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6041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276410.0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 E21B43/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排量补能与大排量压裂连作压裂管柱及压裂方法,该管柱包括水力锚、封隔器、喷砂器、直咀子和连接油管,所述的连接油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直咀子上端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喷砂器连接,所述的封隔器与喷砂器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的封隔器上端与水力锚连接,所述的水力锚通过第三连接管与压裂井口连接。本发明在重复压裂过程中集小排量前置补能与大排量体积压裂为一体,同时实现压裂前地层能量有效补充、扩大储层的改造体积和复杂程度、提高单井产量,减缓措施后递减的目的,也可实现一趟钻连续作业,同时降低了光套管压裂施工过程中的可能存在安全环保事故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81010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0612034.1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气体水锁效应实现控制底水上窜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侏罗系油藏的剩余油挖潜。本发明提供的气体水锁效应实现控制底水上窜的方法,以高压、大排量向地层注入氮气泡沫,近井区域快速升压,注入泡沫不但可以弥补近井带压力亏空,使地层压力升高,恢复储层能量,并且利用氮气泡沫较强的油水选择性封堵作用和贾敏效应,还可压迫水锥下移,有效地封堵底水上窜通道,驱替底部原油上移至井筒采出。有效控制底水上窜,注入过程产生的压力及水锁效应将储层剩余油推向近井筒,实现侏罗系油井提高油井产量及采收率,有效挖潜层内剩余油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9431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36749.1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渗层见水油井的封堵方法。一种用于高渗层见水油井的封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活性水、纳米级封堵剂、微米级封堵剂,使用调剖泵依次将制备好的活性水、纳米级封堵剂溶液、微米级封堵剂溶液、活性水,小排量泵注到高渗层见水油井内并顶替进入地层。本发明通过改变原来使用水泥车挤注堵剂的方式,使用调剖泵在小排量下将不同类型的封堵材料作为段塞,挤注到高渗层带深部,深部封堵高渗层带,实现恢复油井产能,降低产出液含水,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558981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710586486.5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7 , E21B33/13 , C09K8/68 , C09K8/516
Abstract: 一种多粒径级差暂堵实现复杂裂缝的压裂工艺,通过压裂液携带的具有粒径级差刚性暂堵剂组合物对初次人工裂缝深部实施暂堵,提升缝内净压力,开启侧向新缝的压裂工艺。本发明由可降解聚乳酸树脂类纤维压裂液携带四种粒径级差组合的刚性暂堵剂,按照350‑500‑650g/cm3的混砂浓度快速注入,实施裂缝深部暂堵,提升缝内净压力,开启侧向天然裂缝,实现侧向剩余油的有效动用,提高油井单井产量和最终采收率。本发明具有施工工艺可操作性强,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系统,扩大老井侧向剩余油动用程度,成本低,大幅度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优点,解决了低渗透油藏重复压裂效果差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558980B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10586483.1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7 , E21B33/13 , C09K8/508 , C09K8/68 , C09K8/88
Abstract: 一种低密度暂堵抑制缝长延伸压裂方法,在人工裂缝深部快速堆积,形成临时桥堵来控制油气田储层人工裂缝缝长的延伸,并实现人工裂缝侧向天然裂缝开启的方法。该工艺方法通过压裂施工中形成主裂缝与多条天然微裂缝相沟通的复杂裂缝网络系统,扩大油井泄油范围,达到动用侧向剩余油,改善油井水驱效果,提高单井产量。该工艺过程操作性强,成本较低,油田开发效益显著,实现主裂缝侧向天然裂缝的开启及延伸,并通过支撑剂对扩大的天然裂缝进行支撑,形成主裂缝与多条天然裂缝相互沟通的复杂的裂缝系统,扩大油井侧向泄油面积,减小了水井的驱替半径,建立了支缝系统与水井的驱动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055267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789102.9
申请日:2019-08-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裂缝型见水油井重复改造方法,是将控堵水技术和缝端暂堵转向压裂等技术集成的一项新技术,重点设计优化控堵水工艺,通过“暂堵+交联凝胶堵水剂+多规格固结砂组合”的多段塞堵水工艺,分别对出水高渗层段基质孔喉和微裂缝及人工裂缝深部进行封堵,达到控降水的目的,同时通过暂堵压裂,增加裂缝改造体积,提高裂缝复杂程度,动用未出水层剩余油,达到提单产的目的,该工艺施工过程操作性强,施工风险小、周期短,解决了特低渗透油藏孔隙型见水和孔隙—裂缝型见水油井同层高效开发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03913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171743.X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33/13 , E21B43/26 , E21B43/267 , C08F265/10 , C08F226/02 , C08F220/34 , C08F220/56 , C08F220/44 , C08F220/06 , C08F220/58 , C09K8/512 , C09K8/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升缝端暂堵效果的重复改造方法,将液体暂堵技术和混合水体积压裂技术结合,一是通过向目的层注入具有抗压、抗温、抗剪切、成胶和破胶时间可控等特点的液体胶塞暂堵剂,使其到达初次人工裂缝的端部,侯凝形成冻胶状堵塞,抑制裂缝沿初次人工裂缝延伸,控制裂缝带长;二是在液体胶塞暂堵剂的封堵作用下,以大排量注入滑溜水,使缝内净压力提升至5MPa以上,开启初次人工裂缝侧向的新缝,利用40-70目石英砂充填开启的侧向新缝,再利用20-40目石英砂充填初次人工裂缝,恢复其导流能力,形成具有较高导流能力的裂缝网络系统,实现动用初次人工缝侧向水驱不见效小孔隙或基质中剩余油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594870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797617.0
申请日:2014-12-2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7 ,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裂增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压裂管柱下入老裂缝所在的地层内,并对地层的射孔段进行水力压裂,开启老裂缝;步骤二,利用支撑剂、砂塞、暂堵剂对老裂缝进行屏蔽暂堵,形成主裂缝和支裂缝;步骤三,投球打掉压裂管柱上的滑套节流器;步骤四,利用滑溜水携带支撑剂支撑支裂缝,基液、交联液分别携带支撑剂支撑主裂缝。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压裂增产方法,具体的,是替代加密井提高老油田采收率的压裂增产方法,实现了老裂缝侧向剩余油的动用和挖潜,增加了可采储量,同时也增加了储层的改造体积,提高了老油田的储层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288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455180.7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残酸极限评价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方法是根据测定酸液体系中H+离子浓度的方法评价交联酸、胶凝酸和转向酸残酸极限从而评价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方法。制备残酸时,模拟地层酸岩反应条件使用过量岩石与酸充分反应,所得残酸性质与实际施工时地层反排残酸相近;通过测量鲜酸与残酸在地层温度下的pH值能够快速准确评测交联酸、胶凝酸和转向酸酸液体系的残酸极限,能消除常规滴定评测法的误差,通过带入残酸极限到酸液浓度和有效作用距离的模拟图中可以得到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且评价时间短,评价成本低,为酸压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2278098B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110232021.2
申请日:2011-08-1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16
Abstract: 采用电缆传输实现精确定向射孔的方法,应用于油田套管井完井时定方位射孔。步骤包括:定位装置下井坐封;陀螺测斜仪下井测量定位装置内上部导向键的准确方位;射孔枪下井准确定向、射孔;定位装置及射孔枪的起出。最终完成电缆传输实现精确定向射孔施工。效果是:实现了全井最大井斜角超过15°、射孔段井斜角小于30°井的定向射孔;射孔施工周期由油管传输定向射孔的30小时减至目前的8小时,提高施工效率;电缆传输代替油管传输,降低了劳动强度。
-
-
-
-
-
-
-
-
-