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64154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322236.7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电纺技术制备疏水透明二氧化钒热色智能玻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加入到溶剂中超声分散1~6h,然后加入高分子聚合物,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电纺溶液;(2)以玻璃为接收基底,以步骤(1)得到的电纺溶液进行电纺,得到电纺复合纤维膜;(3)将步骤(2)中获得的电纺复合纤维膜用溶剂进行填充,烘干得到透明疏水的二氧化钒热色智能玻璃。本发明将溶剂填充的方法与电纺技术相结合,获得疏水透明二氧化钒热色智能玻璃,简单有效,大大拓宽了电纺材料在光学材料方面的应用,为智能节能窗提供了新的思路,解决了现有电纺复合膜不透明的问题,弥补了电纺材料不宜应用光学领域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608271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92815.8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IPC: C03C2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7/10036 , B32B7/12 , B32B2307/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调光节能夹层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智能调光节能夹层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所述第一玻璃层和第二玻璃层之间设有至少一组粘结胶层和智能调光层的复合结构;所述智能调光层为随温度变化而具有对太阳能或红外辐射调节的相变功能的膜;所述智能调光层是由具有相变特性的氧化钒材料复合在柔性基板上形成的;所述柔性基板复合有氧化钒材料的一侧是具有粘结性的,柔性基板的另一侧是不具有粘结性的;所述粘结胶层粘贴于柔性基板的不具有粘结性的一侧。该夹层玻璃具有制备简易、成本低、成品率高、调节红外线辐射效果好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49765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818359.X
申请日:2014-12-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砖石质文物防护的冻干胶透明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所述涂料的总量为基准,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为:10-40%冻干胶粉体分散液、20-40%成膜物质、0.01-0.03%流平剂、0.01-0.05%润湿剂、0.1-0.5消泡剂,其余为水。本发明与砖石质文物相容性好,不影响对文物的研究及观瞻,既阻挡雨水的渗入,又在风吹日晒时让水蒸气释放出来,从而调节石材内部的湿度,且能防止因温度骤变引起的应力破坏,保持砖石质文物长时间的自清洁功能。此外固有不燃性、耐蚀性、高硬度等,拓宽了冻干胶的使用范围,能够满足砖石质文物保护、古旧建筑修缮、装饰石材护理等领域的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994951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454445.8
申请日:2012-11-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二氧化钒薄膜热色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真空倾斜沉积技术在基底上制备具有雕塑结构的二氧化钒薄膜,利用雕塑结构的多孔性和各向异性调控二氧化钒薄膜的光学性能和热色性能,然后通过后期热处理提高二氧化钒薄膜的结晶特性。该方法制备的薄膜可以广泛应用智能节能窗,温控开关,热敏电阻,光存储,红外防护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23758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91822.5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重掺杂氧化锌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中铝的掺杂量为0~20%的原子百分比。具体步骤是将前驱体锌盐与去离子水混合,恒温磁力搅拌,逐滴加入氨水至中性,再分别加入三乙醇胺、铝盐,反应2~4h,静置,抽滤,清洗、干燥退火处理后得到所需的纳米粉体。本发明生产周期短、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简单、绿色无污染、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制备的铝重掺杂氧化锌(简称AZO)纳米粉体成本相对便宜,性价比很高,且高温稳定,是一种对环境无害的透明导电材料,广泛应用于制作透明导电电极、透明导电防静电涂层。
-
公开(公告)号:CN108659812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450180.1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的高效热致变色纳米复合粉体,该复合粉体以VO2层为核层,钨青铜化合物层为壳层;所述的VO2层为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其三维尺寸中最小的尺寸不超过100nm,所述钨青铜化合物层为MxWO3,其中,M选自NH4+,Cs+,K+,Na+或Li+中的任一种;x的取值范围为0.01~0.8;钨青铜化合物层的厚度小于60nm,利用钨青铜材料的红外吸收特性使壳层吸热,通过紧密相连的核壳结构快速传热至核层VO2颗粒,导致其升温发生相变,以此来降低使VO2发生相变所需的环境温度,提高VO2的热响应速度,缩短相变反应时间,达到高效热致变色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50427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810450231.0
申请日:2018-05-1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IPC: C09D175/04 , C09D133/04 , C09D167/08 , C09D167/00 , C09D161/20 , C09D183/04 , C09D5/26 , C09D5/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节能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将热致变色浆料和钨青铜吸热浆料混合制成复合浆料,然后加入高分子成膜剂,涂覆于基材上制成智能节能复合膜,利用钨青铜的红外吸收特性提高热致变色材料的热敏性,提高热响应速度,缩短相变响应时间,同时结合热致变色材料的紫外阻隔特性,提高钨青铜的耐候性,得到一种高效率、高稳定性智能节能的复合膜,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玻璃、汽车玻璃等,可使室内或车内在一年四季都能达到舒适的温度范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70766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298468.1
申请日:2018-04-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示范中心
IPC: D04H1/728 , D04H1/4382 , D01D5/34 , D01F8/18 , D01F8/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D04H1/728 , D01D5/34 , D01F8/10 , D01F8/18 , D04H1/43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核壳结构的相变储热纤维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相变材料加入到第一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核层溶液;(2)将高分子材料加入到第二溶剂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壳层溶液;(3)将步骤(1)得到的核层溶液和步骤(2)中得到的壳层溶液分别注入同轴静电纺丝装置的两个溶液通道,调节同轴静电纺丝参数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核壳结构的相变储热纤维膜。本发明提出的相变储热纤维膜的制备方法简单,设备和技术成熟,所用原料无毒无害、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相变储热纤维膜可用于节能建筑材料,相变储热系统以及功能性织物等领域,为相变储热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892101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79811.3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09 , C03C17/3417 , C03C27/06 , G02F1/1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智能节能薄膜,包括第一基底装置、第二基底装置以及连接第一基底装置和第二基底装置的离子传输层,第一基底装置包括第一基底和依次设置于第一基底上的热色层、第一导电层和电色层,第二基底装置包括第二基底和设置于第二基底上的第二导电层和离子储存层,第二导电层设置于第二基底和离子储存层之间热色层为VO2(M)薄膜,VO2(M)薄膜通过真空倾斜沉积技术制备。本申请结合VO2热色智能窗和电致变色智能窗的特点,把被动型的热色智能窗和主动型的电色智能窗进行有机结合,实现对可见光和红外光的双重调节,使得可见光可以满足室内照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调节红外光线,达到智能隔热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892100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79745.X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009 , G02F1/1525 , G02F1/1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智能节能薄膜,包括第一基底装置、第二基底装置以及连接第一基底装置和第二基底装置的离子传输层,第一基底装置包括第一基底、设置于第一基底上的第一导电层和设置于第一导电层上的第一核壳结构,第一核壳结构包括第一热色层和包覆在第一热色层外部的电色层,第二基底装置包括第二基底、设置于第二基底上的第二导电层和设置于第二导电层上的第二核壳结构,第二核壳结构包括第二热色层和包覆在第二热色层外部的离子储存层。本申请在利用热色材料的多孔结构特征和导电特性改善电色材料的变色效率和稳定性的同时,充分发挥二者的光线调节能力,使得太阳光可以满足室内照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调节红外光线,达到智能隔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