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63244A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申请号:CN201080061984.4
申请日:2010-01-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该锂二次电池在正极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的正极复层材料层。在由水银孔隙计测得的细孔分布曲线中,该正极复层材料层在细孔直径0.01μm~10μm范围具有大小2个微分细孔容积的峰。并且,特征在于,微分细孔容积小的峰B的细孔直径,与微分细孔容积大的峰A的细孔直径相比,构成为小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2714301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80061986.3
申请日:2010-01-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1 , H01M4/139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锂二次电池,在正极具有包含正极活性物质以及导电材料的正极复层材料层。该正极复层材料层,在由水银孔隙计测定的细孔分布曲线中,在细孔径0.01μm~10μm范围具有大小2个微分细孔容积的峰。并且,其特征在于,微分细孔容积小的峰B的细孔径,构成为孔径比微分细孔容积大的峰A的细孔径小。
-
公开(公告)号:CN102576871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0980161237.5
申请日:2009-09-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 C01P2006/40 , H01M4/525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由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实质地构成,构成该复合氧化物的镍原子之中,2价的镍原子(NiⅡ)和3价的镍原子(NiⅢ)的摩尔组成比(NiⅢ/NiⅡ)为0.15≤(NiⅢ/NiⅡ)≤0.95。
-
公开(公告)号:CN102197515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980142036.0
申请日:2009-05-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永井裕喜
IPC: H01M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具有端子铆钉,该端子铆钉具备设置在柱状铆钉部的基端侧的基座部,在基座部中的铆钉部侧的面上,越接近铆钉部越高的倾斜承接面围绕着铆钉部在整周上被形成。另外还具有环状的弹性部件;比弹性部件的硬度高且直径比弹性部件的外径大,并形成有直径比倾斜承接面的外径小的第一孔的硬质部件。端子铆钉配置成使基座部和集电部位于电池壳体的内部,同时铆钉部贯穿电池壳体的孔并突出到外部。硬质部件以弹性部件位于第一孔内的方式被配置,并被夹持在基座部和电池壳体之间。通过将铆钉部铆接,弹性部件在基座部和电池壳体之间沿厚度方向被压缩,从而,能够长期地可靠地维持密封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6455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968254.7
申请日:2022-08-12
Abstract: 一种电池的控制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与充电中的电池的电流、温度及SOC相关的信息来设定不使锂从电池析出的容许电压值;及在充电中的电池的电压比容许电压值大的情况下,限制电池的电流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87936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1910826123.3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R31/3842 , G01R31/396 , G01R31/378 , H01M10/4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二次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的SOC推定方法。ECU(100)能够执行推定电池(10)的SOC的SOC推定控制。ECU(100)在SOC推定控制中,取得表示电池(10)的OCV的第1电压。当第1电压在发生滞后的电压范围(R)内的情况下,ECU(100)控制发动机(530)和PCU(40)以预定量以上的电量对电池(10)进行充电。然后,ECU(100)取得表示该充电后的电池(10)的OCV的第2电压,根据第2电压推定电池(10)的SOC。
-
公开(公告)号:CN110879366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0826123.3
申请日:2019-09-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R31/3842 , G01R31/396 , G01R31/378 , H01M10/44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二次电池系统和二次电池的SOC推定方法。ECU(100)能够执行推定电池(10)的SOC的SOC推定控制。ECU(100)在SOC推定控制中,取得表示电池(10)的OCV的第1电压。当第1电压在发生滞后的电压范围(R)内的情况下,ECU(100)控制发动机(530)和PCU(40)以预定量以上的电量对电池(10)进行充电。然后,ECU(100)取得表示该充电后的电池(10)的OCV的第2电压,根据第2电压推定电池(10)的SOC。
-
公开(公告)号:CN104205474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280072227.6
申请日:2012-04-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87 , H01M2/16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53 , H01M2/166 , H01M2/1686 , H01M10/0431 , H01M10/0587 , H01M2010/4292 ,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使用仅在单面具备耐热层(74)的隔离件(70)的情况下,电池(10)达到高温时的热稳定性优异、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上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10)具备在正极集电体(32)的两面具备正极活性物质层(34)的正极(30)、在负极集电体(52)的两面具备负极活性物质层(54)的负极(50)、在基材(72)的单面具备耐热层(74)的至少2片隔离件(70)和电解质,具备正极(30)和负极(50)介由隔离件(70)相互层叠而成的电极体(20),并且,至少2片隔离件(70)被配设成:在层叠方向,对于任意的隔离件而言,耐热层(74)相对于基材(72)位于同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10376563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280041189.8
申请日:2012-08-0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36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525 , H01M4/6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362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E60/12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具备集电体(12)、和保持于集电体(12)并包含活性物质粒子(30)和导电材料(16)的活性物质层(14)。活性物质粒子(30)具有由锂过渡金属氧化物构成的壳部、形成于壳部的内部的中空部、和贯通上述壳部的贯通孔。而且,活性物质粒子中空部和活性物质粒子(30)间均配置有活性物质层(14)中含有的导电材料(16)。
-
公开(公告)号:CN10401191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280064291.X
申请日:2012-12-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G53/50 , C01P2002/22 , C01P2002/72 , C01P2002/74 , C01P2004/03 , H01M4/485 , H01M4/502 , H01M4/505 , H01M4/523 , H01M4/525 , H01M10/0525 , H01M2004/028 , Y02E60/122
Abstract: 锂二次电池(10)包括锂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正电极活性材料,所述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至少包含作为过渡金属的镍元素和锰元素,并且其中,对于来自X射线衍射测量的位于17°到20°的衍射角20处的衍射峰A和位于43°到46°的衍射角2Θ处的衍射峰B,当积分强度比为RI=IA/IB、峰值强度比为RH=HA/HB、并且积分强度比RI与峰值强度比RH之比为SF=RH/RI时,SF满足1.1≤SF≤2.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