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98077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46180.8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88/06
Abstract: 一种GSM/GPRS网络与Wi-Fi网络异构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终端通过GSM/GPRS向基站子系统发送接入请求;基站子系统接收接入请求,向终端分配网络无线资源,所述网络无线资源包括TBF资源、Wi-Fi无线资源;终端接收基站子系统分配的网络无线资源,开启Wi-Fi通信功能,通过侦听基站子系统通过Wi-Fi发送的Beacon帧获取基站子系统的MAC地址,并向基站子系统发送Wi-Fi关联请求消息,Wi-Fi关联请求消息中包括该终端的MAC地址;基站子系统根据该Wi-Fi关联请求消息完成与终端的Wi-Fi关联,向终端发送关联响应消息,终端与基站子系统通过Wi-Fi进行数据传递。本发明方案不仅实现了GSM/GPRS网络与Wi-Fi的异构融合,为用户提供连续的高速数据业务,而且实施运行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945399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10275193.3
申请日:2010-09-03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站技术,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基站,包括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所述近端部分包括:第一接口单元,下行基带处理单元,资源分发单元,时钟单元以及中控单元;所述远端部分包括:第二接口单元,上行基带处理单元和射频处理单元。所述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以光纤连接。本发明一方面旨在保持传统分布式基站优势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底噪抬升这一现网中的问题,从而达到增大远端级联数目的效果;另一方面降低线路资源的耗费,并且不会造成组网成本的大幅增加,减少远端部分设计上的复杂度,实现性能与成本的均衡。
-
公开(公告)号:CN101521893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810026443.2
申请日:2008-02-25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带数字选频拉远系统,其中,所述DAU中的DAU双工器、DAU宽带数字下行链路、DAU光电转换子系统、DAU宽带数字上行链路、DAU双工器依次相连,DAU电源子系统及DAU监控子系统分别与DAU宽带数字下行链路及DAU宽带数字上行链路相连;DRU中的DRU光电转换子系统、DRU宽带数字上行链路、DRU双工器、DRU宽带数字下行链路、DRU光电转换子系统依次相连,DRU监控子系统及DRU电源子系统分别与DRU宽带数字上行链路及DRU宽带数字下行链路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系统所实现的信号处理方法。本发明能减少模拟器件的使用,并可实现不同带宽的宽带数字射频拉远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453799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31850.8
申请日:2007-11-30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载波数字选频拉远系统,包括数字接入控制单元DAU及数字射频拉远单元DRU,数字接入控制单元DAU通过光纤与数字射频拉远单元DRU相连;数字接入控制单元DAU包括DAU双工器、DAU下行链路、DAU光电转换子系统、DAU上行链路、DAU电源子系统及DAU监控子系统,数字射频拉远单元DRU包括DRU光电转换子系统、DRU下行链路、DRU双工器及DRU上行链路,DRU监控子系统及DRU电源子系统分别与DRU上行链路及DRU下行链路相连。本发明以软件无线电中的数字中频处理技术来取代声表面滤波器SAW,既保持硬件平台不变,又减少模拟器件的使用,并在随意增减载波数同时,保证系统性能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521893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810026443.2
申请日:2008-02-25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宽带数字选频拉远系统,其中,所述DAU中的DAU双工器、DAU宽带数字下行链路、DAU光电转换子系统、DAU宽带数字上行链路、DAU双工器依次相连,DAU电源子系统及DAU监控子系统分别与DAU宽带数字下行链路及DAU宽带数字上行链路相连;DRU中的DRU光电转换子系统、DRU宽带数字上行链路、DRU双工器、DRU宽带数字下行链路、DRU光电转换子系统依次相连,DRU监控子系统及DRU电源子系统分别与DRU宽带数字上行链路及DRU宽带数字下行链路相连。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系统所实现的信号处理方法。本发明能减少模拟器件的使用,并可实现不同带宽的宽带数字射频拉远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1345557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810198171.4
申请日:2008-08-29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射频通信装置,包括机箱、功放模块、滤波器,还包括连接接头,连接接头的一端与功放模块直接相接,另一端与滤波器直接相接,所述功放模块、所述滤波器设于机箱内,且所述功放模块的底板、所述滤波器的底板与所述机箱一体化设计。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功放模块与滤波器设置在机箱内,且功放模块与滤波器之间通过连接接头直接相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射频线缆进行连接的方案而言,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射频线缆所造成的信号损耗,从而减小了信号传输的损耗,插损小,且有效避免射频线缆在机箱内的盘绕走向,使得射频通信装置整体更为紧凑美观,此外,一体化设计的方式,有效减小了射频通信装置的体积和质量,可以很好的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299739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029055.X
申请日:2008-06-27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载波低中频信号发生器,包括PC机及其分别连接的基带I、Q信号发生器与多载波数字上变频子系统、D/A转换器、时钟子系统、微芯片控制子系统,且所述基带I、Q信号发生器还与多载波数字上变频子系统、D/A转换器依次连接;时钟子系统还与基带I、Q信号发生及多载波数字上变频子系统、D/A转换器、时钟子系统、微芯片控制子系统同时连接;微芯片控制子系统还与基带I、Q信号发生器及多载波数字上变频子系统、D/A转换器、时钟子系统同时连接;D/A转换器设有多载波低中频信号输出端。本多载波信号发生器的性能及可行性好,系统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强,易于实现小型化、低功耗的多载波低中频信号发生器。
-
公开(公告)号:CN201266927Y
公开(公告)日:2009-07-01
申请号:CN200820189396.9
申请日:2008-08-29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射频通信装置,包括机箱、功放模块、滤波器,还包括连接接头,连接接头的一端与功放模块直接相接,另一端与滤波器直接相接,所述功放模块、所述滤波器设于机箱内,且所述功放模块的底板、所述滤波器的底板与所述机箱一体化设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功放模块与滤波器设置在机箱内,且功放模块与滤波器之间通过连接接头直接相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射频线缆进行连接的方案而言,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射频线缆所造成的信号损耗,从而减小了信号传输的损耗,插损小,且有效避免射频线缆在机箱内的盘绕走向,使得射频通信装置整体更为紧凑美观,此外,一体化设计的方式,有效减小了射频通信装置的体积和质量,可以很好的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01127027Y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720060485.9
申请日:2007-11-30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载波数字选频拉远系统,包括数字接入控制单元DAU及数字射频拉远单元DRU,数字接入控制单元DAU通过光纤与射频拉远单元DRU相连;数字接入控制单元DAU包括DAU双工器、DAU下行链路、DAU光电转换子系统、DAU上行链路、DAU电源子系统及DAU监控子系统,数字射频拉远单元DRU包括DRU光电转换子系统、DRU下行链路、DRU双工器及DRU上行链路,DRU监控子系统及DRU电源子系统分别与DRU上行链路及DRU下行链路相连。本实用新型以软件无线电中的数字中频处理技术来取代声表面滤波器SAW,在保持硬件平台不变,减少模拟器件的使用及随意增减载波数同时,保证系统性能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201226112Y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820049814.4
申请日:2008-06-27
Applicant: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IPC: G06F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数字电路板的高速时钟监测系统,为单路时钟监测系统,其包括稳定且不丢失的低速时钟源及依次连接的脉冲形成电路、判决电平产生模块、时钟丢失处理模块,所述脉冲形成电路与数字电路板上的被监测时钟源连接,所述稳定且不丢失的低速时钟源同时与脉冲形成电路、判决电平产生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稳定且不丢失的低速时钟源的频率小于或等于数字电路板上被监测时钟源最低频率的一半。本实用新型采用判断数字电路板输出电平是否正确来监测系统时钟参考源是否丢失,以解决传统监测系统复杂,需要具有稳定且不丢失的高速时钟源、多路时钟分频电路等问题,整个时钟监测系统更易于实现,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同时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