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478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31595.3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长距离输送漏冷在线监测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时监测进入输送管道的液化天然气流体的温度数据;设定起始点,对起始点的温度数据进行二分区间,并连续选取若干二分区间的温度数据进行逐差,确定差值平均值;根据确定的差值平均值和预先设定的可接受允许误差,判定输送管道的该管道位置是否发生漏冷,若没有发生漏冷,则继续下一管线的判定,实现LNG长距离输送漏冷在线监测,本发明能够精确地测定输送管道是否存在漏冷以及判定漏冷的位置,可以广泛应用于液化天然气技术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70477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281984.X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罐内在线可视化检测系统与实施方法,其包括:低温检测探头、控制及供电缆线和地面控制系统;所述低温检测探头设置在LNG储罐的内部,将检测到的数据经所述控制及供电缆线传输至位于所述LNG储罐外部的所述地面控制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套管、电动绞车和罐顶预留孔;所述LNG储罐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罐顶预留孔,位于所述罐顶预留孔上部设置有所述套管,在所述LNG储罐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所述电动绞车;所述控制及供电缆线的一端与所述低温检测探头连接,所述控制及供电缆线的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罐顶预留孔和所述套管后穿出所述LNG储罐,并经所述电动绞车与所述地面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在LNG储罐运营状态下对其内部的可视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637359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83761.2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LNG接收站BOG再冷凝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的结构:LNG储罐内的低压外输泵的输出管线与设于其外的高压泵连接;高压泵的出口连接高压外输管线,高压外输管线上设置高压气化器;于高压泵后,高压外输管线引出高压LNG分支管路,高压LNG分支管路与换热器的液相入口连接;换热器的气相和液相出口分别与第一文丘里引射式混合器的低压吸入口和高压吸入口连接;第一文丘里引射式混合的出口与缓冲分液罐连接,缓冲分液罐的液相出口与小流量高压泵连接,小流量高压泵的出口连接高压外输管线。本发明较常规LNG接收站BOG压缩再冷凝工艺节省BOG压缩机,利用文丘里引射式混合器设备结构简单,极大简化BOG回收能耗,且便于拆除检修,推广行高,能源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51354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07093.1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L9/14 , F16L51/02 , F16L59/02 , F16L59/065 , F16L5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适用于输送超低温介质的管道。该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及所述管道本体外表面设置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从内至外依次设置保温系统层和防撞保护外层;所述保温系统层包括保冷材料层和/或真空保冷层;所述保冷材料层是通过保冷材料直接在所述管道本体外部包裹实现;所述真空保冷层包括内壁和外壁两层套管,所述两层套管道之间通过支架连接,且所述两层套管道之间呈真空;所述防撞保护外层为混凝土套管。本发明中管道本体铺设膨胀节及保冷层满足工艺及土壤环境要求,管道承压能力满足道路要求,综合方案满足埋地环境的相关要求,能解决超低温(-162度)化工原料无法埋地输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56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49407.1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D5/00 , B01F33/82 , B01F25/21 , B01F25/431 , B01F25/4314 , B01F33/80 , B01F35/52 , B01F35/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LNG运行领域,公开了一种微蜂巢阵列管束复合型LNG气液混合装置及其方法,包括蒸发气入口段,蒸发气经蒸发气入口段进入装置内部;强制混合溶解腔设置在蒸发气入口段后部,两者之间设置有前隔板,通过前隔板将蒸发气入口段与强制混合溶解腔密闭隔离开;阵列管束微蜂巢管均布在强制混合溶解腔内形成阵列管束区域,并在阵列管束区域设置微气泡发生腔,微气泡发生腔的前端设置在前隔板上;分散紊流混合腔设置在强制混合溶解腔后部,与强制混合溶解腔之间设置有后隔板,通过后隔板将强制混合溶解腔与分散紊流混合腔不完全隔离,微气泡发生腔的后端设置在后隔板上;LNG出口段,设置在分散紊流混合腔的末端,将达到100%液态率后的LNG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185467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0332852.4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压天然气净化用滤芯,包括滤芯装置和磁分离室,滤芯装置包括第一类百叶窗冲孔螺旋骨架、第二类百叶窗冲孔螺旋骨架和滤芯部分;滤芯部分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套设的第一滤层、异形纤维无纺布、第一冲通孔内骨架、第二滤层和第二冲通孔内骨架;第一类百叶窗冲孔螺旋骨架、第二类百叶窗冲孔螺旋骨架和滤芯部分从外向内依次可拆卸套设设置;第一类百叶窗冲孔螺旋骨架和第二类百叶窗冲孔螺旋骨架两侧均设置有第一端盖,每一第一端盖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一垫片;第一冲通孔内骨架和第二冲通孔内骨架构成的内骨架两侧均设置有第二端盖,每一第二端盖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垫片,滤芯装置一侧可拆卸连接磁分离室,本发明可广泛用于天然气管道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81142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210585600.3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7C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液化天然气再气化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液化天然气系统、中间介质系统和海水系统;液化天然气系统包括增压泵入口缓冲罐(1)、LNG增压泵(2)、BOG冷却器(3)、LNG气化器(4)和NG补温器(5),中间介质系统包括中间介质储罐(7)、中间介质循环泵(8)和中间介质蒸发/加热器(6),海水系统包括海水给水总管(9)和海水排水总管(10)。本发明系统可适应浮式装置和陆上终端多种应用条件;将所有换热单元全部切分,选用高效紧凑型换热器,集成度更高;气化外输操作范围大,可实现中间介质稳定循环,保证介质的可控性;海水作为热源以并联方式进入各换热器,可提高换热器传热温差,降低换热器换热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470477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0281984.X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NG罐内在线可视化检测系统与实施方法,其包括:低温检测探头、控制及供电缆线和地面控制系统;所述低温检测探头设置在LNG储罐的内部,将检测到的数据经所述控制及供电缆线传输至位于所述LNG储罐外部的所述地面控制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套管、电动绞车和罐顶预留孔;所述LNG储罐的顶部设置有所述罐顶预留孔,位于所述罐顶预留孔上部设置有所述套管,在所述LNG储罐的顶部一侧设置有所述电动绞车;所述控制及供电缆线的一端与所述低温检测探头连接,所述控制及供电缆线的另一端依次经过所述罐顶预留孔和所述套管后穿出所述LNG储罐,并经所述电动绞车与所述地面控制系统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在LNG储罐运营状态下对其内部的可视化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14618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73395.0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LNG冷能发电的中间介质气化系统及方法,属于天然气技术领域。该中间介质气化系统包括LNG换热器、中间介质气化器、增温器以及发电系统。LNG换热器内设有第一中间介质通道和LNG通道;中间介质气化器内设有第二中间介质通道及第一海水通道,第二中间介质通道的入口与第一中间介质通道的出口通过中间介质循环泵连通;增温器内设有第三中间介质通道,第三中间介质通道的入口与第二中间介质通道的出口连通;发电系统包括透平和与透平传动连接的发电机,透平分别与第三中间介质通道的出口和第一中间介质通道的入口连通。该中间介质气化系统通过优化中间介质换热水平,有效提高LNG冷能利用效率,更大限度的实现能量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81142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85600.3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7C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液化天然气再气化系统及方法。本发明系统包括液化天然气系统、中间介质系统和海水系统;液化天然气系统包括增压泵入口缓冲罐(1)、LNG增压泵(2)、BOG冷却器(3)、LNG气化器(4)和NG补温器(5),中间介质系统包括中间介质储罐(7)、中间介质循环泵(8)和中间介质蒸发/加热器(6),海水系统包括海水给水总管(9)和海水排水总管(10)。本发明系统可适应浮式装置和陆上终端多种应用条件;将所有换热单元全部切分,选用高效紧凑型换热器,集成度更高;气化外输操作范围大,可实现中间介质稳定循环,保证介质的可控性;海水作为热源以并联方式进入各换热器,可提高换热器传热温差,降低换热器换热面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