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驱动装置
    2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9614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1106171.1

    申请日:2019-11-13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电力控制装置的配置的车辆用驱动装置。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壳体,在内部收容有以使旋转轴彼此平行并在径向上相邻的方式配置的第一旋转电机及第二旋转电机;及电力控制装置,控制向所述第一旋转电机及所述第二旋转电机供给的电力,在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中,所述电力控制装置从高度方向的上方起依次配置有控制基板、功率卡及冷却器、电抗器及电容器、水套。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前舱的布局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196143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911042682.1

    申请日:2019-10-30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前舱的布局结构。前舱设置有发动机、空气滤清器、散热器、储罐、马达单元、辅助电池和EFI-ECU。发动机、储罐、马达单元和EFI-ECU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准。空气滤清器和辅助电池也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对准。空气滤清器位于马达单元的前方。马达单元包括电力控制单元和驱动桥。空气滤清器位于电力控制单元的前方。辅助电池位于马达单元的斜向左前方。

    电气设备的车载构造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6633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374890.5

    申请日:2019-05-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构造,防止在从斜前方对安装于前舱的电气设备施加了碰撞负荷时电气设备的壳体破损。电力变换器的壳体分成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具备第一贯通孔和第二贯通孔。下壳体具备供插通于第一贯通孔的第一螺栓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孔和供插通于第二贯通孔的第二螺栓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孔。第一贯通孔设置于上壳体的距车宽方向的车辆中心较远一侧且上壳体的前半部分,第二贯通孔设置于上壳体的距车宽方向的车辆中心较近一侧且上壳体的后半部分。并且,第一螺栓与第一贯通孔之间的第一间隙大于第二螺栓与第二贯通孔之间的第二间隙。

    用于车载电子装置的壳体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4682628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10705222.3

    申请日:2014-11-27

    Inventor: 岩田秀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5/0217 B60K6/22 B60R16/02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载电子装置的壳体和车辆。在本说明书中描述了一种用于车载电子装置的壳体(5),该壳体(5)包括附接到变速器的顶表面(2d)的第一壳体(3)和附接到第一壳体(3)的顶表面的第二壳体(4)。在横向方向上朝向第二壳体(4)的两端延伸的排水肋部(7)提供在第二壳体(4)的后表面(4a)的下边缘中。排水肋部(7)的顶表面朝向车辆后侧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如果不提供排水肋部(7),则水可能蓄积在第一壳体(3)的顶表面的后侧的部分区域(3b)内,但排水肋部(7)防止水蓄积在该部分区域(3b)中。

    用于车载电子装置的壳体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4682628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410705222.3

    申请日:2014-11-27

    Inventor: 岩田秀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K5/0217 B60K6/22 B60R16/02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载电子装置的壳体和车辆。在本说明书中描述了一种用于车载电子装置的壳体(5),该壳体(5)包括附接到变速器的顶表面(2d)的第一壳体(3)和附接到第一壳体(3)的顶表面的第二壳体(4)。在横向方向上朝向第二壳体(4)的两端延伸的排水肋部(7)提供在第二壳体(4)的后表面(4a)的下边缘中。排水肋部(7)的顶表面朝向车辆后侧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如果不提供排水肋部(7),则水可能蓄积在第一壳体(3)的顶表面的后侧的部分区域(3b)内,但排水肋部(7)防止水蓄积在该部分区域(3b)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