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安装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5098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670802.X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安装装置及其实施方法,使得本装置设计合理,通过稳定组件与夹持组件的配合下,进一步扩大了钢构件的夹持固定范围,与钢构件接触处还设置有辅助连接组件,有利于钢构件与装置的紧密连接,改进了现有装置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市场前景,能够满足钢结构实际施工需求,适用性高、便捷性好,稳定性强,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通过在夹持板的一侧设置的橡胶辅助垫,在保证固定工作的防滑稳定的同时,对于钢结构和固定装置之间具有很好的防护作用,避免由于夹持力度过大造成钢结构的损伤,进而避免造成经济损失,保证整体的施工经济效益。

    一种吊斗式钢筋废料回收盒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9731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36479.0

    申请日:2021-0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吊斗式钢筋废料回收盒,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连接板和侧门,底板为一块矩形平板,且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的下端均与底板固定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吊斗式钢筋废料回收盒的使用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连接板之间的固定连接步骤;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连接板与底板的连接固定步骤;侧门的连接安装步骤;钢筋废料的收集储存过程;钢筋废料回收盒的吊装周转过程;此发明通过将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连接板、侧门之间均采用可拆卸式安装结构进行安装,从而让钢筋废料回收盒在周转时,可以将各结构分别拆开,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周转。

    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951843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431687.3

    申请日:2016-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基坑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基坑围护,依据基坑围护结构,将深基坑划分为中心区域和周圈区域,在基坑的周圈区域建立第一道支撑,逐层开挖所述中心区域,形成边坡,并对边坡进行护坡处理,铺设第二层地下室底板,施工第二层地下室结构,施工第一层地下室结构,开挖周圈区域,在周圈区域建立第二道支撑,拆除所述第二道支撑,拆除第一道支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以周圈区域土体作支护,中心区域深基坑可以在不采用水平支撑条件下,由上而下逐层挖土,直至坑底,并在坑底完成底板后,再由下而上逐层回筑地下结构,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出土速度,减少施工间歇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并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87252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14314.6

    申请日:2009-0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工程中的桩基施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该工艺中在软土层段将钢护筒沉设至致密土层的上表面,利用钢护筒护壁,然后采用带摩阻式钻杆的旋挖钻机干成孔,在致密土层段更换为带机锁式钻杆的旋挖钻机成孔,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钻孔偏斜和桩体扩径,提高了桩体质量和作业效率;致密土层段若为地下水较多的地质,成孔时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完毕静置一段时间后,采用筒形旋挖钻斗捞取桩底沉渣;若致密土层为基本无地下水或地下水很少的地质,成孔时采用干成孔,这种施工工艺不但可以避免坍孔,而且降低了泥浆的排放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一种钢筋笼定位下放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78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99551.7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钢筋笼定位下放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钢筋笼下放技术领域,包括移动架,移动架上设置有下放对接平台,移动架上设置有与下放对接平台配合的水平调整组件;移动架上设置有辅助搬运平台,移动架上设置有与辅助搬运平台配合的移动调整组件,辅助搬运平台上设置有与下放对接平台配合的对接组件,辅助搬运平台上设置有与下放对接平台配合、且用以调整钢筋笼下放位置的位置调整组件,辅助搬运平台上设置有与位置调整组件配合的辅助托举机构。本发明解决了传统钢筋笼下放方式中存在的定位不精确、下放速度慢、安全性差等问题,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为现代建筑工程的桩基施工提供了一种更加先进、可靠的解决方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