面将第一收容部和第二收容部连结。多个光纤各自的第一径部位于第一收容部、内径变换部及第二收容部。各光纤在内径变换部处从插芯的内表面分离。

    光纤连接构造
    25.
    发明公开
    光纤连接构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698795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80037372.X

    申请日:2021-05-28

    Abstract: 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连接构造具有管状部件、在管状部件的轴线方向的第1端安装的第1准直器、以及在管状部件的第2端安装的第2准直器。第1准直器具有第1光纤、对第1光纤进行保持的第1插芯、第1透镜、以及在内部对第1透镜及第1插芯进行保持的第1套筒。第2准直器具有第2光纤、对第2光纤进行保持的第2插芯、第2透镜、以及在内部对第2透镜及第2插芯进行保持的第2套筒。在第1透镜与管状部件相对的状态下第1套筒经由粘接剂而固定于第1端,在第2透镜与管状部件相对的状态下第2套筒经由粘接剂而固定于第2端。第2插芯的外径大于第2透镜的外径。

    光连接构造体
    26.
    发明公开
    光连接构造体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5089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576491.9

    申请日:2022-05-25

    Inventor: 岛川修

    Abstract: 光连接构造体具有MCF、第1插芯,多个光纤及第2插芯。MCF具有多个第1纤芯及第1包层。第1插芯具有对MCF的前端部分进行收纳的第1内孔和第1插芯端面。与MCF光连接的多个光纤各自具有第2纤芯及第2包层。第2插芯具有对多个光纤的各前端部分进行收纳的第2内孔和第2插芯端面。第2插芯将光纤的各前端部分通过接线粘接剂而固定于第2内孔内。将接线粘接剂以表面比第2插芯端面更向第2内孔内陷入的方式进行填充。在由第1插芯端面及第2插芯端面密封的空间内封入有折射率匹配剂。

    光连接构造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65594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142499.5

    申请日:2020-03-04

    Abstract: 光连接构造具有第一空间复用传送路径、第二空间复用传送路径、第一透镜机构、第二透镜机构和第一光束直径变换部。第一空间复用传送路径具有多个第一传送路径。第二空间复用传送路径具有多个第二传送路径。第一透镜机构与第一空间复用传送路径光学耦合。第二透镜机构与第二空间复用传送路径光学耦合。第一光束直径变换部具有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在第一空间复用传送路径和第一透镜机构间配置。第一透镜机构及第二透镜机构彼此光学耦合,在第一透镜机构和第二透镜机构间传输平行光。第一端面与第一空间复用传送路径相接。第二端面倾斜于与多个第一传送路径的中心轴垂直的面。第一光束直径变换部构成为第二端面的光的直径大于第一端面的光的直径。

    多芯光纤、光缆及光连接器

    公开(公告)号:CN110161622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42305.8

    申请日:2015-10-16

    Inventor: 林哲也 岛川修

    Abstract: 本实施方式的MCF具备大于或等于8根纤芯。共通包层的直径小于或等于126μm。作为各纤芯的光学特性,规定波长1300nm下的TL小于或等于0.4dB/km,规定波长下的MFD为8.0μm~10.1μm,BR大于或等于5mm或者BR大于或等于3mm而小于5mm的BL在规定波长下小于或等于0.25dB/turn,λ0为1300nm~1324nm,λcc小于或等于1260nm,规定波长下的XT或XTs小于或等于0.001/km。

    适配器及光学连接器耦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07194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510779304.7

    申请日:2015-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器和光学连接器耦合系统,该适配器包括:光学连接器容纳部,其具有:第一空腔,具有第一前端部的第一光学连接器将容纳在第一空腔中,以及第二空腔,具有第二前端部的第二光学连接器将容纳在第二空腔中;以及间隔件,其具有:第一表面,其构造为接触第一前端部;第二表面,其定位在第一表面的相反侧且构造为接触第二前端部,以及透光部,其构造为能够使光束通过其中。间隔件布置在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在第一前端部与第一表面接触且第二前端部与第二表面接触的状态下,第一光学接口部和第二光学接口部以预定间距彼此面对。

    插座连接器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739028B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510996101.3

    申请日:2015-12-25

    Abstract: 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插芯、插座壳体和间隔件。插座插芯包括具有插座接口部分的第一前端部分。插座插芯和插塞连接器被收容在插座壳体中,插塞连接器包括具有插塞接口部分的第二前端部分,插塞接口部分构造成与插座接口部分光耦合。间隔件具有构造成与第一前端部分接触的第一表面以及构造成与第二前端部分接触的第二表面。间隔件布置在插座壳体中。在第一前端部分与间隔件的第一表面接触且第二前端部分与间隔件的第二表面接触的状态下,插座接口部分和插塞接口部分以预定间隔彼此面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