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22171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286914.9

    申请日:2014-06-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改性钛酸锂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钛酸锂负极材料为铜和碳原位复合的钛酸锂负极材料,铜与钛酸锂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1-10%,碳与钛酸锂材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1-5%。制备方法特征在于将二氧化钛、锂源、可溶性铜源和碳源材料一起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烘干后在氮气或氩气气氛下经高温烧结得到铜和碳原位复合的钛酸锂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抑制合成过程中钛酸锂颗粒的长大,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性并有利于降低材料对电解液的催化分解作用,从而提高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同时有利于抑制电池的气胀,促进其在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合于规模化制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含有机磷化合物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组成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558464A

    公开(公告)日:2004-12-29

    申请号:CN200410016199.3

    申请日:2004-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机磷化合物的锂离子电解液及所组成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该电解液是由所示的有机磷化合物与锂盐及碳酸酯按任意比例混合组成。有机磷化合物的结构式为见(Ⅰ),式中,R1、R2和R3可以为烷基CnH2n+1、含卤素(Cl、Br、I)的烃基,或者R中的碳原子连接有杂环类取代基。其中R中碳原子个数1≤n≤12。由所述电解液组成的电池采用过渡金属嵌锂化合物作正极,碳材料作负极,多孔聚烃化合物为隔膜。在2.5~4.3V范围内电化学稳定,又具有耐低温、阻燃、安全特性,且放电效率又大大提高。

    由铅酸蓄电池单体与锂离子电池单体并联组成的复合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02544644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210030481.1

    申请日:2012-0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相近充放电电压的铅酸蓄电池单体A和锂离子电池单体B,将单体A与单体B先并联;再根据负载要求确定各自的容量,必要时再串联组成复合电源系统。组成复合电源的单体A和单体B的容量比为0.05∶10-10∶0.05。当复合电源外接负载小电流输出时,由单体A、单体B单独或单体A与单体B一起供电;当复合电源外接负载大电流输出时,由单体B独立或与单体A一起供电。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电源系统既能充分发挥B的功率与寿命优势,又能充分发挥A的价格与安全优势;同时免去了因采用不同电池而增加的复杂的管理与控制部件;特别是,当多个这样的复合电源串联时,可免去在多个锂电单纯串联时必须的均衡电路。

    用于电池充放电过程的经改进的X射线衍射原位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0074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00240.9

    申请日:2014-0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池充放电过程的经改进的X射线衍射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①圆板底部中央有一根与圆板下底面垂直的转动轴,用于实现侧倾法测应力中的旋转;②圆环转轴一端直接与圆环相连,另一端通过轴承与长方体板相连。使用时,通过转动圆板底部中心的转动轴以实现应力测定的旋转,通过转动与圆环相连的旋转轴能使圆板绕水平轴旋转±90度,以实现应力侧倾法测定中的ψ旋转,ψ旋转轴与衍射仪轴垂直;转动圆板转轴及圆环转轴,在一定的ψ角下进行XRD测试,从所得XRD数据中可计算出(hkl)晶面的晶面间距,结合无应力状态下(hkl)晶面的晶面间距得应变转动圆环转轴,改变ψ角,再进行XRD测试,利用侧倾法的公式即可测定应力。

    一种复合电源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41175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123407.5

    申请日:2010-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电源,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电源由铅酸蓄电池A和其他具有高功率体系B组成,其中B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电化学电容器或其他具有高功率特性的电池。根据实际情况,将B布置在A的周围,两者之间可直接接触,也可通过导热材料接触。对B进行适当的电气连接,然后再与A进行适当的电气连接,组合成复合电源。在复合电源的充放电过程中,由于A的热容大,B产生的热量能较快地散出,且各单体之间的温度分布较均匀,大大提高了B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同时,万一B出现安全隐患,A还可作为一个很好的防止复合电源燃烧或爆炸的屏障,使得整个复合电源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稳定性的金属膜和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92493A

    公开(公告)日:2010-04-07

    申请号:CN200910197273.9

    申请日:2009-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稳定性的金属膜和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膜的金属为在锂离子电池正极工作电位下稳定的纳米尺度的金属,金属膜的金属为Al、Ag、Au、Pt和Pd中的一种或两种,金属膜厚度为10~500nm。同时所述的金属膜采用真空涂膜的方法在锂离子电池正极片表面镀一层纳米尺度的金属膜。采用本发明得到的镀膜层致密、均匀、厚度可控,与正极片的结合力强。金属镀膜层对正极片具有保护作用,不仅可以抑制电池充放电和储存过程中正极与电解液的反应,还可以提高正极片的导热性和正极表面的电流密度分布均匀性,从而有效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改善功率特性和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