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5311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31078.9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nventor: 王同涛 , 杨春和 , 单保东 , 安国印 , 文云飞 , 贾建超 , 刘亚静 , 卫青松 , 王元庆 , 韩娟 , 李自远 , 李小明 , 朱阔远 , 王文权 , 王璐 , 陈斌 , 路峥 , 窦冬 , 孟灵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穴储气库注气排卤装置,包括:套管、注气排卤内管、注气排卤外管;注气排卤外管通过套管下入到盐穴上部,注气排卤外管与套管下部通过封隔器相连,封隔器上部的套管与注气排卤外管间的环空内充满环空保护液。注气排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声呐测腔,下钻杆探底,腔底沉渣物性参数获取,确定注气排卤内管尺寸和排卤速率,注气排卤内管管口附近不溶物沉渣颗粒受力分析,注气排卤内管管口和注气排卤外管管口下深确定,下入注气排卤外管和内管,注气排卤。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适用于盐穴储气库、盐穴储氢、盐穴压气蓄能库、盐穴储油库的排卤;步骤简单、参数明确、可操作性强,可以实现对盐穴储气库注气排卤的准确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005407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10380747.7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盐穴储气库稳定性评价方法。盐穴储气库稳定性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盐岩地层地应力获取;S2、地层结构参数获取;S3、盐岩物理力学参数获取;S4、盐穴储气库三维形状参数和温度获取;S5、稳定性评价指标确定;S6、盐穴储气库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建立及仿真计算;S7、现场监测及稳定性评价指标标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适用于盐穴储气库的稳定性评价;评价步骤简单、评价指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可以实现对盐穴储气库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优化出合理运行参数以提高盐穴的稳定性,同时还可以根据稳定性评价结果给出合理的措施来预防盐穴储气库可能发生的失稳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0344810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47951.0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盐岩层储气库建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岩层储气库水平腔的建立方法,所述建立方法包括:根据所述盐岩层的偏溶特性设置N个直井,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所述偏溶特性包括偏溶方向和偏溶距离;各所述直井沿所述偏溶方向依次排布,且任意两相邻所述直井位于一所述偏溶距离两端附近,使得任意两相邻所述直井之间可自然溶通;两相邻所述直井之间自然溶通后水溶造腔形成所述水平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井造腔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所述盐岩层的偏溶特性设置N个直井,实现了在盐岩层建立稳定性可评判、形状较好、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的水平腔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104368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299835.4
申请日:2019-04-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IPC: B65G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资源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预测盐穴储气库天然气库存方法。盐穴储气库天然气库存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得井筒尺寸和盐穴形状参数;S2、将注采气管柱划分为多个注采气管柱微元段;S3、将盐穴划分为多个盐穴微元段;S4、计算出注采气管柱和盐穴的天然气存储量;S5、计算出盐穴储气库天然气库存;S6、计算出盐穴储气库采气量;S7、计算出盐穴储气库剩余库存。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适用于盐穴型、硬岩洞型、废弃矿坑型储气库,可以用于对这三种类型储气库的最大库容、工作气量、采气量和剩余库存等参数预测和计算;原理明确、可操作性强,通过计算机编程后可以大范围推广到现场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05468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90174.9
申请日:2019-04-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平腔盐穴储气库,水平腔盐穴储气库包括:第一地面井口装置、第一竖直井、造斜井、倾斜水平井、水平腔、垂直腔、第二竖直井和第二地面井口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地面井口装置在地面与第一竖直井连接,第一竖直井与倾斜水平井通过造斜井相连,倾斜水平井埋深较浅的一端与造斜井相连,垂直腔顶部与第二竖直井底部相连,第二竖直井顶部在地面与第二地面井口装置相连;水平腔底部与倾斜水平井相连,水平腔由倾斜水平井溶解盐岩后形成的。本发明适用于层状盐岩、盐丘型盐岩和盐枕型盐岩中水平腔盐穴储气库的建设,可以增加储气库体积、有效储气体积和提高卤水排出率;建造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0584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050265.2
申请日:2017-10-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7/16 , E21B43/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盐矿老腔全采动空间注气排卤方法,包括:先建造新腔,再将新腔与老腔连通,再向老腔注气,使老腔中的卤水从新腔排出,形成储气库,沉渣空隙最终基本被气体占据,实现了沉渣内的注气排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沉渣空隙中的卤水排出的技术问题,不仅提高了老腔成腔率、增大了老腔的储气体积,使建成的储气库可储存更多的气体;而且不需要测量老腔的整体形态,规避了现有技术中对接井老腔的形态探测难的问题。本发明的投入产出比高且建设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18129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01360.1
申请日:2024-0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盐盐穴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测算盐穴储氦库腔体形态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卤水输送系统和岩芯内部系统,所述卤水输送系统包括控制端、卤水箱及与所述卤水箱通过卤水输送管路连接的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端通过电路连接并由所述控制端控制所述水泵的水压及出水量;所述岩芯内部系统包括岩芯及检测组件,在所述岩芯内部设有盐腔,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盐腔连通,以向所述盐腔内注入卤水,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盐腔内并与所述控制端通过电路连接,以检测所述盐腔内液面高度;本申请可以在地上实验室模拟盐穴性质测出盐腔体积,得到体积云图,为盐穴储氦库进行各种实验模拟提供模拟实验的前提参数以作为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04737.7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气库井场天然气泄漏预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重点监测区域内点式激光甲烷探测仪的布设。二)、重点监测区域外未知区域的监测。三)、泄漏源反演定位:当盐穴储气库井场泄漏的天然气被点式激光甲烷探测仪监测获得的浓度值达到预定阈值,需及时定位泄漏源。四)、泄漏预防方式:步骤1)、构建石油化工领域知识图谱;步骤2)、生成上下游逻辑链关系;步骤3)、建立井场三维可视化信息模型;步骤4)、盐穴储气库井场天然气泄漏预防操作。本发明除了所需的监测预警功能,盐穴储气库井场三维可视化信息模型可提供可视化信息以及管件、设备的逻辑链本体关系,为井场气体泄漏应急措施提供参考与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73679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34714.1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武汉理工大学 , 中盐盐穴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盐穴储氦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穴储氦库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它包包括试样放置室和轴压机构,试样放置室设置有注排油管路、排油管路、注气管路和试样安装位,注排油管路用于向试样放置室内输入压力液体向试样安装位上的试样施加围压,排油管路用于排出试样放置室内的压力液体,注气管路用于向试样内注入氦气;轴压机构用于向试样施加轴向压力;气体压力控制模块,用于提供氦气流向试样内部的作用力;压力加载控制模块,包括围压泵、轴压泵和空压泵,围压泵与注排油管路连接,轴压泵与轴压机构连接,空压泵与排油管路连接。本公开能够模拟地下盐穴储氦过程中围岩安全变形响应,实现氦气渗漏量的实时监测,提供盐穴储氦库各方面的评价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29612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75617.3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中盐盐穴综合利用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盐穴储氦库井场的氦气泄漏源定位方法。根据井场布置旋转式激光气体检测装置,对空气中的氦气浓度进行监测,结合井场风向风速条件,可以分析氦气发生泄露后在井场中的扩散规律,得出泄漏气体在井场中的三维浓度场时空分布规律。通过计算检测到氦气在每条激光上的氦气浓度累加值,结合风向,构建井场三维物理模型,同时在模型中对井场进行区域划分并结合风向锁定气体泄漏点所在区域。对已锁定目标区域内的设施进行网格划分后均匀布点,结合风速值,模拟每点氦气发生泄漏后在井场中的扩散规律,筛选出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点,即为泄漏源。本发明基于严格的理论模型,可实现泄漏源的精确定位,大大提高了泄漏事故的处理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