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7386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0300329.8
申请日:2018-04-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雷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输电线路并联间隙,包括低压端部和高压端部,低压端部包括插接连接的低压端前端套管和低压端前端芯棒,以及插接连接的低压端后端套管和低压端后端芯棒,高压端部包括插接连接的高压端套管和高压端芯棒,低压端前端芯棒的一端和低压端后端芯棒的一端均设有弹性限位钮,低压端前端套管的侧壁和低压端后端套管的侧壁均匀的间隔设有与弹性限位钮相配合的若干限位槽孔,高压端芯棒的侧壁均匀的间隔设有若干销孔,高压端套管的侧壁设有均匀的间隔设有若干与销孔相配合的定位销孔,高压端套管和高压端芯棒之间通过销钉固定连接,本发明具有并联间隙可进行调节、使用方便安全、适用范围广的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015109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10172942.1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运行检修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PGW的输电线路感应雷与直击雷的识别方法,它包括:步骤1、采集OPGW光纤中感应的雷击信号;步骤2、判断雷击信号的峰值是否大于阈值v1;步骤3、判断雷击信号在波头附近时间段阈值t1内的震荡频率是否大于阈值A,平均震荡峰值幅度是否大于阈值B;步骤4、判断雷击信号的信号频谱分布图在频率阈值f1之后的能量占比C是否大于90%;步骤5、判断雷击信号是否呈缓慢的(小阻尼)震荡衰减;步骤6、判断雷击信号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时间阈值t2;步骤7、如果步骤2‑6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为直击雷;否则为感应雷;解决了存在成本较高、安装复杂;难以辨别感应雷与直击雷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051676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28027.3
申请日:2017-12-13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拟合计算方法,在N个统计散点前提下,以IEEE推荐表达式为原型为原型函数、以最小二乘为准则,结合中值电流法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获得一种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曲线拟合计算方法,使得拟合曲线与统计散点最为接近、残差平方和最小。利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拟合得到准确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客观反映雷电活动规律和特征,用于评价输电线路和杆塔的防雷性能,以及指导防雷工程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7015109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172942.1
申请日:2017-03-2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电运行检修分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PGW的输电线路感应雷与直击雷的识别方法,它包括:步骤1、采集OPGW光纤中感应的雷击信号;步骤2、判断雷击信号的峰值是否大于阈值v1;步骤3、判断雷击信号在波头附近时间段阈值t1内的震荡频率是否大于阈值A,平均震荡峰值幅度是否大于阈值B;步骤4、判断雷击信号的信号频谱分布图在频率阈值f1之后的能量占比C是否大于90%;步骤5、判断雷击信号是否呈缓慢的(小阻尼)震荡衰减;步骤6、判断雷击信号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时间阈值t2;步骤7、如果步骤2‑6的判断结果均为是则为直击雷;否则为感应雷;解决了存在成本较高、安装复杂;难以辨别感应雷与直击雷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646670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67509.5
申请日:2016-09-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分布式微气象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采用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监测得到输电线路OPGW的温度分布;步骤二、计算与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多次监测获得的OPGW温度分布,计算架空线上每一监测点在时间上的温度梯度;步骤三、计算与数据处理单元根据获得的OPGW温度空间分布,计算架空线上沿空间分布的温度梯度;步骤四、分别设定不同雨量条件下时间温度梯度阈值和空间温度梯度阈值;步骤五、根据输电线路全线的温度梯度分布,判断输电线路上的降雨分布信息及雨量大小信息,实现输电线路的分布式降雨监测。本发明具有监测方法智能化程度高、便于计算机进行自动分析判断输电线路分布式降雨信息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88493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093881.6
申请日:2014-03-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分布式雷电流监测的输电线路防雷性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线路走廊雷电特征参数、线路特征参数及历史雷击故障信息;按照线路走廊各区段地闪密度,计算各区段实际地闪密度下杆塔反击跳闸率Pf和绕击跳闸率Pr;将输电线路运行规范中对雷击跳闸率的考核指标折算至线路平均地闪密度下,得到实际雷击跳闸率考核指标S;参照历史雷击故障信息,将S按照反击跳闸和绕击跳闸发生的比例分为Sf、Sr,按照Sf和Sr的值划分风险等级标准;比较Pf、Pr和风险等级区间,确定每基杆塔的反击和绕击跳闸风险等级。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准确地指导反击和绕击风险等级标准的划分,评估出线路整体的防雷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21701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477649.2
申请日:2014-09-17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段地形的导线跳闸率计算及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地形数据挖掘分析;2)杆塔横向引雷范围等比划分;3)地面倾角值分段计算;4)杆塔雷击跳闸率逐相计算;5)雷害风险等级评估;6)治理方案专项制定。步骤1)建立完整的地理信息数据库,步骤2)~3)实现地面倾角精确分段计算,步骤4)~5)完成针对导线的跳闸率计算及风险等级评估,步骤6)生成线路差异化防雷评估及治理策略防雷改造。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修正输电线路防雷计算中传统地面倾角唯一值的概念,提升地面倾角值影响因素的精度,并以导线为单位计算杆塔雷击跳闸率,获取更准确的杆塔雷击跳闸率,实现雷害风险等级的准确评估,进而提高整个改造方案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92055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708546.2
申请日:2014-11-28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复合材料杆塔防雷优化设计方法:包括1、获取杆塔结构信息;2、建立地线横担和塔身的波阻抗模型,建立接地引下线的分段集中电感模型;3、根据塔头结构确定可能发生闪络的路径,建立基于先导法的绝缘闪络模型;4、建立考虑雷电流冲击效应的接地电阻模型;5、依据上述几个模型,连接形成整基复合杆塔的雷击仿真模型,6、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的计算,7、迭代计算与参数更新。本发明通过迭代的手段不断改进复合材料杆塔的几何结构,从而提高复合材料杆塔在保证耐雷性能的前提下的技术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032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12497.7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蔡炜 , 冯万兴 , 王海涛 , 李涛 , 潘尔生 , 徐立新 , 姜国义 , 罗汉武 , 李文鹏 , 刘海波 , 王剑 , 吕军 , 向念文 , 严碧武 , 章涵 , 苏杰 , 郑路遥 , 陈诚
IPC: G01B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电线路导线分布式弧垂的监测装置,它包括计算机及信息处理单元、设置在输电线路上的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中的一根传感光纤作为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包括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设置在输电线路导线上的点式温度传感器,所述分布式光纤传感器连接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的第一通信端,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的第二通信端连接计算机及信息处理单元的第一数据通信端,所述点式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计算机及信息处理单元的第二数据通信端。本发明智能化程度高,便于计算机进行自动计算,可实时显示输电线路上导线的分布式弧垂,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298833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603813.X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复合材料杆塔雷击仿真模型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杆塔结构信息;2、建立地线横担和塔身的波阻抗模型,建立接地引下线的分段集中电感模型;3、根据塔头结构确定可能发生闪络的路径,建立基于先导法的绝缘闪络模型;4、建立考虑雷电流冲击效应的接地电阻模型;5、依据上述几个模型,连接形成整基复合杆塔的雷击仿真模型。本发明将更能准确地反映复合材料杆塔遭受雷击的情况,为电网运维人员掌握复合杆塔防雷性能提供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